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川,回忆如焰火如劫灰

2013-05-04 02:09社社
读者·原创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冰灯银川酸奶

文 _ 社社

在银川,回忆如焰火如劫灰

文 _ 社社

银川中山公园

我有过几次人生的迁徙,那好像总是被迫的举措,怀念时往往充满落魄。这个盛夏的夜晚,我要赶紧记下对银川的怀念。我怕再不写出来就忘了,别人也不记得。头伏第十天,好热。这一天我父亲亡故。这一刻生活好似劫灰。

少年时期阳光无尽,人到中年四下阴霾沙尘。父亲头七的时候,银川下了雨,我和母亲在墓地徘徊了两个多小时。这座城市的雨水中有一股西北独有的土腥味。雨下了一天一夜,太久了,记忆快被洗刷得一干二净。

我不是银川人,上大学之前长在平罗,属于宁北地区的石嘴山市;大学毕业之后则常居湖南,回银川的次数很少。父亲是银川人,生于、卒于、葬于银川。父亲年轻时家住平罗,但每周必回银川,吃老马家牛肉拉面,买老城一个胡同里的驴肉火烧,还有迎宾楼的冰砖雪糕和酸梅汤。银川是他的执念,但他直到退休也没能调回银川。

这么算来,我对银川的回忆大多与父亲有关,而想起父亲,那些关于银川的回忆如焰火如劫灰。一切都过去了,但我记得。

色与声

银川的绿化很好,在西北,似乎是最好的。以塞北苦寒的气候,有人的地方能够举目皆绿,难。

北京路是我见过最宽的一条马路,宽极了。暮色四合的时候,我试过分别在公交车、的士和自己的车上看这段路的风景,都是灰的,野兽般静默。车声在这条路上蔓延,传到更远处,更远处也是灰的。但这灰是“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的意思,不是黑与白的中间色,它是独属于塞外的。

色于银川,还有什么?银川美女多,也时髦,步行街总不缺“塞上雪莲”。众多的型女、靓女写就全新的、流动的艳,美而端庄,妩而不媚。

春节之后看冰灯,要去中山公园,冰灯不是五颜六色的,只有红黄绿。尤其是绿,冬天有了它,冰灯也显得灵动起来,更有了春的意味。那年,我父亲带我看冰灯,他穿一件棕黄的夹克,那是上一辈西北男人常穿的颜色,宽厚持重,有担当,那一辈的银川儿郎莫不如此。

在银川你能听到什么?

人声与车声,建筑工地施工和装修之声,清真寺的诵经声,学校的读书声……还有什么?

还有秦腔,还有花儿,还有苏阳和布衣乐队。

“你不嫌我丑,见面招招手,山高呀路远就一样地走。”这是苏阳的《招招手》。

1998年,宁夏卫视播出了一档节目,一个从上海回来的男人玩乐队,用很粗的彩色铅笔画jazz风格的画。他是如此的才华横溢,以至于我被震得说不出话来。十几年过去了,我还记得。小城青年有一种天生的不甘,小城的文艺青年尤其是。

一些人离银川很远,矢志遗忘,另一些人则固守在此,视他地为毒蛇猛兽,而这些既向往陌生天地又留恋“塞上江南”的人们则被夹在中间,尴尬无比、冷清无比、寂寞无比。他们唱的是不甘,还有那些说出来就会显得矫情的东西。

香与味

槐花、白杨、沙枣花,还有沙尘的气味。这是银川夏天的味道,而在汽车尾气不那么明显的地方,四季都能闻到羊肉的味道。羊肉、凉皮、麻辣烫和别的食物的味道混合,香于是和味缠绵,再也分不成独立的两件事。

在银川,羊肉和面食是一定躲不开的。要吃区医院附近一家小巷的烩肉,这烩肉嫩如豆腐,入口鲜美滑软,堪称极品。还有生汆面,这是用现汆的丸子做浇头的面,丸子与面各有其滋味。还有砂锅羊排小揪面、老木瓜搓面、炒糊饽。炒糊饽是近年来兴起的新派宁夏菜,类似炒饼,滋味更甚。还有清蒸的羊脖子、切片蘸陈醋蒜泥的羊肉糕、羊肉臊子面、羊肉泡馍、国强手抓,统统都是羊肉。在银川,别的食物都是歧路,唯有吃羊肉才是正道。

吃完羊肉和面,要喝八宝茶。我家的八宝茶是简化的,只有茉莉花茶、冰糖和红枣,而全套八宝茶内涵丰富,有葡萄干、枸杞、苹果干、核桃仁和别的坚果。这是丝绸之路的喝法,独属西域客。甘肃也有类似的特产,叫“三泡台”。除了以茶解腻,还有酸奶不敢忘怀。最好的酸奶还是镇北堡的大瓷瓶。那些打着“XX老酸奶”招牌的酸奶,没有明胶是不成的,但镇北堡酸奶没有,它更天然。宁夏是“塞上江南”,水好草好,于是羊肉与牛奶皆为上品。

花儿表演

银川宽阔的马路

八宝茶

手抓羊肉

触与法

天气适合的时候,我们应该去沙湖,骑沙漠摩托、滑沙,或者骑骆驼走上几圈。不过骆驼看起来温顺,乘坐起来却颇为困难,传说中,发狂的野骆驼比豺狼虎豹更为凶狠,也不知是真是假。如果你是电影迷,那么西部影视城镇北堡一定要去,那里出酸奶,也拍过《新龙门客栈》和《大话西游》,至尊宝与紫霞仙子还有白晶晶的感情纠葛,就在那一派黄沙中诞生和消亡。银川附近的景点还有黄河楼、沙坡头、一百零八塔、鸟岛,丹霞地貌与戈壁沙漠,绿洲和盐碱地尽入眼中。

现在的银川有金凤区、兴庆区、西夏区,而我只记得老城、新城。橡胶厂旁边的老民航局家属院,那是我童年待过的地方。夏秋两季的清晨傍晚,我们会去废弃的跑道上滑旱冰。我记得过年的时候要去老城买新衣服、新鞋。坐1路公交车到南门终点站下车,那儿有个书城,每年过年我都买很多书。我姥爷因此笑话我:“你是吃书吗?”好奇妙,后来我出了几本书,老爷子开始念叨:“他从小就爱买书,一次买一捆。”我记得正月十五的冰灯节,六一去过的中山公园。至于更多的,我已经忘了。

前些天,有“超级月亮”的夜晚,城里的月光既不属于过客,也不属于沉眠的人们。入夜,远处的天空打雷,云层里露出层层金色。我放牧我的绝望,与乡愁短兵相接。这时候,我已经没什么看月亮的心思了,所有的事情都遵循一个严格的时间表。在不同风俗之间游刃有余的人,难免有忘本之嫌。“心怀自我,何必远大”—这是今年“快乐男声”评委李宇春一个宣传片的口号,似乎瞬间击中了很多人。西北的气候和周遭的种种让青年们常常心存愤怒,换一个角度想想,这大概也是梦想萌芽的样子。

我生长在银川附近的小县城平罗,无趣是生活的间奏,有趣是命运的副歌。银川对于彼时的我来说,在想象中渲染,拥有了全新的样子。宁夏是故乡,那么,银川呢?我曾在这里生活了10年,面对未来则徒留茫然。在这个年岁,不大不小,不高不低,不富不穷,只是难以做到不卑不亢。

我有几个发小,一早结了婚,在父母的帮衬下买了房和车,都在铁路部门上班。有些人有了孩子,令我母亲羡慕不已。这也是很好的人生。

有时候,怀念故园与怀念旧爱是一样的,都是一闭眼就会看到首尾模糊的流星划过。于是,银川成了乡愿的避难所;于是,银川作为一种相认的符号,在我与已知或未知的同乡之间被大量地生产出来。这种熟稔的怀念说得多了,让一段似曾相识的回忆在口耳之间流传,看上去似乎成了真实而神圣的经历。可是,再也回不去了。无论在银川还是长沙,“异乡客”的标签都写在我身上,像文身一般。

真的银川只存在于你我的想念里。心怀故乡,何处不归途。但这不是真的。

猜你喜欢
冰灯银川酸奶
冰灯
老银川的样子
梦游的冰灯
冰灯,北方春节的文化符号
看冰雕
我给酸奶贴标签
多吃酸奶可缓解抑郁焦虑
自制手工酸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