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的留法挚友张若名

2013-05-14 11:41高远
读者欣赏 2013年5期
关键词:云南大学邓颖超里昂

英籍华人女作家韩素音在她的《周恩来和他的世纪》一书中说:“当时他似乎爱上了另外一位姑娘,她的名字一直被小心翼翼地保密。”周恩来“爱上的另外一位姑娘”,指的就是张若名。

张若名生于河北清苑县,就读于天津直隶北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和邓颖超同为该校第十届学员。“五四运动”开始后,张若名与周恩来等共同发起组织了天津进步青年革命团体—觉悟社。1920年,在为营救被捕代表而发动请愿示威时,二人遭遇埋伏被逮捕。半年后,出狱后的周恩来、张若名决定西旅欧洲,寻求救国真理。当年12月18日,周恩来、张若名等革命青年踏上了巴黎公社的故地。他们从上海乘坐法国波尔多斯号邮轮,先到马赛,夜赴里昂,辗转蒙彼利埃,迁徙布卢瓦,最后移居巴黎。

1922年,周恩来、赵世炎等发起组织了中国少年共产党,张若名是“少共”的第一批成员。当时,他们学习马克思主义是采取互教互学的方法。聪颖好学的张若名由于法文学得比其他人好,开始钻研法文版的马克思和列宁的著作。她以化名撰写了中国妇女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文献《剩余价值》《阶级斗争》《帝国主义浅说》等文章。

1924年列宁逝世,法共里昂支部决定举行追悼大会,法国政府不允许外国共产党员参加。“少共”新任书记不顾劝阻,坚持派张若名参加大会并发言。被暴露了身份的张若名险些被驱逐出境,后一直被警方盘查跟踪。经过痛苦激烈的思想斗争,张若名决定退出“少共”,留在法国专心读书,但表示誓死为党保守机密。最终,她获得里昂中法大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第一位女博士。

1928年,周恩来从莫斯科开完中共“六大”,取道法国里昂,在郊外的一个小咖啡馆与张若名秘密会面。当时,周恩来是化妆而来,当周恩来摘下墨镜时,张若名还是认出了他。他们在咖啡馆里一直坐到夜色沉沉。周恩来告诉张若名,他已和邓颖超于1925年结婚,并转达了邓颖超的问候。周恩来向张若名讲述了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的形势。临分别时,周恩来说:“将来什么时候能够再相会,很难预料。”他说自己已经做好了为革命牺牲的准备,张若名则再次向周恩来保证永远不泄露共产党的秘密。

上世纪30年代初,她与丈夫杨堃回北平教书,内战结束前夕,迁往云南大学执教。1955年4月8日,周恩来赴印尼参加亚非会议,途经昆明时利用这一机会,到云南大学会见了张若名夫妇。总理一见张若名就非常感慨地说:“多年不见了。”然后又说:“我代表小超问若名姐好。”当说到张若名1922年入党等事时,周总理明确告诉她说:“你当时参加的只是团的组织,还不是党的组织。”张若名夫妇当时听了都很疑惑。后来,运动一个接一个,人们才知道,周总理这样讲,也许是为了保护张若名,因为退团比退党的政治问题轻多了。

2003年,我到昆明开会。云南文化界的朋友告诉我,张若名到云南大学后,任教于文学系,讲授法国文学。上世纪50年代末,张若名为了表示对党忠诚,把哪怕一闪而过的“私心杂念”也向党交心,导致被打成“右派”。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张若名独自走出学校,投水自杀了。“文革”结束后,在邓颖超的亲自过问下,张若名得到平反。

世事苍茫,往事如烟,当事人如今都已驾鹤西去。世人关注的不仅是伟人的儿女情长,更是他们在艰难岁月的那一段真挚情怀。

高远,旅法音乐家、艺术评论家、作家、教授。留学于法国国立音乐学院,获法国政府奖学金、法国亚洲中心奖学金,享有法国国际艺术城专家工作室。

猜你喜欢
云南大学邓颖超里昂
魔术师里昂
周恩来和邓颖超:家国大爱,更有儿女情长
朱柳阳、张旖、王媛媛、唐敬岚作品
The Whole Society Should Take Necessary Responsibility for the Children
Connection between the Seen and the Unseen in Howards End
Oscar Wilde’s Triple Personalities in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邓颖超:你用鲜花绽放我一世爱恋
周恩来邓颖超参加何香凝的寿庆活动
邓颖超令周恩来勃然大怒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