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餐厨垃圾的无害化处理

2013-05-10 02:30段玉娜
科学时代·上半月 2013年3期
关键词:湿式餐厨含水率

段玉娜

【摘 要】餐厨垃圾的主要来源为餐饮业垃圾和居民厨余垃圾,每日数量巨大的餐厨垃圾流入社会,为“潲水油”、“潲水猪”提供了原料,严重威胁着XX市食品卫生安全;部分餐厨垃圾未经任何处理直接进入污水管道,在管道内冷凝堵塞,并发酵产生大量甲烷气体,影响了污水管网的正常功能甚至引发下水道爆炸事故;随意堆放的餐厨垃圾更会招引蝇虫,产生异味。

【关键词】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

1.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1.1项目建设背景

2012年4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12]23号),明确了“到2015年,直辖市、省会城市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全国城镇新增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能力58万吨/日”的主要目标,并进一步提出了“在已启动餐厨垃圾处理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推动餐厨垃圾单独收集和运输,以适度规模、相对集中为原则,建设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的建设任务。

1.2项目建设必要性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国内餐厨垃圾主要作为城市近郊养猪的饲料。由于其来源复杂,极有可能引起疾病的传播,现已被政府明令禁止。城市垃圾处理处置方法通常有焚烧和填埋,如果将城市生活垃圾进行焚烧,由于餐厨垃圾的水份含量常常高达90%左右,发热量为2100~3100kJ/kg,和其它垃圾一起焚烧,不但不能满足垃圾焚烧发电的发热量要求(即5000kJ/kg以上),反而会导致燃烧炉燃烧不充分而产生二啞英;如果将生活垃圾进行填埋,同样因为混入的餐厨垃圾水分含量高而不宜处理。因此餐厨垃圾有必要进行单独无害化处理。

2.处理工艺确定

2.1XX市餐厨垃圾物理、化学性质分别见表。

以上数据分析表明,XX市餐厨垃圾具有以下特性:

a)含水率高,混合测试样含水率高达87.07%。

b)易腐性,富含有机物,混合测试样有机干物质高达92.8%。

c)油脂及盐分含量高。

2.2餐厨垃圾处理工艺选择

目前,餐厨垃圾处理工艺主要有填埋、焚烧、厌氧消化、好氧堆肥等,各处理方式的优缺点对比分析见表3。

根据表中各种餐厨垃圾处理方式优缺点的比较,结合XX市餐厨垃圾的特性,对XX市餐厨垃圾处理方式的选择做出如下分析:

(1)高含水率的餐厨垃圾,往往成为填埋场垃圾渗滤液的主要来源;餐厨垃圾黏度大,分散性差,也不利于在填埋场摊铺和压实;此外餐厨垃圾有机物含量较高,填埋方式未对其进行有效的资源化利用,因此餐厨垃圾不适宜采取填埋工艺。

(2)高含水率的餐厨垃圾不宜采用焚烧工艺,因为含水率高会增加焚烧燃料的消耗;餐厨垃圾中含有的大量脂类物质在重金属催化条件下生成二噁英,若处理不当易对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3)堆肥适合于处理易腐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垃圾,高含水率的餐厨垃圾在堆肥的过程中易将整个堆垛全部空间填死,空气无法进入内部,致使微生物处于厌氧状态,使降解速度减慢并产生硫化氢等臭气。

(4)结合我国国情及XX市具体情况,相对其它餐厨垃圾处理方式,厌氧消化方式具有突出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厌氧消化后产生的沼气是清洁燃料。

② 固体物质被消化以后,可以得到高质量的有机肥料或土壤改良剂。

③ 在有机物质转变成甲烷的过程中实现了垃圾的减量化。

④ 厌氧消化产生的沼气可以利用进行发电,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⑤可实现分离油脂资源化,厌氧微生物耐盐毒性较强,且节省能耗。

以上分析表明:应用厌氧消化技术处理餐厨垃圾在生态环境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从能量需求、排放产物和运行过程对周围环境卫生影响的角度看,厌氧消化技术能够实现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对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于上述技术分析,推荐XX市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处置工程采用厌氧消化处理技术。

2.3厌氧消化工艺的选择

按照厌氧发酵反应罐的操作条件,餐厨垃圾厌氧消化处理技术可分为以下几类:

(1)按照固体含量可分为:湿式、干式。

(2)按照温度可分为:中温、高温。

湿式厌氧消化和干式厌氧消化的对比分析见表4。

根据以上湿式和干式厌氧消化的对比分析,结合XX市餐厨垃圾含水率较高的特点,本项目适宜采用湿式消化工艺。

中温厌氧消化和高温厌氧消化的对比分析见表5。

3.结论

本项目设计推荐采用湿法、中温厌氧消化工艺。

猜你喜欢
湿式餐厨含水率
海南三亚:餐厨垃圾管理规定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违规处理餐厨垃圾最高可罚100万元
不同雨型下泥石流松散物源体降雨入渗及衰减规律
玉米芽种压缩特性研究
湿式电除尘技术的应用前景
超低排放改造技术路线解析
回归分析在切丝后含水率控制上的应用
合肥:首试餐厨垃圾统一收运
湿式电除尘器对PM2.5的治理效果及应用前景
Gompertz模型预测含水率在葡南油田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