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依娴,肖志明
(福州大学 阳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15)
文化经济视域下福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研究
蒋依娴,肖志明
(福州大学 阳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15)
福建省传统产业虽然在发展中遭遇瓶颈,但是其对福建省经济的贡献重大,应从多方面思考其转型升级的途径。该文从文化经济的视角,分析了文化资源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将传统产业对文化资源的运用定义为“传统产业文化化”;思考文化资源与传统产业生产活动相结合的各种可能性,展开传统产业的“产品文化化”与“服务文化化”的战略解析。前者包含三种路径,实现传统产业的高端价值链延伸;后者包含两种路径,实现传统产业的水平高附加值扩展,最终依靠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来帮助传统产业获得更高的附加值,促使其获得转型升级。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产品文化化;服务文化化
传统产业是指发展时间较长、生产技术已经基本成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在我国,传统产业一般是指第二产业中的传统工业,如纺织、食品、采掘、家电、建材行业和一般机械工业等,也包括传统建筑业。在本研究中,主要的研究对象为前者。
福建省具有代表性的传统产业包括纺织、制鞋、服装、造纸、食品加工、建材家具等产业。这些产业为福建省的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劳动力和资源双重密集的传统产业面临着环保、用工、能耗、融资等诸多瓶颈,“转方式与调结构”成为产业进一步发展的要求,转型升级成为传统产业战略决策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社会对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注日益增加,但是历年的统计数据告诉我们,传统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拉动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且时至今日依然位于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位置。黄继炜,魏澄荣等(2011)在福建省产业和行业竞争力研究中指出,传统产业(例如纺织鞋服木制品行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相对较大,基本都是福建省的优势行业,也获得了超过平均水平的快速增长。
从2012年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5%,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6%。强化传统产业的升级与发展依然是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经济发展设想重点。《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十二五”)亦指出“以纺织服装、轻工食品为主体的传统优势产业是福建工业经济的主体。未来五年将是产业布局调整的重要时期,福建应不断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因此,对于大部分地区来说,虽然在新兴产业上加大投入是一个大的趋势,但是传统产业对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却没有降低。对于部分地区来说,传统产业产值甚至占地区产值八成以上,是县域经济的基础、支柱与命脉,绝对不能动摇与放弃,只能通过转型升级并加强[1]。
传统产业的“历史功绩”与先进的地位都不容低估,但是其发展确实存在瓶颈。
第一,传统产业有资源依赖性或劳动密集型的特征,增长主要依靠大量的劳动力与原材料、能源的投入来换取,资源的利用率较低。表1给出了2011年规模以上传统产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其中“成本费用利润率”反映企业投入的生产成本及费用的经济效益。从表1可以看出在传统产业中,企业的总资产贡献率较低,说明投入的生产成本及费用的经济效益率低。由于传统产业一般由精于中间加工环节的中小企业构成,缺乏应对上游原材料价格变动和下游自建营销网络的能力,从而受到上下游两端的挤压,利润微薄,增产不增效。虽然投入大量的原材料和能量,但是生产规模的扩张不仅无法带来“规模经济效应”,反而陷入了“贫困化增长”的“低水平均衡陷阱”[2]。
表1 2011年福建省传统产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单位:%)
第二,产业附加值低,缺乏核心竞争力。表1给出的数据显示,传统产业的增加值率大大低于平均的增加值率,中间投入率大大高于平均投入率。其中,“增加值”是指常住单位生产过程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增加值率”可以用来反映产业附加值的高低,增加值率高,表明产业生产消耗较低,经济效率高。传统产业虽然仍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但是其主要优势集中于低附加值的非核心环节——大规模加工制造和组装[3],而在产品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方面则比较薄弱,技术、文化附加值较低,产品增值程度很小。
虽然传统产业目前面临着各种发展的瓶颈,但是产业本身不会消亡,采取一定的转型升级战略能够赋予传统产业新的活力。
在发展趋缓的阶段,众多的学者研究认为要帮助传统产业进入新的生命周期,最重要是要对其注入高新技术,他们信奉“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技术”。也有众多学者从产业内部管理改进的角度来思考转型升级的途径,如周婷婷、黄章树(2009)认为信息化能够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传统产业的盈利水平。 陈建国(2009)、左峰(2010)、王孟欣等(2011)认为应该采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与营销创新等方式,来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王志强、何雪韵和陈珺洁(2011)针对福建省泉州市的产业现状提出须改善金融支持以促进产业升级;刘宣祥(2011)、郑南源和尤瑞章等(2011)探讨通过金融创新来促进产业升级;官华平、谌新民(2011)提出通过高级人力资本积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另有观点从产业结构的调整来讨论产业升级,认为应直接淘汰劳动密集型行业,转向从事技术与知识密集型行业。
事实上,产业升级应该是多种路径的综合运用,不应过分强调科技或管理等某一方面的单一作用。而究其根底,产业升级应该看成是企业在价值链间或价值链内上升的过程,重要的是获取增加的价值。因此本研究将“产业升级”定义为“产业由低附加值状态向高附加值状态演变的过程”。这里的高附加值指的是独立于产品主体价值之外的价值,主要应从“产品的文化附加值”上来思考。有鉴于此,本文正是在文化经济的视角下,探讨传统产业升级的战略与路径。
面对传统产业的发展瓶颈,文化资源的合理运用能够改变其附加值低、原材料与能源过渡依赖的现状是因为:
一方面,具有相同使用价值和技术质量的商品,其经济价值不仅可能由于使用功能和技术质量的改进而提高,而且会由于其附加的文化含量的不同而上升[6]。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罗默的“新增长理论”,文化作为要素投入其他生产要素中时,对其投入应用和改进越多,这个要素所创造的价值就越大,产品的核心价值越高。传统产业若以创意为手段开发与利用文化资源来实现产品的差异化,将使得价格竞争不再扮演市场竞争中的决定性角色,差异化带来的需求成为市场的主要推动力,传统产品能够制定高价,成为高溢价商品。因此,在传统产品之上加入特定的文化要素,能够提高产品的核心价值,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1]。
另一方面,对于传统产业而言,文化资源的投入可能降低原材料与能源消耗,有助于传统产业向节能降耗型产业转型。文化资源是一种经济资源,所谓经济资源是指必须付出代价才能获得的资源[5]。即为了实现对文化的资源性利用,必须放弃其它的本来可能投入的资源,如大量的原材料与能源。通过一定的成本来转化文化资源,产生的附加值却可能大大超过用相同成本原材料与能源所增产的附加值低下的原有产品所带来的收益。因此,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改善了传统产业的获利结构,为企业节能减排的环境友好型发展做出贡献。
传统产业要利用文化资源实现转型升级,总体战略思路应为:通过多种途径与方法将各种文化资源与产业的活动、产品、技术、服务以及市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生产出差异化、富含文化价值的商品与服务。在此,本文将传统产业基于文化资源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路定义为“传统产业文化化”。将“传统产业文化化”这一总体战略思路分解为“产品文化化”[1]与“服务文化化”[1]来详细阐述,前者能够使传统产业实现高端价值链的延伸,后者实现传统产业的水平高附加值扩展。
文化资源能够通过合理的创意开发为传统产业商品的设计、制造、产品包装等环节所利用,从而促进产业发展、经济增长。文化根据其所展示的形态,有些是无形的,例如传说、故事、习俗、大众语言,这些虽然是无形的,但是可以根据一定的创意总结、提炼出相符程度极大的特征符号。有些文化是有形的,例如古建筑如长城、故宫、古工艺品,如面人、剪纸,有形的文化也易于通过转移、嫁接从而附加到一般的商品之上。在商品的造型、包装、商标(品牌)之上显示出来[4]。
传统产业可以利用现代的文化符号,也可以利用传统的文化符号。开发的路径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种路径:“文化产业产品授权(如电影、电视剧、动漫)——文化衍生产品设计——制造——营销”,即企业将文化产业产品中的流行文化元素设计并添加至原有产品之中,制造文化衍生产品,由于文化的共鸣性而拥有良好的市场基础,能够为产品制定较高的溢价,并获得较好的产品销售成果。例如电影工业发达的美国,电影票房收入只占电影产业收入的27%,而余下的73%全部来源于衍生品的开发和销售,较为成功案例的如变形金刚、迪士尼动漫,国内的如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片,其衍生品为与其合作的传统商品制造企业带来了丰厚的附加收益。
第二种路径:“文化产品设计——文化产业项目(影视动漫)嵌入式营销——大规模制作与销售”,即设计某种具有文化特征的商品,嵌入影视、动漫或其它形式的传播媒介之中,获得良好的口碑,从而赢得大规模的订单,在销售中获得高额的边际收益。此路径实际上要求企业创造流行性文化,关键在于选择的嵌入媒介的受众必须是企业的有效目标市场,并且要求文化产品的关键要素与影视动漫的契合度较佳。
第三种路径:“经典文化符号提炼——产品设计研发——细分市场消费者文化认可——特定市场与地点销售(如旅游景点、博物馆、商场专柜)”。相较前两种模式,这一路径需要企业对文化类别进行选择、对文化符号合理提炼,并在此基础上对产品创意地设计与开发。笔者采取街头拦截、邮箱留置问卷等非概率抽样方法,对福建各地市的数百位受访者进行了问卷调查,目的是为了了解人们对传统产业的产品文化化各影响因素的重视程度,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63份,回收率为87.67%,通过背景资料的统计分析显示,受访者在不同的年龄、月收入、文化程度、职业等分布较均衡,因此调查结论具有较大的可信性。调查结果显示“产品的创新”所占的响应度百分比最高(见表2),说明企业在产品文化化过程中能显示出的文化特色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此时的商品可以被称为文化产品,其物理使用价值只是满足人们消费的较小的一部分,人们更多获得的是精神上的文化体验价值。
表2 产品文化化影响因素Frequencies
传统产业的产品文化化的三种路径使传统产业原本位于微笑曲线底部的生产与制造向其两端延伸,在前端的研发、设计与价值链末端的销售与营销中增值,在产品的表现上体现文化附加值,实现了产业的高端价值链延伸。
对于传统产业来说,生产线不仅仅可以用以生产商品,还可以开发出生产流程体验项目。“服务文化化战略”就是引导传统企业充分利用企业的生产资源,为消费者提供近距离的参观与体验服务。“文化”很大程度上就是由劳动人民经年累月积累下的生活劳作的知识、经验与习惯所构成,传统产业的生产之中便蕴含着丰富的技艺文化。因此,产业生产自身就是一个良好的文化资源来源。
这一战略思路颠覆了传统产业以提供实体产品为主营业务的固定思维,将传统产业的业务范围通过文化实现了服务化的拓展。价值延伸路径为:服务设计——过程服务——旅游营销,最终达到产业的水平高附加值拓展。
第一种路径:“现代生产流程整合——消费者生产流程参观与体验服务——现代工业游”。在这个路径中,在传统企业的车间厂房开辟游览通道,向消费者展示生产流程与工厂景观。对于有深度体验需求的消费者,提供尝试产品制作的机会并配以技术人员辅助。许多著名的企业都采用文化营销的方式来获得大大超过商品本身价值的收益。例如,星巴克的价值主张之一是:星巴克出售的不是咖啡,而是人们对咖啡的体验。星巴克从视觉、听觉与味觉上传递西方文化价值,消费者可以细细品味煮咖啡时的嘶嘶声,将咖啡粉末从过滤器敲击下来时发出的啪啪声,这种“星巴克情调”是传统企业能够借鉴的。又如乌镇的三白酒、浙江的杭扇即采取“前店后厂”模式,产品售卖与生产流程参观兼备。通过这一路径,满足消费者对现代工业科技的文化体验需求。同时,也展示了企业的生产环境、工艺流程、高新技术、管理特色,促进消费者对企业与产品的了解,达到了最佳的企业宣传效果。
第二种路径:“传统工艺复原——传统生产体验服务——复古工业景观游”。传统产业生产的产品很大一部分是自古即有的,那么这些产品在历史上的生产工艺引发部分消费者的探知兴趣。通过这一路径,企业复原一些传统产品(例如服装、家具、瓷器等)在历史上的生产场景与生产工艺,与现代生产流程形成呼应,满足消费者对传统工艺的文化体验需求。例如,纺织技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中国机具纺织起源于五千年前新石器时期的纺轮和腰机。西周时期则采用具有传统性能的简单机械缫车、纺车、织机,汉代广泛使用提花机、斜织机。若纺织企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复原历史上的技艺,将受到特定文化消费群体的强烈响应。
现代消费经济已经步入体验经济时代,是否能够吸引消费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好玩,是否能够直接参与体验。传统产业实现“服务文化化”,满足消费者对传统工艺与现代制造技艺文化的好奇与探索需求,用创意让传统产业变得更有活力。在前述的调研中,笔者亦对传统产业的服务文化化影响因素设计了题项,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最关注的因素是“服务质量”和“参观环境”(详见表3)。因此无论是选择哪种路径,企业都应该在自身的生产条件基础上精心设计体验与服务模式,设置消费者友好型的服务流程,达到最好的体验效果。
表3 服务文化化影响因素Frequencies
当然,传统产业的升级不是改变产业,而是改善发展。一方面,服务文化化能够为消费者提供生产流程、技艺文化的体验。另一方面,企业通过开发工艺体验服务,带来的额外贡献将包括:企业主打产品的直销收入、门票收入、旅游纪念品销售收入、餐饮等服务的收入,另外,企业将流程对外开放是一种无形的广告,能在公众中树立起透明良好的形象,亦可能带来口碑、品牌形象提升等各种潜在收益。综上所述,服务文化化能够实现传统产业的水平高附加值的扩展。
本文研究传统产业运用文化资源获得转型升级的战略与路径,正是基于文化经济的视角,思考传统产业作为生产者,如何与文化产品与服务进行对接。这一对接可以简单归纳为“传统产业文化化”,包含“产品文化化”与“服务文化化”两大战略思路,研究则从具体企业的生产活动角度展开。因此细化的五个路径能够为传统产业中的各个企业的转型升级指明方向。
基于文化资源的转型升级能够同时满足消费者的文化需求与企业的发展要求。
对于消费者而言,文化所蕴含的品位、情趣等能够让其在社会群体中找到“共鸣”与认同,但是不同的消费者对于文化的需求方式不同。对于部分消费者来说,购买富含文化韵味的商品是他们对文化的消费方式,他们对文化的消费需求在于“实用需求”,企业可以通过“产品文化化”来满足,产品文化化包括了在产品廓形、款式、色彩以及包装等之上的文化要素创意运用;对于部分消费者来说,“一睹为快与亲手探索”才是他们对文化的消费方式,即他们对文化的消费需求在于“观赏与体验”需求,企业可以通过“服务文化化”来满足,企业自身的生产资源为消费者的文化体验需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对于传统产业中的具体企业而言,产业文化化将带来利润与名誉的双重收益。一方面,“产品文化化”利用文化元素、运用创意手段为企业的产品带来了差异性,带来了消费者的注意力锁定,使其所制造的商品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迫切需要文化创意产品的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大为降低,有利于企业选择灵活的定价方式,获得商品高溢价所带来的额外收益,即获得产品的文化附加值。“服务文化化”开放了企业生产的文化体验服务,对于投入的基本生产要素多为劳动力、土地、厂房、机器设备、动力燃料、原材料等遵循着规模报酬递减的规律的传统产业而言,服务业务增加将带来边际收益递增。因此,传统产业的“服务文化化”利用自身的实体经济与生产条件优势,帮助传统业务往增值效应良好的服务业务拓展,将为企业开拓新的利润源泉,服务的低耗能也为传统产业环境的友好型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另一方面,产业文化化,特别是服务文化化对企业而言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广告,消费者在深入了解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将加深对企业的信任,加大对企业品牌的向心力与认同感,有利于企业形象与对外知名度的提升。并且,服务文化化对企业的管理水平要求较高,能够充分发挥各项设施与工艺的旅游服务价值,大大促进了企业各项资源的有效整合。
当然,基于文化资源的转型升级并不排斥其他要素的驱动,科技、金融与管理创新等各种要素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同样能够促使传统产业更快更好地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目标。
[1]蒋依娴.传统产业利用文化资源转型升级的路径探讨——基于消费者偏好的分析[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3(2):106.
[2]中共绍兴市委党校课题组.浙江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实证分析——以绍兴市纺织工业为例[J].浙江社会科学,2010(9):28-34.
[3]蔡旺春,李光明.中国制造业升级路径的新视角:文化产业与制造业融合[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2):58-63.
[4]蒋依娴,庄 花.基于文化资源的传统产业增值效应与转型模式初探[J].海峡科学,2013(4):4.
[5]颜士锋.文化经济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3-25.
[6]厉无畏,王玉梅.论产业文化化[J].科技和产业,2004(11):8-12.
F121.3
A
1008—7974(2013)05—0037—05
2013-01-05
蒋依娴(1985-)女,福建仙游人,福州大学阳光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文化产业。肖志明(1976-)男,福建龙岩人,博士,福州大学阳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文化产业。
2012年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项目(2012D08)
(责任编辑:吕增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