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为每一位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

2013-04-29 00:44:03夏军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3年5期
关键词:品格课程教育

夏军

随着经济文化发展,青少年本该有幸福的学习生活,但现实是他们学习得很辛苦,很多人没有幸福的感觉。责任告诉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当代教育的功能与价值,系统探究能使学生获得幸福人生的理论和实践。

幸福感当代教育发展一、走出教育“不幸”的沼泽

目前,教育虽然迈入大众化教育新时期,但精英教育理念和模式还根深蒂固。社会对素质教育的呼声很高,但激烈的竞争使家长对学校高考升学率寄予厚望。“一卷定终身”的高考指挥棒使教育改革一直处在带着镣铐跳舞的两难境地,一直使学校难以超越“分数”的限制和束缚。学生承担着课业负担过重的压力,教师们承担着成绩竞争的压力,校长承担着升学率考量的压力。功利性教育犹如沼泽,使青少年学生陷入难以言状的痛苦,从而导致一些学生人生目标迷失、生活兴趣缺失、甚至人格与心态的扭曲。这种教育严重背离了教育的“幸福”价值。

著名教育学者陈玉琨教授分析,“不幸的教育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反教育和假教育。”反教育即“认‘分不认‘人”的违反教育规律的教育,“假教育”即假借教育之名实求功利的教育。

学校要走出“反教育”这个不幸的泥潭,首先要尊重教育的对象,遵循教育的规律。让每一个学生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学校要走出“假教育”这个不幸的泥潭,校长首先要摆脱功利、放出眼光、创造教育。让每个学生不仅在校园里幸福地成长,还要为他们的未来幸福奠基。

只有走出“反教育“与”假教育“的沼泽,才能有望实现教育的幸福价值。

二、为学生幸福奠基:基础教育的根本使命

1.幸福是生命价值的核心,幸福教育是生命教育的应然选择

“幸福”是一种价值的体验。价值生命是人对自我本能生命的延续和超越,这种延续和超越最终极的目标离不开幸福。苏霍姆林斯基说:“理想的教育价值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

幸福教育是一种关注与提升人的生命价值的教育。相对物质生活的幸福而言,精神生活的幸福属于更高层次的幸福,顾明远先生曾著文《又该呐喊“救救孩子”了》。他所言“救救孩子”的含义就是要把学生们从沉重的学业负担下解救出来,其呐喊是对挽救学生文化生命与价值生命的呐喊,是对基础教育要给予学生幸福童年的强烈呼吁。这恰恰说明“人的生命——幸福目标——教育工作”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幸福是生命的意义和目的,那么幸福教育是生命教育的应然选择。

2.幸福是教育本原的回归,幸福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

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点。完整而丰满的人性,说到底就是人的全面发展。从这种意义上说,为学生终生的幸福是教育本原的回归。

幸福教育应该由知识本位向生命本位、升学率价值向社会价值、应试目标向人的终生发展目标转变,其要旨是“三全”:一是“全体”即“为每一位”,面向全体受教育者;二是“全程”即“终生幸福”;三是“全面”即“奠基”,是德、智、体、美、心全面素质的培养。

3.幸福是个性成长的终极取向,幸福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神圣使命

幸福教育的主要宗旨就是要让学生幸福地学并学会理解幸福与创造幸福。

美国哈佛大学泰勒博士指出:“让学习的过程本身成为一种快乐的事情,是每个学生的责任。”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使命是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最大限度地收获学习的幸福感,这种幸福感能激励学生勇于承受生活和学习的负担,增进学生对生命与生活的热爱,使学生具备完善的人格应对成长的烦恼、升学的竞争、发展的选择,以便在未来的社会竞争和工作中取得长足发展。

基础教育的根本使命,就是为学生人生的幸福大厦奠定基础。

三、为了学生的幸福: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指向

陈旧的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其特点是“以知识为本”:重视知识基础,轻视特长和能力;重视“接受性”,忽视“研究性”;重视分数成绩,忽视过程和激励。这些弊端的存在严重扼杀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个性和潜能,使学生感到学习枯燥、乏味;严重障碍学生形成“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幸福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其鲜明指向应该是使学生获得幸福快乐的学习生活,获得未来创造幸福人生的基础與条件。为此我们首先是要重塑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编制蓝图,细化目标,构建体系。

1.编制幸福目标

幸福教育的总体目标是“为每一位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分解目标是使学生具有“理解幸福的思维、创造幸福的能力、体验幸福的境界、奉献幸福的品格”。具体目标是26项:理解幸福的思维包括:以苦为乐的辨证思维、超越常规的创新思维、合作互惠的共赢思维、善于想象的发散思维、敢于挑战的质疑思维、包容理解的换位思维;创造幸福的能力包括:独立生活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有效沟通的能力、自我完善的能力、探究创新的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体验幸福的境界包括:体验环境的舒适,体验学习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体验和谐的甜美,体验家庭的温馨,体验友情的珍贵,体验助人的快乐、体验审美的愉悦。奉献幸福的品格包括:担当责任的品格、分享合作的品格、孝顺感恩的品格、奉献爱心的品格、服务社会的品格、忠诚守信的品格。

目标体系可见我们的幸福教育归根到底是以幸福为目标和手段的素质教育,是德、智、体、美、心全面育化的教育。

2.构建幸福课堂

没有幸福的课堂教学,就没有真正意义上幸福教育。学生的幸福首先应该在课堂学习中获得愉悦、感受快乐、奠基幸福。

在全校性轰轰烈烈“幸福课堂”的研讨与探究中,“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导学案”“教与学优化合案”等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推陈出新。教师变“教的过程”为学生“学的过程”。其基本特征是:创造“教师积极引领,学生自主探究,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生自主发展相互协调的课堂”,达到“积极、和谐、高效、发展”的教学境界。

3.开发幸福课程

高中课程改革最终指向是促进每一位学生充分的、多元的、和谐的发展。我们重点进行两项基本课程的建设工作:一是开发和完善校本选修课程:2007年至2010年共开发66门校本课程,这些自主活泼、充满体验与探究特色的课程既丰富了学生快乐的高中生活,也涵养了学生面向幸福未来的诸多素质;二是创新整合了“德育”。形成了以“社会德育、校园德育、班级德育、课堂德育”为基本框架的“德育课程化体系”。课程形式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活动为载体,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学生的兴趣爱好、思想素质和接受能力为基础,让学生们在各项身心愉悦的活动中丰富道德情感,发展道德认知能力。

4.营建幸福校园

充满文化气息的幽雅和谐的校园是幸福教育赖以存在的最大时空。我们借一中异地重建的有利时机,合理开发和配置了现代化的办学资源,并且在校园的显性文化建设上匠心独运;我们借百年校庆契机,再倡校训校风,提升校园精神,让一中校园文化之精髓成为一中幸福教育发展之魂。一中校园是绿色的花园、求知的学园、也是师生情感的家园。大家以在此工作与学习为幸福,同时充满对她的热爱。

四、学生人格与智慧的提升: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

对教育来说,一切的今天都是为了明天;幸福教育的核心意义就是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功能,为学生智慧和人格的同步发展,创造最佳的环境与条件。幸福教育只有“面向未来”才能努力地摆脱现实难以摆脱的功利,给予今天那些看起来离“应试”远而离“素质”近的教育以最大的投入和最宽广的空间。

1.坚持人生观教育,为学生幸福成长导航

当今社会价值观由一元向多元发展,不同价值观的冲突严重地影响着青年学生的抉择。人生观教育的总目标是“变‘小我为‘大我,培养学生具有奉献幸福的品格”。我们对学生人生观教育的途径是:政治课程认知;“阳春讲坛”引领;道德课程导航;党校学习培养。夯实学生对人生幸福追求的基点与支点。

2.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插上飞翔的翅膀

心理健康是幸福的重要指标。我们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幸福教育的重中之重。我们加大教育投入,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和师资培训,强化心理课程研究,提高心理咨询水准。使学生们具有善良、智慧、从容、淡定的心态,有抵抗挫折和战胜自我的能力,为每一位学生的人生插上飞翔的翅膀。

3.深化审美教育,为学生提升幸福境界

我们认为,审美教育是幸福教育的最高境界。可使学生从周围世界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挚并以此为基础确立自身的美。为此,在国家“美育”暂时还没有“大气候”的时候,我校一直给“美育”以最大的时空,自己创编美育教材,同德、智、体、心育一样始终开设独立的美育课程。

有专家评价我们的“三育”:德育是幸福教育的主体,心育和美育是幸福教育的双翼。

4.加強国际教育交流,为学生推开世界之窗

视野决定高度,交流提高智慧。面向明天,幸福教育还要为学生推开世界之窗。近年来,我校与新西兰、澳大利亚、韩国、加拿大、美国的教育机构陆续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几百名学生曾出国游学。中加班的毕业生已到国外理想的大学留学。实践证明,学生拥有世界的视野和关注全球的思维,他们就会主动地发展自己,主动地适应未来。

五、强化幸福教育保障体系,以教师幸福引领学生幸福

为使幸福教育和谐、稳步、科学地发展,我们逐步形成了“幸福教育的保障体系”,即以人本化管理为核心保障、以教育科研为引领保障、以评价制度为机制保障、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保障。

我认为,从“幸福”具有“主观感受”的特点而言,教师对学生的“引领”更多的是依托于“熏陶”与“影响”,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可为生师表。为此我们特别注重提升全校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以教师的快乐来传递给学生快乐;我们工作重心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以教师的智慧来点燃学生的智慧;我们不断强化教师的师德修养,以教师的人格来涵养学生的人格。

六、结语

对于幸福教育,还有许多的问题要思考,还有许多的困难要面对。让学生在学校幸福是学校应尽的责任,同时还需要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幸福做支撑。那么,幸福教育理念还应越升为社会教育理念,拓展为家庭教育理念。面向明天,幸福教育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品格课程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题解教育『三问』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计算机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 08:53:38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