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套作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

2013-05-03 02:00:02雷大存钟顺清李燕容陈永亮吕恒建
四川农业科技 2013年3期
关键词:苗肥高粱蚜虫

□雷大存 钟顺清 李燕容 陈永亮 吕恒建 郑 斌

一、高粱生产现状

高粱是富顺县宝庆乡主要粮经作物,是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2012年我乡高粱已经发展到3500亩,而旱地面积只有8100亩,高粱种植面积占旱地面积的40%以上。头季高粱一般亩产350kg左右,再生高粱一般亩产在250kg左右。目前来看形势喜人,前景乐观,高粱销售价5.6元/kg,每亩高粱产值达3000元以上。就我乡耕地状况来讲,人多地少,种植高粱既解决了农民增收问题,又满足了众多酿酒企业原料的供应。

二、马铃薯生产现状

马铃薯是我乡的主要粮食作物,同时也是人们喜欢的蔬菜之一,种植马铃薯也是当前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一条重要途径。目前,我乡种植马铃薯面积达2500亩,由于栽培管理比较粗放,一般亩产仅1500kg左右,马铃薯销售价2.5元/kg,每亩产值达3500元以上。

三、头季高粱栽培技术

1.适期早播,培育壮苗

(1)选用良种因地制宜的选用优质、高产、抗病、再生力强的杂交品种或常规品种。目前,杂交品种推荐选用“泸糯8号”“、红糯1号”等,常规品种选用“青壳子洋高粱”等。

(2)适期早播蓄留再生高粱的地区要适时早播,最迟播期要确保再生高粱安全抽穗扬花结实。“泸糯8号”“、红糯1号”等杂交高粱品种宜在2月底至3月5日前播种;不蓄留再生高粱的地方可推迟在3月中下旬播种;根据田土栽期早迟,分期播种;采用地膜保温育苗,稀播匀播,培育壮苗。

(3)种子处理 播前去除破损和不饱满的种子,晒种2~3天。播种时用温热清水浸泡2天,再用25%咪鲜胺乳油2500~3000倍液或40%强氯精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浸种消毒12~24小时,清水洗净晾干播种。

(4)用种量 每亩本田备种0.3~0.4kg,每亩育苗地播种量4~5kg。

(5)播种育苗 针对旱情、种源和水源紧张的实际,提倡采用肥团育苗方式进行播种育苗,以提高高粱成苗率和移栽成活率。①苗床选择:宜选择地势向阳,排灌良好,水源方便的沙壤土或壤土作苗床。②整地施肥:及时翻耕,耙细整平,起垄开厢,厢面1.5m,厢沟宽0.5m,沟深0.17~0.2m。亩施土杂肥800~1000kg、过磷酸钙 40~50kg。③播种覆土:每3.33m2厢面播种子50g,播后泼腐熟清粪水,做到底水充足,然后再盖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④搭拱覆膜:在育苗过程中容易烂种烂芽,出苗率低,且不整齐,可采用双膜覆盖,达到保温保湿、出苗整齐的效果。

(6)苗床管理 出苗期要保温保湿,确保出苗快而整齐,膜内温度不能超过35℃。出苗后及时揭地膜,齐苗后进行匀苗、炼苗,3~4叶定苗。匀苗后追第一次肥,亩用人畜清粪水300kg、尿素2~3kg。定苗后追第二次肥,亩用人畜清粪水800kg、尿素4~5kg。注意防治病虫,可用托布津、甲霜灵锰锌等防治烂苗、死苗。如有蚜虫,可用吡虫啉、康富多、蚜虱净等手动常规喷雾。

2.适时早栽,合理密植

(1)适时早栽 移栽时间不宜过早或过迟,过早导致根系少,气温低,不易成活;移栽过迟伤根多,气温高,也不易成活。因此,杂交高粱蓄留再生高粱地区,应在5叶左右抢雨带土移栽,苗龄约30天左右,必须在4月10日前移栽结束。不蓄留再生高粱地区可推迟到4月底5月初移栽。

(2)合理密植 杂交高粱行距0.6~0.67m,窝距 0.27~0.33m,每窝 2株分栽,亩栽6000~8000株;常规高粱净作窝行距为0.6m×0.6m,每窝2株分栽,亩栽8000株左右。移栽后及时浇定根清粪水,确保成活,并注意及时查缺补苗。

3.科学施肥,强化田管

(1)科学施肥 提倡有机、无机相结合,早施重施追肥,头季全生育期每亩施纯氮 10~15kg,N∶P∶K以 2∶1∶1为宜。①苗肥:栽后5~7天,每亩施人畜粪肥1000kg、尿素5kg、过磷酸钙30~40kg。②拔节肥:拔节前,每亩施农家肥1000~1500kg、三元复合肥25~30kg(或尿素、硫酸钾各 10kg)。③穗肥:幼穗分化期根据田间长势酌情施用,一般每亩施清粪水1000kg、尿素3~5kg。

(2)中耕培土 结合苗肥进行第一次除草、浅中耕、覆土。在施用拔苗肥后,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培土。

(3)防治病虫 头季高粱重点防治蚜虫、条螟、穗部害虫、纹枯病、炭疽病、病毒病等病虫害。利用频振式诱虫灯或黄板诱杀害虫等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措施。化学防治要特别注意禁止选用对高粱敏感的有机磷、有机氮、无机铜制剂农药。①高粱蚜虫:在蚜虫达到防治指标时,亩用10%吡虫啉20g,或3%啶虫脒粉剂50g,对水40~50kg常规喷雾。视虫情7~10天喷雾1次,连续防治2~3次。②条螟和穗部害虫:主要发生于抽穗至灌浆期。使用5%甲维盐乳油或水分散粒剂5~10mL/亩,或10%阿维·氟虫双酰胺悬浮剂30mL/亩,或20%氯虫本甲酰胺悬浮剂10mL/亩,对水40~50kg常规手动喷雾至穗部。分始穗期、灌浆期两次对水防治。③纹枯病:一是采用物理防治的办法,在上年收获后及时翻耕土地,处理带病秸秆,可有效减少菌源;在劳动力充足时,可人工拔除发病叶片和叶鞘。二是在发病初期选用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15~20mL/亩,或20%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20~40g/亩,对水40~50kg喷雾。喷雾部位是植株中、下部。④炭疽病:上年收获后及时翻耕土地,处理带病秸秆,减少菌源;发病初期选用80%代森锰锌、25%咪鲜胺乳油、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等农药进行防治。⑤病毒病:在搞好蚜虫防治的基础上,于高粱移栽后病毒病发病初期,使用几丁聚糖、氨基寡糖素等抗病毒诱导剂和20%病毒A可湿性粉剂连续喷雾防治多次。

四、再生高粱蓄留技术

1.及时收获头季高粱 蜡熟末期收割,即头季高粱穗子上中部籽粒变红变硬后立即抢晴收割,确保再生高粱能适期完成生育进程。

2.控制留桩高度 蓄留再生高粱一定要按照技术要求严格进行,留桩太高,穗小不整齐;留桩太矮,再生苗细弱。要求头季收获砍秆时,茎桩高控制在离地面3~4cm,即高出地面第一节2~3cm处下刀。砍秆时要求用利刀平砍或枝剪平剪,要求刀锋锋利,砍秆速度要快,尽量避免破桩、伤芽,以免造成桩头失水或腐烂,影响腋芽萌发。

3.就地砍秆覆盖 无病虫高粱秆可就地覆盖行间保湿、防草(忌盖桩头),也可搬出地外集中处理。砍秆后要及时清沟,保持田间排水通畅,防止积水烂蔸。

4.科学施好“三肥”

(1)促芽肥 在头季高粱收获前10~15天,每亩用尿素5~10kg加足量清粪水窝施。施后覆土,促休眠芽醒芽。

(2)发苗肥 头季高粱收获后3天以内,每亩用人畜粪水1000kg、尿素5kg、过磷酸钙20~30kg灌窝覆土,促进腋芽萌发成再生苗,若遇干旱,应及时浇施发苗水。

(3)壮秆肥 再生苗6~7叶时,每亩施农家肥1000~1500kg、三元复合肥20~25kg(或尿素、硫酸钾各8~10kg),促进茎秆健壮生长,争取大穗。

5.适时抹芽留苗 当再生芽生长到2~3叶时,进行疏苗定苗。方法是去弱留壮,去上留下,去挤留稀,但不能留缩颈节苗,每窝保留不同方位的对生芽2~3苗。

6.搞好中耕培土 结合发苗肥的施用,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施用壮秆肥后,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并培土上厢,促进再生苗自身根系建成,确保幼苗生长健壮、整齐一致,夺取高产。

7.有效控制病虫 再生高粱病虫害防治同头季高粱,但应特别加强对条螟、蚜虫、炭疽病的防治和注意防鸟。

8.成熟收获再生高粱 蜡熟末期后抢晴天收获,及时打晒,避免因秋季绵雨造成损失。

五、马铃薯栽培技术

1.选用良种,适时播种 马铃薯应选熟期早,丰产性、抗病性好的品种。主推品种有“昭绿 23”、“威芋 3号”、“费乌瑞它”等脱毒种薯。适宜播期以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5℃以下时即可播种,一般在头季高粱收后9月中下旬播种,或再生高粱生育后期行间播种,或再生高粱收获后及时播种。

2.切块消毒,催芽播种 小整薯(约25g)作种薯最好,大中薯切块作种,每个切块至少有一个健壮的芽眼,切口距芽眼1cm以上,避免切成薄片,然后用“高锰酸钾”或“银法利”溶液浸种消毒。浸种湿透后立即捞起晾干,再用“九二○”作催芽处理,当薯芽催到1cm时即可播种。

3.合理密植,施足底肥 行距0.6~0.67m,退窝0.13~0.17m,亩植6000窝以上。采用挖沟或打窝播种,播后覆泥盖种。播种时应施足底肥,一般亩施人畜粪 1500kg、灰渣肥 200~300kg、钾肥20kg、磷肥 40kg、尿素 20kg(或复合肥30~50kg),严禁化肥与种薯接触。

4.巧施追肥,防治病害 出苗20cm左右后要及时覆泥壅蔸,在薯块形成期亩用腐熟人畜粪1000kg对水做追肥。注意防治好青枯病、晚疫病,特别是对晚疫病要用“银法利”药液喷雾防治,并加强田间观察,发现病株,立即拔除,以防传播蔓延。

(通联:四川省富顺县宝庆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643213)

猜你喜欢
苗肥高粱蚜虫
我终于认识高粱了
氮肥运筹方式及催芽氮肥用量对再生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高粱名称考释
古今农业(2022年2期)2022-08-15 01:39:52
蚜虫婆婆
高粱红了
青年文学家(2022年1期)2022-03-11 12:27:39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河湾春夕
爱吃蚜虫的“花大姐”
清流县机收再生稻芽苗肥施用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