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予 枢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这是1500多年前中国古代哲学家和思想家老子关于扶贫的论述,就是指没有直接给予物质,而是教以方法或某种信念。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转变等鱼吃的观念,学会钓鱼的方法。
文化扶贫,扶的便是这“等鱼的观念”和“钓鱼的方法”。传统的扶贫主要是从经济物质上进行辅助,而贫困地区要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既要从经济上加强扶持,更需要加强智力开发。扶贫不仅要扶物质,也要扶精神、扶智力、扶文化,从根本上断了穷根。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贫困人口仍有9899万人。如何让这些人富起来?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认为,扶贫需要增强内动力,“扶贫工作要靠教育支撑。”范小建说,“改变落后地区的面貌,首先要从改变人做起。通过教育,通过学习,人人都有知识和技术了,自然就富了,让人头疼的贫困代际传递现象也就解决了。”
著名社会学家辛秋水也认为,“文化贫困从根本上说是产生贫困的主要根源,而贫困文化则是文化贫困的直接后果。”根据贵州省1983年的调查,在贫困户中文盲、半文盲占80%,而在富裕户中仅占10%。1993年陕西省的一项对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也表明,贫困家庭的劳动力中,中专文化水平占0.34%,高中占8.37%,分别比总体劳动力平均文化水平低0.25和2.37个百分点;初中占41.18%,小学占32.35%,分别比总体平均文化水平高0.93和2.28个百分点;贫困人口中无一人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另有资料显示,我国农村人口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也远低于城镇人口。2002年我国农村高中以上人口比例仅为6.12%,而文盲率达到11.5%;城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则占31.83%,文盲率为5.44%。2004年,城镇人均受教育年限为9.43年,乡村为7年;城镇文盲率为4.91%,乡村为10.71% 。文化落后,就缺少发展经济的能力。
“改造农村要依靠先进文化的注入。”辛秋水认为,要从根本上消除地区的经济贫困,必须从贫困的主体“人”入手,走文化扶贫之路,即向他们输入新的文化、知识和价值观念,传授适用科技,并开拓交通,输入各方信息,从整体上提高贫困群体的素质,驱散笼罩在贫困乡民头上的贫困文化的乌云,让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变当地的潜在财富为现实财富。这才是投入最少、产出最多,从根本上扭转贫困的正确道路。
文化扶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它既是物质扶贫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扶贫对象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更是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关键环节。随着扶贫开发的不断深入,扶贫对象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他们的精神生活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万村书库”工程、“手拉手”工程、电视扶贫工程、为农村儿童送戏工程、报刊下乡工程等,是现阶段我国文化扶贫的主要方式。
“给钱只能解决老百姓一时的问题,教育才能让他们终身致富。”范小建说,把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和能力作为重点,变输血为造血,把从根本上打破贫困的代际相传,增强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才是从根源上治贫的关键所在,是确保实现长期稳定脱贫的重要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