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其锋
化学教学是以实验探究为基础的科学,因为实验探究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实验探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对于化学实验探究在九年级化学教学中的作用,笔者在此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化学实验探究对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努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是九年级化学教学的任务之一,也是减轻学生课后作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化学教学是以实验探究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具有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现象,是唤起学生对学习化学兴趣的有效手段。
例如,在学习“一氧化碳的性质”时,笔者引导学生分析一个生活中的“怪”现象:烧开的水不小心溅泼在煤炉的火焰上,炉火不但没有减弱,反而窜出一股火苗使得燃烧更旺。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对学生已有的认识产生了冲突,激起了学生进一步探究问题的欲望。又如,在生活中常用的热水瓶,用久后有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很坚硬不溶于水。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怎样把热水瓶中的水垢处理掉?我们如何用厨房中的调味剂食醋来探究鸡蛋壳的主要成分?用什么方法能够证明溶在可口可乐饮料中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等等问题。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先提出与学生身边、日常生活实例有关的问题,然后指导他们可以通过化学实验探究来解决这些问题,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化学实验探究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从生动的直观现象上升到抽象的思维能力
化学实验是很生动、很直观的,实验探究中千变万化的现象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实验过程中,老师应强调学生观察要有目的,即做实验前,要明确实验观察的内容是什么,范围是什么,解决什么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例如,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实验目的是验证氧化还原反应,氧化铜被碳还原成铜。观察时先看清反应物是黑色的木炭粉末和黑色的氧化铜粉末,反应的条件是加热,生成物是使澄清石灰水变为白色浑浊的二氧化碳和亮红色的铜。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能引导学生从生动的直观现象上升到抽象的思维能力,从而发挥了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积极性。
三、探究课本中的演示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现行九年级化学课本中规定的演示实验数量较多,这体现了演示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按要求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课前要进行周密的准备,尽量使演示实验的现象明显,效果良好。演示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讲明实验目的、原理、要求和注意事项等,还要解释出现的异常现象。
例如,笔者在实验探究碳的还原性的教学中,对课本的演示实验进行了改进,不直接用氧化铜粉末和木炭粉末进行反应,而是先用一小片铜片放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上烘烤使铜片表面氧化变成黑色,然后再把表面变成黑色的铜片和木炭粉混在一起高温加热,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后,移走导管,停止加热,待试管逐渐冷却后,用镊子把铜片夹出,洗净铜片表面的木炭粉。演示实验前,笔者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演示实验结束后,请学生思考3个问题:1.为什么铜片的表面变成黑色?2.澄清石灰水为什么变浑浊?3.表面变成黑色的铜片为什么又变成了亮红色?最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由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归纳总结出实验结果。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小组合作讨论,得出了答案。这样,既可以发挥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四、学生小组合作实验探究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化学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通过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探究,既可以探究学生还没有认识的化学世界,又使学生学会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创新精神。例如,笔者在引导学生做“酸和碱之间发生了什么反应”的实验探究中,设计了两个学生小组合作实验探究的方案,合作探究一:(1)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2)硝酸银溶液和稀盐酸反应;(3)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每个小组在实验结束后思考:以上三个实验是否发生反应,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合作探究二:利用给出的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紫色石蕊溶液、无色酚酞溶液、锌粒等药品,由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出几种实验探究方案来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之间发生了什么反应。通过这样的学生探究实验,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思考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学生敢想、敢做,敢于创新,突破课本原有实验设计的束缚,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总之,化学实验探究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发挥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主动性,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探究态度。
(责任编辑 罗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