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柔石小说中的忏悔意识

2013-04-29 00:44:03李雯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柔石小说

[摘 要] 在忏悔意识淡薄的中国文化与文学的氛围下,柔石的忏悔意识是难能可贵的。柔石是著名“左联”五烈士之一,创作艺术颇为独特,其作品散发着浓厚的忏悔意识。本文试图从他的作品中来探讨他的忏悔意识,目的就是要在柔石忏悔意识的解析的基础上,对于当下文化和文学的现状予以一定的思考。

[关键词] 柔石;忏悔意识;小说

忏悔来源于宗教,它是基督教徒对原罪的恐惧和对天国的向往产生的神圣的宗教行为,它本身是为了体现人对真善美的追求。而忏悔意识是忏悔的一种升华,是人对真善美追求的内在心理活动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它也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自我完善行为。在国外表现“忏悔”主题的作品很多,如卢梭的《忏悔录》、托尔斯泰的《复活》……

在中国,宗教意识没有西方那么浓厚,因而使得忏悔是一种道德追求。中国人的忏悔强调内心的自觉性,它的最高目标是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二十世纪的中国正处于动荡不安的年代,“五四”使很多种文化产生激烈碰撞,原有的和外来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在这一时期都面临着重新被选择的机会。中国面临着文化挑战和民族危机,这使得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在震惊不安中开始重新思考。这一切使当时中国的新文学从一开始就笼罩上了浓厚的忏悔意识,如鲁迅的《狂人日记》中“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就有明显的忏悔意识;还有《伤逝》涓生在子君死后的独白;当代巴金的《随想录》等。在这种忏悔意识的支配下,众多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主动地去揭示自我灵魂深处的不完善,希望通过对自我的否定来取得自我的不断完善和社会的完善,直至实现全人类的完善。正如鲁迅在审视和剖析完自己后说:“我自己总觉得我的灵魂里有毒气和鬼气,我憎恶他,想除去他,而不能。”郁达夫也曾淋漓尽致地去揭露自己内心的丑恶:“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在这些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中,柔石也是这种新型忏悔意识的杰出代表之一。

只有具有谦卑的心态才能有真正的忏悔行为,如舍勒所说,“正如没有懊悔心就不可能有对自身的诚实,没有谦卑就不可能有懊悔心。……对于冥顽的人,真正困难的不是悔悟,而首先是勇于放弃自我”。而柔石就是一位勇于解剖自己灵魂的勇士,他敢于自我反省,自我解析,努力的去追求自我完美。柔石在求学时代,就是一位有抱负的青年,由于他的勤奋好学,所以各门功课都十分优秀。中学毕业后,虽然在求学道路上屡遭挫折,但是他一直坚持着对自己理想的追求。例如,他曾经有一段时间失学失业在家时,变得异常地懒散与颓废,据柔石日记中记载到,他每天都是睡到日上三竿,虚度光阴,于是他十分懊恼,甚至痛哭,并且责骂自己是堕落的青年!柔石也曾多次自我反省,认为自己过于胆怯和脆弱,甚至不如一个婴儿!也许柔石有柔弱的一面,但是再坚强的人也会有柔弱的一面。他之所以认为自己柔弱,也许可能觉得在当时他所面临的那种严峻社会环境当中,缺乏鲁迅曾经对他说的:“人应该学一只象。第一,皮要厚,留点血,刺激一下了,也不要紧。第二,我们强韧地慢慢地走去。”最后,他决定要让自己像金鱼般样的灵动,而且要“挣扎,错误也可以,失败也可以,甚至行为对自己底良心叛乱也可以”。其实在这个时候柔石已经能够直视自己的脆弱,并且开始审视它,那已经就不“弱”了,它就成为了一种忏悔精神。

柔石的忏悔精神除了在生活中有所表现,在他的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的忏悔意识。在小说《二月》中,萧涧秋在船上看到文嫂一家悲惨的状况并且还知道他们不幸的遭遇后,就心里一直感到不安,直到对他们给予了帮助后,他才感到有一丝轻松愉悦。萧涧秋的这种忏悔大体上可以看成是柔石的自我忏悔。柔石对自我内心的反省、审视和忏悔是多么的沉痛、多么的自觉、多么的虔诚,他是一位“灵魂美好”的人。

对于柔石来说,他并没有意识到如果人犯了错误要得到上帝的宽恕,而是觉得需赢得对方的原谅。但是,在柔石创作的作品《三姊妹》中的章先生期望却落空了。章先生先后抛弃了三位善良、美丽的姐妹,并且带给了她们痛苦,还使她们陷入到悲凉的境地。但是后来章先生良心发现,于是产生强烈的负罪意识,所以欲娶三姊妹为妻以此来减轻他曾经带给她们的伤害,但三姊妹没有一个愿与他结婚。虽然时间可以冲淡伤痛,但章先生的忏悔意识却越来越重,等到他忏悔的时候却发现为时已晚。于是,连最后的忏悔都带有些许遗憾与无奈。

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也跟这个社会的忏悔有关联的,一个民族,如果存有忏悔之心,他的精神才能够更加博大与深刻。忏悔是人生的指明灯,当生命发生偏差时,它可以给以指正,也许我们从作家的忏悔文学中得到更深的启示,值得我们去深深地思索。

参考文献:

[1]赵帝江,姚锡佩.柔石日记[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

[2]张小红.左联五烈士传略[M].上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3]杨东标.柔石二十章.宁波出版社,2002.

[4]王艾村.柔石评传.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5]王永兵.柔石及其小说的重新诠释.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作者简介:李雯(1983—),女,讲师,安徽霍邱人,汉族,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柔石小说
《柔石与鲁迅》
红岩春秋(2023年5期)2023-06-04 19:21:49
函数教学,要让学生由“懂”到“会”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爱如朝花,明媚芬芳
相扶
相扶
明代围棋与小说
西南学林(2014年0期)2014-11-12 13:09:28
我是怎样开始写小说的
百花洲(2014年4期)2014-04-16 05:52:45
柔石研究述评
文教资料(2009年18期)2009-08-31 02: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