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本刊记者 吕荣洁 吴 清 王秀娟
建设美丽中国,是所有国民的心声。如何让生态文明建设与企业的发展相融合成为石油石化行业代表委员最多的思考。
北京的坏天气,并没有因为两会的召开而改善。事实上,在会程过半时,空气质量只有一天达标。
实现生态文明的理念从未像现在这样深入人心。国人心中的美丽中国梦,有了最迫切的期望。美丽中国,不只是一种提法,也是所有国民的心声。
两会上,环保话题成为热点、焦点。建设美丽中国,石油石化行业的代表委员对此更为关切。全社会环保意识日益增强,企业的环保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如何让生态文明建设与企业的发展相融合成为代表委员最多的思考。
3月9日中午,北京在经历了连续几天的雾霾之后,刮起的大风又给雾蒙蒙的天空染上一层土黄。与中国石化福建石油分公司总经理郝国强的对话也自然而然地从这个话题开始。
郝国强介绍说,在北京开会的这几天鼻咽一直不很舒服,甚至有流鼻血的状况,他笑言,对老百姓对雾霾和沙尘的强烈关注有了一层更切身的体会。他认为现在国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十分有必要。但这个工作需要政府政策的统筹规划和相应投入、社会的关注,企业的调整转型,更需要社会上每一个人的共同参与。“方向是对的,愿望是好的,但更需要每一个人亲身投入,并且是一点点地改进”,多年企业实际管理运营的经历,让他看待事物都有了一个更客观、理性的态度。
对于目前社会上对石油化工的恐惧,郝国强认为老百姓对自身生存环境的关注可以理解,但他表示现在西方很多发达国家的化工厂其实离居民区甚至不到一公里,香港很多加油站就建在居民楼的一层,而中石化等国有石油企业近年来的技术和设备、管理进步很快,并不比包括埃克森美孚、壳牌等跨国油企差。“石化行业的各种产品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不可或缺,老百姓可以对我们更加信任,也希望政府和媒体对石油化工行业更多更加全面、公正的报道和宣传,而我们石油行业的企业则会更加兢兢业业,做好环保和安全工作。
同样来自中国石化的孙健代表认为,参加两会实际上是了解国家政策这个大环境,参加中石化的工作会议是知道他们所处的中环境,而企业自己谋划发展就是企业的小环境,中央、上级都已经有了要求,接下来就是企业怎么做的问题。无论在哪个层面,每个人都应参与到美丽中国的建设中来。
●美丽中国是所有人的期待。摄影/李 翔
听了总理的报告以后,孙健感觉到中国的发展强大非常有希望,而作为企业干好工作更有希望。我们干好工作的信心更足了。中国石化要建设世界一流的能源化工公司,在这么好的政府保障下,一定能够实现。”
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以下称兰州石化)总经理李家民对于接下来的两会代表生活,充满期待但感受到更多的是责任,在他看来,人大代表不应只限于完成规定的操作就可以,既然获得了这样的荣誉,就该兢兢业业地去完成。“心系百姓、不负重托,增强意识、尽职履责”,这就是他给自己的两会代表生涯制定的座右铭。
作为一家有着悠久历史、优秀精神文化传承的中石油炼化企业掌门人,李家民在一个多小时的采访中多次提到了中石油作为共和国工业的社会责任,谈到中石油这些年来资源、市场、国际化战略及取得的巨大成就,谈到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代表的石油精神。
“越是在奉献等精神缺乏的今天,去宣扬和传承这些精神才越具有意义。”李家民说。兰州石化一直重视企业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重视传承老一辈石油人所特有的那种吃苦、奉献精神。
“兰州石化的橡胶产品被应用到了东风导弹上、神舟飞船上……,很多时候我们提供这些产品都是不赚钱甚至是赔钱的,但我们依然愿意,依然自豪。企业要有家国观念,企业应该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不是吗?”李家民自问自答。
“一个企业要想获得多少尊敬,要看他尽了多少责任。越是受尊重的企业,越是要负责任。”孙焕泉说,“我们是央企,有三大责任,发展低碳经济,把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当作重点工作来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为一个老企业,胜利油田的装置设备不断老化,加上日益上升的人工、原料成本,政府和相关部门对石油石化行业的环保、节能减排要求越来越高,对胜利油田这样的资源采掘业来说,低碳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
“我们的弦一直绷得很紧,我们的开采难度不但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高,特别是油田开发后期,油田综合含水越来越高。就拿采油污水处理一项来说,在综合含水达到91%的情况下,每采100吨液量,就会采出90多吨污水。油田要稳产,就要多提液,液量越大、污水越多。如何实现采油污水零排放是个大难题。”孙焕泉说,“尽管胜利油田推进绿色低碳生产的任务比较重,但是我们仍把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作为国有企业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特别是近年来,我们把低碳发展、循环发展作为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的重要举措,把绿色低碳融入企业发展战略,贯穿到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
2012年,胜利油田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比考核指标下降0.08吨标煤,采油污水减排690万吨,COD排放量下降43.66%,SO2排放量下降9.7%,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率100%。油田COD、SO2等污染物排放量均控制在省市下达的指标以内。2012年胜利油田成为石油石化行业中唯一当选“全国资源综合利用十佳企业”的单位。
今年年初雾霾天气笼罩在我国中东部地区挥散不去,许多人把矛头指向了石油化工企业,石化企业的压力显得更加繁重,油品质量的质疑声也越来越大。
“作为央企,金陵石化时刻铭记肩负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赵日峰说,“我们严格按照江苏省政府关于实施清水蓝天工程、加快推进油品质量升级的部署,提前开展油品质量升级的各项准备工作,对原有装置实施了一系列技术改造,并投资近60亿元于2012年建成了180万吨/年渣油加氢、350万吨/年催化裂化、180万吨/年汽油吸附脱硫等装置,按时完成了江苏省国Ⅲ汽柴油、国Ⅳ汽油质量升级任务,每年可减少汽车尾气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硫5600多吨,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金陵石化作为我国首先成功开发国Ⅳ标准汽油的石化企业,在油品升级、绿色发展方面的工作一直有着自己独到的管理方式和先进做法。在全力保证成品油市场供应的同时,金陵石化始终秉持“绿色低碳、清洁发展”理念,把环保和节能减排作为企业的“生命线”,把各级政府的严格要求和社会公众的苛求作为改进工作的不懈动力,不遗余力地打造让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信得过、靠得住的本质环保企业,在原油加工量不断上升的情况下,排放和能耗大幅下降,清洁生产综合指标达到国内炼油企业先进水平。
“一个国家的转型发展重点在企业,企业的转型则要技术、管理创新。企业的降本增效要靠技术创新,企业的减排降耗还是靠技术创新”,虽然谈到了国家的发展,企业的分流改制和管理创新,作为一个优秀科学工作者起家的企业领导,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长岭炼化(以下称长岭炼化)总经理李华,谈的最多的还是科技、技术创新。
这来自于他的真切的实践和体会。地处湖南岳阳的长岭炼化,是一个有着40年历史的老牌国企,在计划经济年代,曾获得过国有企业几乎所有可以获得的荣誉。经济体制转变后,由于对改革的不适应以及在区位、规模、工艺等方面的“先天不足”,这家企业曾一度陷于困境。
2007年那会儿是最艰难的时候,多年沉积的多种矛盾开始全面显现。企业效益下滑,员工的收入水平相比社会上其他单位,出现了相对下降。身处发展低谷的长炼,同时又被企业办社会的负担压得透不过气来。员工人心涣散,甚至看不到继续下去的希望。李华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还是颇为感慨。
“必须抓住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两大要素,通过科技创新优化资产结构,转化现有资源,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和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当时李华提出了破局之道,“要重视对资源的认识与利用问题,通过整合资源来提高核心竞争力,取得有效发展。”
开动机器,先要放下包袱。面对负担重、活力差、效率低的艰难现状,李华等提出了要发现资源,并充分激活现有资源。实行集团的改制分流,起初很多人不理解,本来的铁饭碗说端就端,公司领导就一个个地去摆事实、讲道理,跟他们分析利弊得失,最终顺利推行。历经4年的奋斗,如今的长岭炼化终于跨入了世界千万吨级炼油企业的行列,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中国的经济发展从生态、环境、社会稳定、人民幸福指数来说,都与能源息息相关。
吉林燃料乙醇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光军十分关注新能源的发展。目前,吉林燃料乙醇有限公司已经建成了国内最大的燃料乙醇生产基地,也取得了很好的业绩。“下一步,我们还要建设浙江燃料乙醇、江苏燃料乙醇,积极推动新能源建设,为国家的能源安全做出贡献。”
第一次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的王光军对本刊记者表示,作为能源企业的代表,对新能源尤其是非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肯定是要关注的,而且会持续关注下去。
此外,王光军还关注集体企业的改革。作为国资委的集体企业改革试点单位,吉化经过近五年的集体企业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去年,岗上4千多人的产业队伍,实现一个亿的盈利,岗下群体生活也得到保障。目前处于攻关期。“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动集体企业的产权改革,使集体企业能够可持续发展。”
孔凡群认为,发展要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通过转变经济方式,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的协调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问题,而且与整个社会的文化、生态都密不可分。
作为来自油田企业的代表,孔凡群期望“要通过开发页岩气,提高天然气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例,缓解我国能源供应不足矛盾” 。孔凡群表示,我国的页岩气资源十分丰富,但研究评价工作才刚刚起步,需进一步进行探索实践,加快勘探开发力度,争取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可以缓解天然气不足的矛盾,促进我国能源结构调整。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赵振辉觉得这肯定会让他花费一些时间在调研和讨论上。但是从正面的影响来说,这也让他对未来趋势、走势的判断,理解整体形势会有好处,帮助他把握企业的经营、发展各个方面。
赵振辉今年的关注点是先进炼油基地的建设问题。他对本刊记者表示,事实上,2009年时,他们就在关注。出发点是看市场需求。
2008年金融危机时,成品油价格倒挂,市场需求旺盛,生产能力不足。在那种情况下,他们就已经考虑进一步扩大生产能力。为此,他们委托中石化咨询公司进行市场调研,做了一个中部地区炼厂发展规划研究。调研结果显示,随着中原地区的发展,成品油需求肯定要增长。所以,洛阳石化和中石化总部上报相关想法,组织会议讨论分析,发改委进行调研、论证、听取汇报,逐步形成共识。2011年11月,中石化跟河南省签订战略协议,扩大洛阳石化炼油生产能力。目前报批工作基本完成,还差环评、土地预审以及社会稳定评价。
中石化北海炼化总经理李永林最关注的还是石化行业的发展。从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里,他总能发现与石化行业的结合点。
温总理提到要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但我们建立一个加油站往往就要涉及到30多个部门,层层审批十分繁琐,应该减少审批程序,为企业的快速发展助力;温总理谈到了要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公平正义。但目前现实是,企业和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就差距很大。很多中石化的老员工,在岗时就交着养老金,退休后的待遇却比不上工作时没有交养老金的事业单位员工。这种双轨制不公平,也不合理,应该进行改进;温总理在工作报告里,还提到要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城镇化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一次良好契机,经济上去了,各行业对石化产品的需求量就会上去,那时石化行业的形势自然就好了……
“很多人一说起环保都认为看不见、摸不着,不产生效益,所以关注投入甚少,实际上我们认为所有的这些投入都是值得的,环保也是能产生效益的。”李永林告诉记者,一般炼厂产出的污泥都需要专门花钱进行处理,而他们经过技术攻关采取措施,实现了把污泥和浮渣进行加工处理,变成了有价值的石油焦的原料,化废为宝。
北海炼化地处国家级旅游城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这里环境优美,对北海炼化的绿色低碳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去北海炼化的厂区里,闻不到炼厂里惯有的刺激气味,一样享受着蓝天白云、新鲜空气。员工在这样一个好的环境里工作生活,不正是最好的效益?
北海炼化在众多大块头的炼化企业里并不太惹眼,但近些年发展迅速,安全、环保等各方面成绩都是可圈可点,但当记者要求对此进行关注和报道时,却遭到了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石化北海炼化总经理李永林的婉言拒绝:“我们企业起步晚、规模比较小,先不要做我们的宣传报道,我们在以镇海炼化、茂名石化等老牌为榜样,还在努力学习和改进。这些年我们还需要做更多的踏实的努力”。
李永林一条条地回忆,一条条地罗列,边回忆边谈。
“生态文明”是今年两会上热议的一个词,也是李永林的关注点。这次他还专门提了建立“美丽中国”的提案。他认为,建设美丽中国要思想上真正重视,在行动上则要分步落实。就像现在要让雾霾散去,关键是要改变当前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包括钢铁、水泥、化工等各行业要共同努力,实现绿色发展。
北海炼化已经用实际行动走在了前面,北海炼化从一开始就倾力打造环境友好型企业。从最早的规划立项,李永林就带着团队跑遍了全国大中型炼化企业,学习先进的管理和环保建设经验,集众家之长。最终在环保方面投资近6亿,占厂区固定资产投资近10%,光是烟气脱硫系统每年就得花2000万元。
现在,社会对各种环境污染越来越关注。在李永林看来,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中石化作为央企代表,应该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而北海炼化愿意用自己的踏踏实实地努力和实践,成为这样一个先行者。
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集团中原石油勘探局局长、中原油田分公司总经理 孔凡群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总经理李家明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长岭炼化公司总经理李 华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北海炼化公司总经理李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