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建筑工程质量,以鲁班奖为最高荣誉,评奖机构为中国建筑业协会。鲁班奖还有副名,叫“国家优质工程”,乃合并政府奖项“国家优质工程奖”而来。这一奖项由建设部和建筑业协会共同颁发,显示政府评价和行业评价的合一,也可以说既搭上了国家信誉也搭上了行业信誉。
近日媒体报道,鲁班奖不断曝出工程质量问题,评奖引发质疑。例如安徽铜陵长江大桥,有裂缝、黄油填充、混凝土脱落;北大生命科学院新楼,使用一年出现天花板渗水;中国体育博物馆,号称屹立百年,十年左右就通体开裂。此次报道未必确切。但获得鲁班奖的问题项目也远不止近日媒体曝出的几个。仅我所知,就有北京西客站,建成不到两年就到处“跑冒滴漏”;北京机场T3航站楼,某夜被风刮跑了屋顶;我所在的城市,也曾有一座火车站新建不久玻璃面墙大片坠落。这些都是鲁班奖项目。
报道说,鲁班奖就是中国建筑业内的奥斯卡。这个比喻很通俗,但也不免牵强。奥斯卡奖项有不少,但每个奖项基本就是一个得奖户,双黄蛋是极少的。中国的评奖则不然,向来是获奖者成批涌现,鲁班奖得奖户一年可开出一百个之多,近年进行了控制,每年也有八十个。
今日中国到处是工地,称之为全世界的“热土”,不是比喻,而是写实。以如此巨大的建筑基数,每年评出八十个建筑来顶起祖师爷鲁班的名号,好像也不算过分。然而,万千建筑选不出八十个扛得起荣誉的项目,真不知是评奖发生了问题,还是建筑发生了问题。
今日建筑,材料日新月异,工艺日新月异,施工技术日新月异,但无论怎样日新月异的技术能力,都挡不住工程腐败和粗制滥造的破坏。于是豆腐渣不时有之,一个工程,如果几年一修补还能继续使用,似乎就该“谢天谢地谢人”了。
如果建筑就是这个样子,鲁班奖可以少评乃至不评啊,但实际上八十个照样不会少。我们是外人,当然无从得知评奖本身是否会成为一种“多赢”的把戏,评选机构、评审人员和施工单位是否利在其中,只知国家声誉和行业声誉在评奖机制那里已经算不得个事儿。当然,也许得奖项目真的代表了中国建筑的水平,我们就只能发一声叹息。
评奖方说,鲁班奖从明年开始将有回访机制,使用寿命内出了问题就撤销称号。取消称号,不是早就在其评选办法中规定了吗?何以现在拿来作为新办法?
更奇怪的是,搭上了国家声誉的评奖居然可以在不明了评选对象品质的情况下进行。评的是建筑质量,发了奖也不保证质量优良,建筑质量到底是评不了还是在乱评?质量不出问题,发奖就你好我好;质量有问题,收回奖项就是了;这是评奖,还是赌博呢?
评奖混乱,搭进国家声誉和行业声誉也罢了,连祖宗也一并搭进去。拿鲁班来命名,反正鲁班也反对不了。现在,评奖的生意好做,不必管辱及先人。
【原载2012年12月25日《晶报·讲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