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区域经济差异与空间分异浅议

2013-05-13 00:52吴继华马慧强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3年2期
关键词:区域差异经济

吴继华,马慧强,2,杜 鹏,2

(1.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大连 116029;2.辽宁师范大学海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大连 116029)

辽宁区域经济差异与空间分异浅议

吴继华1,马慧强1,2,杜 鹏1,2

(1.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大连 116029;2.辽宁师范大学海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大连 116029)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各国经济发展普遍需要经历的阶段,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区域经济发展的过度不平衡会威胁社会和谐及经济协调发展。辽宁省作为我国老工业基地与现今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同样存在着区域内部经济差异的问题。文章初步从静态角度研究了2010年辽宁区域经济差异问题,论文构建了测算指标,对区域经济差异与空间格局进行了实证主义分析,以县级为单位,对辽宁省100个县区进行了经济发展水平的划分,得出其空间分异格局,并且分析了影响辽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一些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区域经济差异;主成分分析;辽宁省;空间分异

区域发展普遍存在着不平衡现象,资源禀赋、区位因素、历史因素等都是差异产生的原因[1]。根据非均衡理论,我国提出并实施了以沿海地区优先发展为核心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发展使沿海地区和全国都抓住了世界经济发展提供的有利时机,沿海地区经济实现了起飞,整个国家的经济也实现了高速增长,创造了近30年来为世界瞩目的中国经济增长奇迹,总体上是成功的。但是,非均衡发展也造成地区间经济增长差异迅速扩大,宏观产业结构失衡,激化了地区间利益的矛盾和冲突,导致地区保护主义的再度盛行,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同时,国民经济长期超高速的发展,也带来了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20世纪90年代初,学术界就开始探讨如何解决区域经济差异问题[2-5]。经过多种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的激烈争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念逐渐形成。为此,党中央制定 “坚持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方针,陆续制定了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战略。

辽宁省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在历史上作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近些年来出现的 “东北现象”,老工业基地的一些地区走向衰弱。东北振兴战略的提出以及沿海开发战略的实施,加快促进了辽宁省经济高速的发展,但高速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辽宁省内部不同地区区域经济发展较大的差异。

区域经济差异问题是制约辽宁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要实现区域内部协调发展必须制定正确的对策,这就需要对区域基本情况有一个较充分的了解,从区域内部区位优势和资源基础等条件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6]。县是我国行政级别系列中的基础政治单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经济系统,县级分析可以更好地暴露出地区差异的真实程度[7]。为了更细致地研究辽宁省区域差异状况,以下以县市为单元探讨当前辽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差异,主要以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为依据,选取生产总值等测算指标,对辽宁省100个县市区 (数据所限)进行分析,并根据结果对造成区域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就省内基本情况提出协调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1 辽宁区域差异分析

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资料收集状况,根据以上对发展内涵和外延的要求,现选定13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从要素差异、对外贸易差异和产业结构差异等方面来衡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图1)。

在要素差异因子群中,用固定资产、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反映要素投入差异;在对外贸易差异因子群中,用出口总额和利用外资来标志区位差异;在市场潜力差异因子群中,用不同县区职工工资和农民收入反映购买力,用消费总额反映区域的市场容量;用生产总值和教育支出反应总体差异;在产业结构差异因子群中,分别用不同产业产值增值来反映产业发展的差异。

图1 经济发展差异评价指标体系

1.1 模型及方法选择

选取辽宁省内100个县区2010年生产总值、居民收入等指标作权重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地域单元,数据来自辽宁2011年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

本研究涉及指标较多,尽管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省内的经济发展差异,但也增加了分类的难度和复杂性。采用了适合多变量分析的主成分分析法,通过对主成分的分析,便可以实现对辽宁经济发展的综合客观评价,而且可以准确地提取出区域内目前主要的发展差距。由于计算过程是依照指标间内在联系进行数学变换,使结果更客观。

评价系统涉及大量不同量纲相互影响的评价指标,缺乏统一的衡量性。为此,必须将各指标统一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把不同计量单位的指标数值改造成可以直接汇总的同度量化指标[8]。本研究采取以下方法:

式中,H为指标标准化后的数据;Xmax为此项数据中的最大值;Xmin为最小值。

由此,所有的评价指标可通过函数统一到无量纲的0~1之间,同时也可以消除各类指标在地区经济发展评价中的作用差别,便于用统一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1.2 主成分分析的计算步骤

1.2.1 基本步骤

选取GDP这一指标来衡量各经济区域总体实力上的差异,再加上财政收支及人均收入等综合研究区域差异。因为从价值形态上看它们反映经济发展的总规模和总水平,直观代表着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绝对水平,统计数据容易获取,操作性强。

主成分分析法是设法将原来多个有一定相关性的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相互无关的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的指标,将原来P个指标作线性组合,作为新的综合指标。第一个综合指标的方差Var(F1)越大,表示F1包含的信息越多,因此在所有的线性组合中选取的F1应该是方差最大的,故称F1为第一主成分,如果第一主成分不足以代表原来P个指标的信息,再考虑选取F2,即选第二个线性组合,为了有效反映原来信息,F1已有的信息就不需再出现在F2中,数学表达式就是求Cov(F1,F2)=0,则称F2为第二主成分,依此类推可以构造出第三,第四,…,第P个主成分。一般按照惯例当主成分贡献率累计达到85%,足以反映所需的信息,就不再考虑后面主成分[9]。

主成分分析的数学模型:

式中C11,C21,…,Cp1(t=1,…,m)为X的协方差阵∑ 的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XB1,XB2,…,XBp是原始变量经过标准化处理的值,因为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存在指标的量纲不同,所以在计算之前须消除量纲的影响,而将原始数据标准化。C= (C11)p×m= (C1,C2,…,Cm)。其中:Rc1=λtct,R为相关系数矩阵,λt、Ct是相应的特征值和单位特征向量,λt≥λ2≥…≥λp≥0。

步骤如下:①建立原始数据矩阵;②对原始数据矩阵进行标准化处理,建立标准化数据矩阵X;③计算相关系数,建立相关数据矩阵R;④用雅克比方法,计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这是主成分分析最主要的计算量;⑤ 计算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求出主成分贡献率和主成分数;⑥计算主成分载荷并建立载荷矩阵,主成分载荷是主成分与变量间的相关系数;⑦ 计算主成分得分并建立因子得分矩阵;⑧ 依据主成分得分,对评价对象进行分级划类。

计算相关系数矩阵

计算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1)解特征方程λI-R =0,通常用雅克比法(Jacobi)求出特征值λt(t=1,2,…,p),并使其按大小顺序排列,即λ1≥λ2≥…≥λp≥0;

(2)分别求出对应于特征值λt的特征向量et(t=1,2,…,p)。这里要求=1,即,其中etj表示向量et的第j个分量。

计算主成分贡献率及累计贡献率

一般取累计贡献率达85%~95%的特征值λ1,λ2,…,λm所对应的第一,第二,…,第m(m≤p)个主成分。

计算主成分载荷ltj=p(zt,xj)==1,2,…,p)

计算各主成分的得分

赋予权数尽量避免主观性,可操作性要强。根据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值,最终根据权重值计算各个地区综合发展水平,并以各区县的最终得分确定其排名情况,进而得出辽宁省内各个区域发展水平的差异情况,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1.2.2 主成分分析

通过偏相关性检验,得出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之间具有一定的偏相关性,如果直接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共线性问题,因此,应对评价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以提取造成区域差距扩大的主要指标[10-13]。将2010年省内100个县区13个指标参数值用SPSS软件做主成分分析,得出相关系数矩阵,对相关系数进行标准化计算,求得相关系数矩阵特征值、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由主成分的数学模型和综合模型计算出各主成分的得分及各县区的综合得分排名。

经过计算所选成分累计贡献率、特征值符合标准,所选主因子所包含的要素信息量可反映原始特征参数的大部分信息,而主成分载荷就是主成分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它反映了主成分与各指标间的相关程度。通过考察各主成分的载荷,可以较为集中反映各主成分的含义。出口总额、消费总额反映市场政策的差异;第三产业增加值、农民收入反映市场容量的差异;第一和第二产业增加值体现市场体制的差异。

1.2.3 综合测度最终结果

综合以上分析和得分排名,可把辽宁省内地区分为下面5类。

(1)省内发达地区:沈阳市和平区、沈河区、铁西区、大东区、于洪区、东陵区、沈北新区、大连市甘井子区、金州区、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庄河市、海城市、大石桥市,这些地区属高收入地区,经济增长率持续多年超过省平均水平,为经济繁荣区,设此类区为第一类区。

(2)省内较发达地区:营口市鲅鱼圈区、东港市、凌海市、本溪县、抚顺县等属全省中下收入地区,但近年经济增长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属繁荣地区,繁荣程度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设此类区为第二类区。

(3)省内一般发达地区:盖州市、辽阳县、新民市、昌图县、葫芦岛市连山区等属全省中下收入地区,但属于发展平稳地区,经济增长率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尤其是营口地区近几年繁荣程度不断增大,属省内发展繁荣地区,如果政策得利很快会进入发达地区,设此类区为第三类区。

(4)省内欠发达地区:宽甸满族自治县、铁岭县、绥中县,这些县区人均GDP较低,属于全省低收入地区,经济增长率也排在全省后面,属衰落地区,若再不采取措施将被越甩越远,设此类区为第四类区。

(5)省内不发达地区:建昌县、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康平县、彰武县、朝阳县、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等属于不发达区,经济发展速度也很缓慢,需要政府给予高度重视,促进其经济快速发展,设此类区为第五类区。

2 辽宁区域经济差异成因分析

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有着多种解释。本研究主要对基础、产业结构、生产要素投入城乡间经济等对区域经济差异变化影响最大的几个因素进行分析,即分析区域差异的成因。

2.1 基础差异

从自然基础、经济基础、区位条件和政策倾斜面4个方面来分析区域之间发展基础的不同对区域经济差异变化产生的影响。

2.1.1 自然基础差异

环境、要素、条件、资源构成和自然基础,是不可忽视的方面,影响产业形成发展、资源开发利用、生存环境优劣等,从而影响经济发展。辽宁省可分东部丘陵区、中部平原区和西部丘陵山区。辽南和辽东临海,湿润多雨,宜发展渔业、林业和旅游业,如大连、营口可借助港口,实现经济腾飞;辽宁中部地区资源丰富、交通发达,地区发展条件优越,沈阳、鞍山都位于中部平原区,而抚顺等受较发达城市辐射影响较大,以矿产资源为主的重工业较发达;辽西地区的朝阳等地干旱贫瘠,无港枢纽,阻碍外向型经济发展。

2.1.2 经济基础差异

区域经济发展受制于原有的经济基础,欠发达区只有快速发展才能摆脱原有经济基础的束缚。国家曾建设了鞍山等重工业城市,其他地区都属于低附加值的采矿业。现实的生产力都是对以往生产力的继承,原有经济基础越雄厚,发展越容易,反之越困难。

2010年在相同经济增长率下,尽管各地人均GDP指数相差不大,但由于发达区经济基础比落后区好,因而生产总值增量差距会越来越大。例如,兴隆台区可凭借石油资源优势,金州区则依靠较多的外商投资项目,沈阳重工业基础雄厚,而朝阳县、义县等地开发程度较低,工业基础薄弱。按照因果循环积累原理,随着生产总值的不断积累,沈阳、大连等经济基础较好的县市区会加大投资,采取多种积极方式促进经济较快发展;而其他地区只能依靠较少的生产总值收入来发展其经济,发展规模等都受到很大的限制,长此下去会不断加大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

2.1.3 区位条件差异

区位反映区域间联系,决定参与分工和接受生产要素辐射方便程度[14]。分析表明,各省市经济增长活力与区位条件相关系数高达0.75。沈阳是东北亚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资源丰富,工业发达,交通四通八达;而大连临海开放较早,基础较好,水陆交通便利,设有国际机场,可抵世界各大港口,为要素流通节省了成本,有较强吸纳力、辐射力和带动力。相比较而言,辽西地区交通不便、铁路、公路运输能力不强,区位条件较差,辐射和带动能力较弱,经济水平不高。

2.1.4 政策倾斜面

经济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重大,给各区域所带来的机遇和利益是不同的,造成发展速度的差异[15]。具体表现如下:

①1980年以后我国由均衡发展转向非均衡发展,重点发展沿海地区,辽宁省重点发展大连、营口沿海城市,为这些地区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相对而言,鞍山等重工业城市发展速度逐渐放缓。② 大连是省内开放时间和程度最大的地区,吸引外资和先进技术,开展对外贸易,经济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省内其他地区开放时间较晚,开放程度不大。③ 省内欠发达地区以基础性产品为主,发达地区以加工性产品为主,两者价格差异较大,这使得利润向发达地区转移,对各地经济发展带来了较大影响。

2.2 产业结构差异

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会形成一定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决定产业结构的演进,产业结构的状况影响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合理能促进区域发展[16]。库兹涅茨理论认为经济发展伴随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下降和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上升,用3次产业的产值结构来衡量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具有较强的解释力[17]。

沈阳、大连等少数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均较少,主要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值较多,尤其是第三产业活力旺盛,为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作用,特别是市区尤为明显。例如,沈阳市和平区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500亿元以上,而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500多万元和40多亿元;与其形成对比的是彰武县第三产业增值为3亿多元,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增值分别为10多亿元和2亿多元。很明显和平区第三产业比较发达,在生产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彰武县第一产业占据较重要地位,相对而言,第三产业比较落后。一般随着经济的发展,地区经济发展总是呈现由第一产业主导逐渐发展为第一、二产业下降,第三产业占据主要地位的趋势,而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占比重较大,也会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所以应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发展。

2.3 生产要素投入差别

2.3.1 劳动力要素差异

劳动力投入表现在数量和质量上,我国劳动力素质差异是主要因素。劳动力素质越高,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而发展水平越高,对教育的投资越多,人口文化素质就越高。

发达区域文化水平高于欠发达区域,区域的文化水平与各自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一致的。区域文化水平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大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与各区域人口的现代思想意识、市场经济观念、价值观念和工资制度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沈阳、大连等地教育支出所占的比例很高,相比而言省内其他地区教育方面的投入较少,公民整体文化程度相对较低,这些都影响劳动力素质,进而影响经济的发展速度。同时,发达地区还会对人才有一个 “吸血效应”,会吸引高素质人才到发达地区。各种高素质人才的匮乏,成为制约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2.3.2 资本要素差异

资本投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力,随着市场机制的完善,资本肩负起拉动经济的重任。投资不平衡是导致经济增长差异的重要原因[18]。资本主要指固定资产和利用外资两方面,固定资产投资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利用外资是对外开放程度的体现,有利于技术进步、增加就业、提高生活水平、产业结构升级、外贸增长和加快工业化进程。

沈阳、大连等地固定资产数额比较大,经济基础比较雄厚,这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而朝阳等地固定资产投资则很少,这都成为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2.4 城乡间经济差异

城乡 “二元”结构较为明显,如何解决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关系农村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要充分考虑各地城乡之间的差异,要以地级市带动县级市,沿海带动内陆,依托资源优势和基础,发展特色经济,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推进对外开放,实现城乡互动,缩小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3 发展对策与建议

威廉姆逊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倒U型理论,揭示了区域经济差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即区域经济差异会随着区域经济增长而出现由小到大再变小的过程。在国土面积较大的国家,这一不均衡的发展态势将持续一个较长的时间。若在达到曲线的顶点以后,区域经济差异继续扩大,则经济增长的速度将放缓。辽宁省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工业化中后期阶段,而且目前区域内的经济差异正不断扩大,因此,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应逐步由效率优先的发展方式向注重区域平衡的发展方式转变。

辽宁未来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应包含对于区域政策、产业结构以及空间结构的调整,制定以缩小区域差异为目标的区域发展政策,优化地区产业结构,构建圈层间的产业分工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点——轴扩散效应。

3.1 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县域经济是构成国民经济的基础,其变化影响国民经济变化。横向比较,辽宁与先进省份发展的差距在县域,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其他发达省份抓住机遇,大力推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县域经济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体。江苏、广东、山东等省的县域GDP占全省的比重都达到了60%以上,全国县域经济占到GDP总量的56%,但是辽宁仅占32%,县域经济发展缓慢是辽宁经济位次不断后移,与先进省份产生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且越是落后地区,县域经济越不发达,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短边”,县域经济凝结着二元经济结构的核心层面。所以在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同时,把县域经济纳入到发展的核心层面。发展县域经济要坚持 “一主三化”的路子,即坚持以发展民营经济为主,大力推进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使民营经济成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主要形式和主导力量,跳出二元思维定式,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民收入的增加。

(1)建立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县域经济发展格局。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采取收购、兼并、控股、租赁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制;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经营性基础设施和公益性事业领域,并在技改贴息、贷款担保、税收等政策方面,对民营企业一视同仁。只要民营企业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有利于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安全生产标准,都要给予立项支持。

(2)发展地区特色产业,重点支持和建立具有辽宁特色的平原型、山区型、沿海型、城郊型等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区,发挥区域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构筑特色经济。如东部山区的中药材、板栗,沿海地区的海产品,朝阳的大枣、小米,沟帮子熏鸡,西柳的服装,南台的箱包等,构建地方特色产业经济。

(3)要积极培植和扶持支柱企业,以产业聚集为支撑,继续开拓农村市场,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以各个县市个体的不均衡发展,谋求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均衡。

3.2 加快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

辽宁欠发达地区主要集中在辽西北地区和辽东地区,包括锦州、葫芦岛、朝阳、阜新,丹东等地的县区,促进其发展是重中之重。应把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相结合,重视欠发达地区的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欠发达地区区域发展基金,支持欠发达地区发展,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资金投入,在重点地区进行大型资源开发项目等,在信贷、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对欠发达地区实施各种优惠政策,建立完善的生态环境建设补偿机制,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加大教育投资,为其营造较为公平的发展环境。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是改善投资环境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保证。把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抓好,同时要发挥政府的积极性,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吸引生产性资金,地方政府要创造条件,实行各种优惠政策来吸引国内外资金的投入。

与此同时应加强区域间经济合作,促进发达区域与落后区域政府管理人才的交流,落后地区可派出部分中层领导到发达地区进行培养、学习,积累经验后再回当地服务。推进企业联合重组,鼓励发达区域企业到欠发达区域发展,把省内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协作的市县固定下来,长期合作。切实做好推动欠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根据地区自己的特点调整结构,加强与发达地区的经济联系,接受发达地区的辐射。

3.3 优化空间开发结构,重点建设 “一区两带”

经济活动的地域过程,总是由 “点”到“轴”进而到 “面”逐步展开的。增长极理论认为,在区域开发初期,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可以优先发展某些主导产业或中心城市,形成发展极,再通过其吸引力和扩散力不断带动其他部门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当社会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可采用点—轴开发模式,各级中心城市通过线状基础设施 (包括各类交通线、动力供应线、通信线等)联系起来,组成点—轴开发系统,予以重点开发;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发展轴线逐步向较不发达地区延伸,形成网络开发格局,从而带动整个区域朝着高水平的相对均衡的有序状态发展。

本研究认为辽宁要形成了以沈阳为中心,包括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铁岭的辽宁中部城市群,以大连为龙头,丹东和营口为两翼的辽东半岛沿海经济区。在新的形势下,依靠市场机制进一步整合和配置资源,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形成以中心城市带动中小城市,以城市带动农村,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富有特色的辽宁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总体可规划布局为 “一区两带”,即中部城市群经济区、沿海经济带、沈大经济带,根据省域总体布局,要采取 “做强中部,突破西部,提升两带”的战略措施,分层次、有重点地引导、协调和推进各区域结合自身不同特点,制订规划,统筹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以沈阳为中心的中部城市群,是我国工业化水平高、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地区之一,这里经济集中度高,基础设施功能齐全,区域开放度高,经济梯次明显,未来要把中部城市群做强做大,突破极心,把沈阳经济区建设成为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重要原材料工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农产品加工示范区,东北经济区的中心区。同时,一定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等加强沈阳对其他周边县市的涓滴效应。辽西的锦州、盘锦、葫芦岛、朝阳、阜新5个市目前是全省经济最弱的地方,对外开放水平不高,但是这里有一个比较优势“沿海+城市”,区内有锦州、葫芦岛两个港口,未来这里要发展临海、临港产业集群,进一步实施沿海与山区内地合作,向朝阳、阜新腹地延伸,建立以锦州、盘锦、葫芦岛3个地级市带动凌海、兴城两个县级市,及 “以三带二”的沿海城市群带动山区内陆腹地发展模式,依托资源优势和现有基础,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推进对外开放,承接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区和京津冀经济圈的产业转移,构建沿海城市群,打造辽宁经济新的增长极。沿海经济带涵盖整个辽宁沿海地区和海洋资源,地处欧亚大陆桥东端,背靠整个东北三省及内蒙东部腹地,未来要努力构建石油化工等临港工业,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海产品加工业、滨海旅游业和物流业等特色经济,形成环渤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带。沈大经济带目前是全省的核心轴线,是全省经济最具活力、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地区,未来要以哈大铁路和沈大高速公路为纽带,增强沈阳现代服务业和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功能,大连的物流功能、国际交流功能,实现中部城市群与大连对接,充分发挥沈大两极作用,合力构筑整个东北地区的航运中心、现代商贸物流中心、东北经济核心增长带。

3.4 加快结构调整步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辽宁区域发展梯度特征很大程度反映在工业化程度上,辽西、辽北发展滞后的症结在于工业化滞后,因此,缩小区域差异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国际国内产业发展和梯度转移的趋势,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新型工业化的核心是以先进的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不发达地区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了后发优势和机会,因为以最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手段,可以全面改造、带动传统产业升级,使不发达地区的工业化一步跨越几个阶段,快速缩短与发达地区的差距。① 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的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辽宁欠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已经不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技术备水平较为落后。因此,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的水平,是信息化推动工业化的首要任务。辽西北和辽东地区还处于工业化初期,第一产业仍然滞留大量农村劳动力,因此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不能片面强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漠视现存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应该把发展 “高新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新型工业化的产业发展方向。在尽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食品、服装、纺织、床上用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增加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技术含量,把信息技术与产品结合并实现产品创新,利用信息系统生产过程中的智能化、柔性化替代一味的规模生产,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② 通过信息技术的发展优化工业 “增量”结构。将这些先进的高新技术运用到工业化进程中,就能够使工业技术达到世界的先进水平。③ 利用信息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微观基础,以企业信息化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信息化,是新型工业化重要的技术路线,而电子商务是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终极目标。要充分利用便捷的电子网络来把握市场动向,使生产经营贴近市场、及时做出反应。通过基于Internet平台上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网上业务管理,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通过电子商务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供应链管理、客户资源管理、密切企业与供销商之间的联系,跟踪技术、客户、市场,及时了解市场的变化,增强广大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

3.5 提高中心城市带动能力,进一步提高城市化水平

实施中心城市带动、发展县域经济是推进“三化”进程的重要载体。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不仅可以形成产业聚集效应,推进工业化,更重要的是能够大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带动农村经济全面繁荣。同时,要带动一些经济基础好、产业优势明显的县 (市)和城镇加快发展,带动周边农村经济发展。

辽宁经济带应形成一个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完善、各具特色、大中小相结合的梯度结构城市群体,建立起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核心、中小城市为纽带、小城镇为基础、城乡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作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今后一个时期,仍然要着力把市进一步做强、做大、做优、做美,通过强化沈阳城市圈和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功能,有效地带动全省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目前应特别重视辽西北和辽东地区的城市化发展,该区域城市化发展滞后,集聚和扩散功能较弱,现有经济基础与其担负的城市功能不相适应。因此,该地区应致力于发展中心城市和条件较好的县级市,提高城市的集聚辐射功能,加快重点中心镇建设。

3.6 提高全民素质,加大落后地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吸引

人力资本禀赋差异是一个影响经济增长率的重要因素。它不仅是带来科技进步的研究与开发中的关键投入品,而且也决定了吸收新产品和新思想的能力与速度,从而对经济增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增长理论的生产函数中,人力资本成为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经验表明:如果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素质普遍提高,那么该国或地区的人力资源的质量也会相对较高,从而该国或地区的人均产出水平也较高;反之,人口素质低、劳动力素质低,人均产出水平和收入水平也较低。随着社会技术的进步,劳动力绝对成本优势大幅度降低,而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知识结构,现代意识等方面越来越重要。所以要改变辽宁的地域发展不平衡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原则,采取一系列重教兴科的措施进行人力资本的培植,使人才从体力型转化为知识型、文化型,为区域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产业振兴和城乡文明建设提供了保证。另一方面,由于辽中南经济发达,生活条件优越,对人才的吸引力强,各种人才汇集于此,辽西北和辽东地区经济落后,非但不能吸引别处的人才,本地的人才流失却愈加严重。人才到县域工作更是少之又少,由此形成落后地区严重的人才 “马太效应”。所以建议加强落后地区的人才吸引机制,由政府筹资加大对县域工作者的工资补贴等,以此调节人才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 “吸血效应”。

[1] 于淑艳.辽宁区域经济差异与产业结构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3,129(5):32-36.

[2] 姚震,张志会.辽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现途径[J].经济学研究,2007,80(1):24-29.

[3] 李吉芝,秦其明.辽宁省区域经济差异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初步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2):16-21.

[4] 李名升,孙虎,韩良,等.吉林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J].经济地理,2006,26(增刊):56-61.

[5] 王勇刚,闫秀荣,王超.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分析[J].科协论坛,2007(8):43-48.

[6] 赵维兵,查良松,崔郁.在GIS支持下的区域经济发展类型分析:以安徽省为例[J].地理信息世界,2006(6):24-31.

[7] 唐根年,徐维祥,卢丽华.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区域经济差异特征分区研究[J].经济师,2002(9):12-18.

[8] 曾庆泳,陈忠暖.基于GIS空间分析法的广东省经济发展区域差异[J].经济地理,2007,27(4):63- 74.

[9] 李昌峰,杨树滩.基于GIS的江苏省县(市)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7(4):22-29.

[10] 陈小素,乔旭宁.基于GIS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3):16-22.

[11] 张燕文.基于空间聚类的区域经济差异分析方法[J].经济地理,2006,26(4):65-71.

[12] 张建华,徐维祥,俞静,等.基于区域块状经济差异下的浙江省城市化差异研究[J].经济论坛,2007(11).

[13] 叶明.基于GIS的宁波区域经济数据空间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2003,16(3):22-29.

[14] 陈斐,杜道生.空间统计分析与GIS在区域经济分析中的应用[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2,27(4):34-42.

[15] 王亮亮,王国良,安树伟.省内区域经济差异研究:以山西省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07,14(7):33-39.

[16] 盛婉玉.河北省“一线两厢”区域经济差异分析[J].燕山大学学报,2007,8(1):42-47.

[17] 刘新芳,李玉江.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时空特征及协调发展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1):11-18.

[18] 周英,熊鹰,周成涛.湖南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协调发展对策[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7(2):44-51.

猜你喜欢
区域差异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相似与差异
分割区域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找句子差异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