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初中语文创新教育的几点认识

2013-04-29 20:03:14吴宝珍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3年5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模式语文

吴宝珍

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初中语文学科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之一,如何站在创新的高度进行教学,主要从以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初中语文创新生活一、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语文素养又在丰富的生活中得以进化发展成熟。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语文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教学理念提供了理论保证。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特别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悟,他经常带着学生进入大自然,并亲切地称之为“蓝天下的学校”“快乐的学校”。他写道:“宁静的夏天拂晓,我跟孩子们来到池塘边,印入我们眼帘的是那朝霞般令人惊叹的美。于是,孩子们感觉到和体味到‘朝霞‘拂晓‘闪烁‘天涯这些词在感情色彩上的细微差别。”苏霍姆林斯基的经验告诉我们,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走向大自然,走向生活,体验生活,是进行语文学习的最佳途径之一。

二、避免给学生“设框”,重于学习需要的“导”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自然而然”地在学生对课文中的内容还没有初步掌握时,就给学生阅读定下框框,以至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去体会文章,出现了教师挖井让学生往下跳的现象。其实,作为教师,应该相信自己的学生,解开对他们思想的束缚,让他们自读自悟。如课堂上,学生自读课文后,只由教师的一句“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就可以引出学生许多精妙的发现。所以,教师应袒淡化“教”,根据学情来确定教的内容,而这个“教”更准确地说,应是指只重于在学生需要时的“导”:可以导思考方向;可以帮助学生拓开思路,引导他们多角度想问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经验,把自身的感受同阅读结合;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这些“导”都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由自渎过渡到自悟。

三、创设模式,提高效果

探究并构建具有个性化的课堂教学模式。针对新课程标准,针对当前学生的思想状况,语文课究竟应该怎样上,这是语文教师最感困惑的一个问题。农村中学和城镇中学的情况不同,课堂教学模式就应有别。当然,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并通过教学的内容进行品德教育,审美教育以及思维训练,但有没有一种既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又有别于当今部分教师采用的所谓的讨论式教学模式。笔者认为,教学模式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受到教学观念、教学条件等制约,要靠语文教师自己去摸索、探究,积累吸收经验,最终达成。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善于捕捉课堂中的有利于教学的信息,调适学生的心理状态,因地制宜,因人施教,才能焕发语文课堂教学的勃勃生机和师生的生命活力。

首先,创设并保持和谐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學习方式”。课堂心理气氛是在课堂教学与学习过程中,由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以及教室中的环境作用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教师自觉学习教学心理学的理论,并自觉地把这一理论运用到中小学学科教学的实践中,在学科教学实践中形成培养健康人格的自觉意识。经过师生共同努力创设和营造,部分班级已经形成了和谐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在此基础上,保持并发展和谐积极的语文课堂心理气氛,进一步组织好语文课堂教学。

其次,分层激励,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根据优生和学困生的学习能力及成绩,将学生分为多个层次,不断调整对学生的评价,对进步快的学生予以公开鼓励,从而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在语文教学中,首先,教师要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使之成为学生用以仿效和认识的榜样;其次,教会学生了解自己、学会分析自己的方法,如采取照镜子的方法,对照自己与课文中、与教师讲解中真善美标准的差距,进行自我剖析和总结。

再次,帮助学生选择认同对象。对于学生来讲,课文中品德高尚,人格健康,功绩卓著的科学家、革命家、艺术家应该是他们的认同对象。这种认同对象会对他们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帮助他们克服成长道路上的困难,培养正确的自我态度和自我激励能力,发展自我控制机制和自我调节能力。

四、初中语文教学要创新教学内容

初中语文新课标中的“课程观”里提到,基础教育课程应该全力追求的价值是促进学生和社会的发展。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应该积极利用和开发各种课程资源,除了知识、技能之外,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创造的所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自然存在物都可以成为构成课程的素材。这些课程素材都有潜在的教育意义,并且这种教育必须是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才能被激活而彰显。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就不能只对着文本照本宣科,不能只靠现成的教科书去指导学生学习,我们必须拓宽教学内容,让所有有益于学生受教育且在学生自己的体验中获得知识与技能、找到情感寄托和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及自然存在物都可以成为构成课程的素材都引进我们的课程教学,使语文教学内容更宽阔、更丰富多彩,让学生在感知和体验中,激发更大的求知兴趣,开阔更辽远的视野。

总之,语文教学无定法,只要我们积极探索,锐意进取,不断改进合乎优化教学方法,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情趣和活力,确立学生主体发展意识,以生为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努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与学更重于学,应让学生自读自悟,不断拓宽学生自主发展的天地,营造学生广阔多样的自主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发展。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一颗聪慧的心灵,都能善于发现并解决问题,都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教师教什么,怎样教;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不断地进行课堂教学创新,不断地进行课堂反思,寻求适应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教学模式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4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2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56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0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22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