赵杰
中储粮林甸库发生火灾之后,面对坊间种种传言,火灾救援抢险指挥部副总指挥曹冰寒,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自己很无奈,“为什么还没有调查清楚,那么多人就指责中储粮?”
“中储粮这些年的确出现不少问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粮食专家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但是,他更倾向于认为这些问题的发生源于不科学的体制。作为一个央企,中储粮在国家储备粮方面的工作“可圈可点”,但另一方面,在体制不顺又有获利空间情况下,必然产生一些问题。
中储粮成立于世纪之交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推进的关键期,旨在完善中国储备粮的经营管理体制。
中储粮管理的是中国储备粮,也即战略储备。按照国务院会同财政部要求,战略储备要根据国家人口,保持一定的规模总量。一方面要确保该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另一方面要确保国家急需时调得动、用得上。另外,还要致力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保持粮食市场稳定,防止粮价大起大落;维护农民利益。
“这些具体到工作中,实际操作起来太复杂了!”曹冰寒说。
此前曾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的中储粮董事长包克辛认为,中储粮要在几方面着力:完善粮食储备体系,企业行为与国家宏观调控有机结合,抑制粮商搞投机,调控销区和产区。
而如何保持企业行为与国家宏观调控的同步?包克辛用“高抛低吸”一词概括:价高时往外抛,平息市场,价格低时买进。
一位中储粮下属分公司计划处的负责人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坦言此次林甸库火灾和其库存过量不无关联,而其中一个问题在于销区与产区的调控不畅。“黑龙江作为产区,面临大丰收,粮库爆满,必须做临时储备。而这些粮食又不能及时分销往南方,这是一组亟待理顺的矛盾。”这位负责人指出,报批环节过长是最大的问题。
据悉,截至今年5月7日,黑龙江辖区共收购临储玉米1284万吨,“仓容爆满”。鉴于此,已开始启动2012年临储玉米跨省移库工作。“首批转移已完成约150万吨,随后还会有第二批、第三批计划。”这位负责人透露。
此外,“应收尽收、能收尽收”是一项政策要求,对农民的粮食要不限收、不拒收,做到敞开收购。
收购后的粮食经过验收、核对、结账,经烘干后入仓或做囤存放。“每个环节都可能出问题。”曹冰寒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运输环节容易发生人身伤亡事故;机械操作环节会有触电危险;烘干时可能由于烘时过长导致粮食焦糊,亦可能因为力度不够导致水分过多发生霉变。
对于露天囤储的粮食,首要的则是防火。而对于仓储粮,首当其冲的问题是霉变。
就责任监管环节,曹冰寒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国家级的联合会查每年1-2次;每个直属库有专门的检查机构,每月要检查2-3次。“主要查账目与实物是否吻合,上下误差不许超过3%。”
身为大型央企,中储粮在承担储粮之责时,另一重身份是企业,就必然有盈利要求。政企职能交叉的双重角色,致使其成立以来问题不断。
5月10日,审计署公布中储粮总公司2011年度财务收支审计情况。审计发现,该公司及部分下属单位在中央储备粮油管理、工程项目管理、投资决策和会计核算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2011年,该公司财务部未经内部审批,在北京农村商业银行等13家商业银行开立定期存单,累计资金84.4亿元。
据该审计结果,2008年至2011年,中储粮所属湖南分公司等5家分公司部分直属库,违反国家关于最低收购价粮和临时储备粮竞价销售交易的有关规定,通过出售给关联企业再回购的方式,将存储在本库的逾52万吨临时储备粮和最低收购价粮,转为中央储备粮或用于对外销售,从中获利1700多万元。
回溯以往,2010年,中储粮许昌直属库原库主任任国正、副主任姚宝山等人,涉嫌贪污、挪用公款“上千万元”,被河南省许昌市人民检察院批捕;随后,其河南分公司驻滑县的两名监管员因涉嫌受贿被当地检察院批捕;次年,中储粮安徽分公司涡阳直属库副主任鹿某因涉嫌滥用职权违规收购劣质小麦被当地检察院立案查办;2011年10月,河南周口直属库主任乔建军侵吞巨额公款潜逃国外。
“中储粮高调打造全产业链的行为颇受专家质疑。”山东泰安粮食局下属分局局长孙晓明,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许多专家指出,中储粮身为粮食最低收购价执行责任主体,一直以来把地方国有或控股粮食购销企业拒之门外,既当调控收益者,又当“红顶商人”,赚足市场的钱。
孙晓明认为,粮食政策性和商业性,就会导致国家财政形成严重包袱。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不符合市场经济运行的法则;不应利用国家财政资金涉足粮食加工和销售,搞所谓的多种经营。
另有专家批评中储粮过度屯粮以获取国家财政补贴。对此,曹冰寒认为,相对于企业成本,现行国家补贴不足够。中储粮成立之初的补贴为82元/吨,前年涨至96元/吨,涨幅约17%。“相对于基建成本上升、人力成本增长、CPI的飙升,这一补贴标准并不足够。”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据悉,中储粮成立之初,建一个五千吨的标准仓,需花费约三百万,现在的花费约翻一倍。人力成本也在提高。以林甸库为例,其员工中正式编制者20人左右,非在编30多人,共50-60人,人员工资、教育、培训等开支都来自补贴,加上控制人员编制力度较大,以至于人手紧张。
“从这次事故来看,如果能多配一些人手,发生事故的几率显然会小一些。”曹冰寒说。据他介绍,现行人员配备要求是5万吨仓容配30-50人。林甸库存总量为14.7万吨,而员工不到60人。
林甸库原为地方粮食局所属粮库,于2011年划为中储粮所有。“接手时,该库基础条件和我们自己的直属库相比是比较差的。”曹冰寒说。
据《中国新闻周刊》了解,在中储粮直属粮库爆满情况下,其他一些地方粮库仓容尚不足,甚至有些一度闲置。“这暴露出粮食收储领域的一种不正常状态。”前述粮食专家说。
据审计署的审计结果,2008年至2011年,中储粮5家直属库未经总公司、分公司批准,违规进行投资等行为,涉及资金2000多万元。同一期间,部分直属库存在混仓存储问题,还有个别直属库存储设施不符合仓储标准。
身为粮食专家的孙晓明指出其中的问题:一方面,中储粮系统不断兴建收储库点,甚至不惜重金租赁或购买国有粮所、粮站,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而另一方面,在改制后,地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不少粮所、粮库闲置。其运作呈现“双轨制”“两张皮”,相互争抢资源,内耗严重。
中储粮对地方粮库的强势挤压,是孙晓明着重关注的问题之一,他认为这种不平等的竞争态势必然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除了中储粮与地方之间的利益竞争,具备粮食收储资质的中粮、中纺两家企业与中储粮也存在竞争关系。前述专家认为,中储粮所控制的政策性粮仓,同时也是粮油市场最大的供给主体,这就意味着中储粮身兼裁判与运动员双重角色,让政策性代储粮变为旗下粮油加工部门的商业粮仓,这就使其它几家粮食企业陷入不公平竞争的劣势。
国家层面一直在试图解决这问题。2010年开始,中粮、中纺、华粮三大粮油类央企也参与托市粮食收购,政府引入竞争意图明显。然而到了2011年,国家又将中粮等三大央企参与政策粮收购改为受中储粮“委托”。分析认为,出现这样的反复,主要原因是多家企业竞争,出现恶意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的问题。
当前,中粮、中纺是由中储粮所认定资质的企业,后者对前两者负有监管责任。外界批评中储粮有垄断之嫌,而中储粮内部人员也抱怨这种体制的不合理。一位中储粮内部人士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要么将中储粮所承担的监管责任剥离,各自独立;要么赋予中储粮与责任相符的利益分成。否则,“别人出了问题我负责,获利时与我无关。在这种情况下质疑我们垄断,岂不是严重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