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志刚
当每年的第一片雪花飘落,北方人就知道,冬天来了。当第一座冰灯亮起,北方人就知道,春节到了。
若是没有观赏过哈尔滨的冰灯,那么就不算在这座城市度过春节。
1963年的哈尔滨,人们利用盆、桶等简单模具自然冷冻了千余盏冰灯和数十个冰花,在兆麟公园展出,形成了万人空巷看冰灯的盛大场面,这便是冰灯节的起源。第二届冰灯游园会首次全部采用电灯光源,首次全部采用松花江天然冰来制作冰灯,首次等比例建造了3层楼高的全冰建筑物。
到了20世纪80年代,许多人还在通过小小的黑白电视机观看春晚。冰灯,成为北方春节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符号。在银白色的冰雪世界里,五彩斑斓的冰灯仿佛具有魔力。夜幕降临,人们穿上厚厚的棉衣,戴上帽子、手套、口罩,涌向冰灯展区。展出的冰灯可谓姿态万千,无奇不有。除了传统的牌楼、凉亭、长廊、宝塔、拱桥,还有马驹、老寿星、小孩骑象,等等。
虽然每过一个小时左右,游客就得进入室内暖一暖,但他们乐此不疲。孩子们尖叫着从巨大的、全部由冰砖制成的滑梯上飞驰而下……
除了哈爾滨,另一座举办特色冰灯节的城市是吉林市。这座松花江畔的城市,得益于上游的丰满水电站对江水的加温作用,即使气温达到零下25—30摄氏度的极寒,江面也不会完全封冻。水气浮上两岸,凝结在树木上,形成了宛如天然雪雕的奇观——雾凇。于是,吉林市的冰灯展区沿江而设,除了各式各样的冰灯,还用彩色光束打在枝头挂满雾凇的树木上,形成彩色雪雕般的奇景。
冰灯起源于我国北方。在古代,那些常年生活在极寒地带的渔民和农夫,需要在夜晚喂马或捕鱼。他们想出各种妙招来弥补照明用具的不足,例如将油灯或蜡烛放入一个用盛满水的水桶冻成的冰罩里,这样可以防止被风吹灭。后来,贫苦的老百姓由于买不起灯笼,于是便把做好的冰灯放在门口来应景,以代替春节或上元之夜的灯笼,所以冰灯又被老一辈人称为“穷棒子灯”。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的进步,老百姓已不再需要冰灯作为照明工具,于是,冰灯便成为有着观赏价值的艺术品流传下来。
冰灯的制作十分讲究技巧,所用的原料多为自然冰,而非人造冰。当气温低于0摄氏度后,河流中的水逐渐从细小的冰晶结为厚重的冰块,这种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冰与人工合成的冰相比,质地更加均匀、紧密,也更加晶莹剔透,是制造冰灯的首选材料。
在东北,每年冬天当气温达到零下20摄氏度左右时,冰灯制作团队就会到松花江畔采冰。他们将采到的冰块加工成冰砖,并对其进行雕刻、抛光,然后以水为黏合剂将其堆砌成巍峨的建筑和精巧的冰景。之后,便是精雕细琢,将已建成的冰景进行细致的打磨。这是一项集园林、雕塑、绘画等艺术为一体的工艺,整个过程都在户外进行,工匠们大部分时间要戴着手套,难度可想而知。最后,选择发热量少的荧光灯,将其安放在冰景内部,灯的颜色、大小、摆放位置、角度等,都需要电工配合,进行精密的设计和计算,并在安装时现场进行指导。为防止冰灯融化,延长它们的展出时间,工匠们经常会以矾入冰,这样冰灯可以在室外保存两三个月之久,直到春暖花开。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们春节游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北方城市在春节前后举办冰灯节。冰灯作品也与时俱进,跟随时代潮流的抽象艺术冰灯和深受儿童喜爱的卡通形象冰灯也涌现出来,成为北方春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