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金融风险预警体系设计及应用分析——基于区域银行业视角

2013-05-14 14:53
关键词:微观金融风险层面

张 亮

区域性金融风险是指在某一定地理区域内,由于部分金融机构的某些不当的金融活动而导致的整个金融业出现大规模损失的可能性。其所涉及的范围介于微观金融和宏观金融之间。简言之,区域金融风险是反映一定地理区域内的金融业整体运行行状态。从国内视角来看,首先是2010年浙江温州出现的民间借贷危机,紧接着河南省的投资担保行业出现的挤兑危机以及近期鄂尔多斯的房地产泡沫危机,这些都暴露出我国区域风险管理的短板,这些事件对地区乃至国家的金融稳定、经济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我国中央银行曾组织相关专家组编制一套完备的风险监测的指标体系,其监控对象主要是金融机构的运行状况,但是其范围主要局限于微观金融风险方面,并不能够全面、直观的反映我国各省辖区内金融系统面临的风险。目前我国各个省份也缺乏一个能够包含金融监管各个层面、体现区域中观特点的预警体系,因此构建一个能够涵盖金融系统各层面,并与区域内经济发展特点相结合的金融预警指标体系十分迫切。

一、研究现状

现代金融危机的爆发越来越表现出突发性的特点,鉴于这样的现状,要求相关监管部门要将对危机的预见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点。从处理危机的角度看,预测并防范危机要比处理已经产生的危机更为有效。因此,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区域金融风险预警体系的日益显现出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在金融危机事件频繁发生之际,许多学者开始从理论高度探讨如何有效地预测金融危机,防范金融突发事件。这些学者依据我国国情并结合科学方法构建了不同的指标体系,定性、定量地判断区域金融系统的风险状况,这些研究成果为我国最终确立完备的区域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仲彬、刘念和毕顺荣(2002)系统的构建了区域金融风险预警体系的框架,在研究中,初步解析了区域金融风险预警体系的构成要素和基本的运作机制,确定了风险评定方法,构建了指标体系,并建立了相对应的统计模型,阐述了系统的用途。在该研究中构建的区域银行风险预警评价体系中包括了两个层面的指标:微观审慎指标以及宏观先行指标。并确切的指出宏观先行指标的选取在当时的情况下还没有系统的理论根据,不仅存在较大的选取和处理难度,而且指标中又可能存在共线性和指标含义与金融风险不敏感的问题,并很可能在选取指标的过程中遗漏某些重要指标的问题。

周才云(2006)在前者的理论基础上加以改进的同时也构建了相应的区域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在文章中阐述了宏观先行指标、微观审慎指标的选取方法和权重的确定原则。提出了完备的风险预警体系必须同时包涵多个层次的审慎指标。这些个层次包若干个评价指标,不同种类的指标组成不同的评价子系统。并在结论中指出,进行区域金融的风险预警研究时应注意理论体系的完善,要做到金融风险的事中控制,以及当风险出现后的处理机制。

姚星垣(2008)依托浙江省区域金融发展特点,提出区域金融风险的预警机制即预警评价体系包括三个模块:经济数据输入、计算与结果输出,其中在计算模块中又分为指标分析、评估模型分析两个子模块,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整个体系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考虑,提出的预警机制具有很强的敏感性和比较强的警戒作用。

谭中明(2010)指出区域金融风险状况包含外部影响因素以及内部影响因素两个方面。因此,在其相关研究中,将区域金融风险预警体系分为2个分系统,在两个分系统中分别构造了8个子模块,并运用相关科学方法筛选出一套有效的指标体系,确定了相应的临界值以及风险监测预警区间。各指标的组合权重采用了主客观综合赋权方法确定,从而构造了具有现实意义的区域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综合度量模型,并结合某省2007年的经济数据对其区域金融风险状况进行实证检验和分析。

二、区域预警动态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区域金融动态预警体系的评价指标的主要作用是对区域金融运行现状进行及时、客观、准确的评价,其目的是对未来发展前景做出科学预测,指标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在单项指标的遴选时,须使指标名称、内涵反映出金融环境下的特征和地位。虽然反映社会经济现状的指标呈多样化,但不同研究目的可有不同的选择标准。因此,要从构建区域金融动态预警体系的目的出发,确定科学合理的指标以准确反映区域现实金融风险现状。

(二)可测性原则

评价指标的内涵以及在指标运用过程中的现实可行性是指相关的经济指标是否容易获取、测量,这些因素决定了预警体系中评价指标的可测性。评价指标设置在遴选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获取相关经济数据的难易度,很难收集经济数据的指标一般不考虑作为本系统的评价指标。

星载天线展开机构属于空间三维展开机构,是空间可展开机构中结构最复杂、功能最重要的部分,其发射时折叠为一个可以接受尺寸的系统(收拢状态),而在达到预定轨道后通过展开机构按设计的方式解锁、展开、锁定,展开成为天线(展开状态)。可展开机构有效口径和形成的型面精度决定了卫星通信的频率波段和质量。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星载天线形成了大口径、高精度、轻量化的发展趋势。但是考虑火箭搭载能力有限以及搭载发射的成本,对大型可展开天线提出了较高要求的收纳比。

(三)显著性原则

在经济社会中,能够反映金融风险现状的经济指标多种多样,本文中的预警体系指标选取不可能涵盖所的影响因素,而应该根据客观实际需要,尽量地选择有对金融市场显著影响指标,排除次要指标,使最终遴选出具有很高灵敏度的指标,进而使区域金融风险的变化情况能够通过指标数值的变化显著的反映出来。

(四)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就意味着指标体系所包含的全部信息量可以支撑整个区域金融体系,整个预警指标体系应是一个由若干指标构成的完备体系。并且每一个子指标体系能够代表金融体系的不同状态,从而使评价指标之间能够互相联系,并互相补充,做到不遗漏、不重复那些能够确切反映金融体系风险现状的指标体系,使得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客观、全面地反映区域金融风险的变化状况,充分揭示区域金融风险发展的本质。

三、区域风险预警的指标体系

建立区域金融风险预警体系的首要目标就是使区域监管部门能够及时、准确的了解本辖区内的金融系统运行现状。从而达到风险性事件的提前预防和事后处理。区域性的金融风险研究是介于宏观和微观视角之间,然而中观的视角往往又同时受到宏观和微观经济指标的影响,这些宏微观的经济指标又可分为动态指标和静态指标,所以本文的评价体系中的既包括宏观层级的指标,又顾及微观层面。

(一)宏观层面指标

宏观层面指标的含义区别于国家层面的金融指标,比如GDP、财政收入、利率水平、对外贸易额等,指的是区位内的经济数据(表1)。

(二)微观层面指标

微观层面的指标体系,主要反映区位内金融机构的的整体运行状况,本文主要以商业银行为主,参考美国银行业CAMEL的相关指标,并结合我国银行业现状给予精简,同时参考《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指南》附录二中对金融机构风险评价方法,结合银行业的“三性”要求设计一系列指标及权重。

四、评价体系的应用分析

一般情况下,指标体系中权重的确定有AHP分析法、德尔菲分析法以及专家打分法等,本文的研究目标是构建初步的评价体系框架,并介绍应用方法,暂不对权重的确定给予详细分析。

在上述宏观和微观指标体系中,评分标准聘请专家组为其中的非比率性指标打分,综合得分换算为百分制:(1)安全:大于 90 分;(2)较安全:80-90;(3)预警:65-80;(4)不安全:50-60;(5)危险:小于50。其中宏观层面指标体系评价:

微观层面指标体系评价:在这里我们将微观层面分为三个模块,定义安全性为A1权重为B1;流动性为A2权重为B2;盈利性权重为A3权重为B3;得出:

其中

区域总体风险评价为:

R=(M1,M2)

其中M1的分值表示一个地区的宏观经济走向,M2则表示该地区内银行业的发展水平。两个体系评价结果同时表示,可以直观的看到当出现金融危机时,导致危机的因素是来自于宏观经济指标还是微观审慎指标。

那么我们假设某省的T期和T-1期经济数据已知,就可以按照下列流程评价该区域在当期的金融风险状况,并预测下一期的经济走势。

表1 宏观层面指标体系(M2)

表2 微观层面指标(M2)

图1 评价体系运行机制

五、结论

一般情况而言,当出现全国性大范围的金融危机时,往往是由多个经济指标同时恶化,并伴随着大面积的金融机构和企业出现经营困难,单个企业或者单个金融机构出现的各种危机并不会导致大范围的金融危机。但是,与整个国家的金融体系相比区域金融体系依靠自身结构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明显不足,局部行业的经营情况好坏就很有可能影响到区域的金融风险状况。所以,即使整个区域内的经济状况还处于比较良好的情况下,区域金融也很有可能爆发某些突发性事件,这就要求我国相关监管机构及时构建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特点的风险预警体系,需要涵盖银行、保险、证券、信托以及实体企业等等。

[1]仲彬,刘念,毕顺荣.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金融研究,2002(7).

[2]周才云.区域金融稳定预警指标体系与风险防范[J].商业研究,2006(4).

[3]姚星垣,郭福春.构建浙江省区域金融风险预警体系研究[J].浙江金融,2008(5).

[4]谭中明.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设计和综合度量[J]软科学,2010(3).

[5]田霖.基于包容性增长的河南省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策略[J]商业时代,2012(25).

猜你喜欢
微观金融风险层面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构建防控金融风险“防火墙”
跨境并购金融风险的应对策略
一种新的结合面微观接触模型
大力增强忧患意识 进一步防范金融风险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微观的山水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七)
微观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