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秀梅
近年来,由于能力立意业已成为各地高考命题时的主旋律,使得高考试题的难度较之课改之前有所加大。
面对未来试卷中的难题,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破“难”之术呢?笔者认为对于难题仅仅靠练是远远不够的。要想让学生面对难题不发憷、发懵,在实践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思考。
一、精选高考难题,认真剖析,练就一副火眼
尽管说高考试题与一般教师所命之题没有太大的区别,但从大多数教师的内心讲,对高考命题专家团队的能力还是非常仰慕的。也就是说,高考题与一般老师的命题还是有区别的,而正是这些细微的差别尽显专家团队之高明。所以,平常训练学生破“难”之术时,尽可能选择高考原题,引导学生对高考原题进行认真细致的剖析,通过将难题与容易题的比较,总结归纳出难题具有的特征,让学生练就一副火眼,使他们面对试题时能迅速区分出难题和容易题。比如,那些立足考查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试题,基本上属于容易题;而立意独到,交叉渗透,融合自然,贴近实际,体现了“注重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以及“能力立意”的试题,大多属于“较难题”或“难题”。
二、抓住难题特点,学会分析,立足拾级而上
高考试卷中难题难在何处呢?这是老师和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笔者个人认为,所谓的难题,难在思维量大、思维跨度大、表达难度大。而思维量大、思维跨度大且表达难度也大的难题却十分罕见。因此,能否正确地解答出这些题目,关键是洞察难题之特点,化难为易,拾级而上。
思维量大的题目,通常的特点是:试题给予的信息较多,不仅文字信息量大,有时还夹带着繁琐的图表信息等。这样的试题,学生普遍反映,见了心里就发憷。而事实上,这样的试题大多是“纸老虎”。面对它们时,只要我们冷静地进行阅读,认真地进行筛选,将获取的关键信息进行罗列,依据学科概念、原理、规律顺藤摸瓜,一般来说是较容易解答出来的。如:2010年(江苏卷)高考试题第12题,就是一条思维量较大的题目。该题以NaOH溶液滴定CH3COOH溶液的滴定曲线为载体,融合了中和反应的定量计算、盐类的水解、弱电解质的电离、电荷守恒、物料守恒等基本原理的应用,综合考
查学生对滴定曲线的认识、对电解质溶液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要按照滴定过程这条“藤”(开始滴加NaOH溶液→滴加NaOH溶液接近终点→滴加NaOH溶液到达终点→滴加NaOH溶液过量),仔细分析滴定过程,这样就较容易得出结论。
思维跨度较大的题目,通常的特点是:试题给予的显性信息较少,试题中通常隐藏了一些隐性信息,或试题所给予的信息相对多一些,但知识跨度大。前者,学生极容易产生错觉,以为试题比较容易,而真动手解题的时候,往往又无从下手,望“题”兴叹。面对它们时,只要我们注意充分挖掘试题中的隐性信息,找出“题外话”,解题的思路也就打开了。而对于后者,解题时要注意跨度较大的知识间的联系,架构彼此间的思维桥梁,这样就能实现“天堑变通途”了。如,2006年浙江理综第27题:置换反应的通式可表示为:单质(1)+化合物(1)=化合物(2)+单质(2),请写出满足以下要求的3个置换反应的方程式:①所涉及的元素的原子序数小于20;②6种单质分属6个不同的主族。这道题文字信息很少,虽然只要求考生根据要求写3条反应方程式,但学科内知识涉及化学反应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元素周期表知识的有机融合,题目明显表现出起点低、落点高、知识跨度大的特征,考查内容几乎涉及了卤族、氧族、碱金属、镁和铝等六大主族元素化合物章节知识,对考生综合应用知识的思维跨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老师经常选择类似的题目来进行训练,有利于提升学生分析、解答难题的能力。
三、理清难题脉络,学会思维,灵活排忧解难
上面我们说到,高考试题难是难在思维量大、思维跨度大。但是,任何题目都应该是符合逻辑的,换句话讲就是再难的题目也是有解题方法甚至是解题规律的。因此说,要想让学生将这些题目解答正确,平时就必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灵活性、敏捷性、深刻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解题时能理清逻辑关系,灵活排忧解难。逻辑关系清晰了,所谓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在平时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理清两种逻辑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一是化学学科的特殊逻辑,如化学规律中的元素周期律、原子结构规律等学科的原理和规律。这一种逻辑,我们通常称为学科逻辑。二是普通的思维逻辑,也就是依据概念、学科原理作出的判断、推理、演绎等。
教导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从题目给予的信息中筛选出重要的信息,并将其中自己最熟悉的信息作为解题时逻辑思维的起点,进行逻辑思维;或者分别从多个信息点出发,进行思维,建立思维网络,寻找思维的交点,获得解题的思路。如:2010年(上海卷)高考试题第9题。此题考查了化学实验中的离子共存知识。首先,我们必须从化学基本理论和概念出发,搞清楚离子反应的规律和“离子共存”的条件,如生成沉淀或气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发生双水解反应等。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如题中的“甲基橙呈黄色的溶液”、“使石蕊呈蓝色的溶液”、“含大量Al3+的溶液”、“含大量的OH-离子的溶液”,分别告诉我们A选项溶液的pH大于4.4,溶液可能呈酸性、中性、碱性;B选项的溶液的pH大于8,溶液呈碱性;C选项溶液呈酸性;D选项溶液呈碱性。在此基础上,再依据其他信息进行分析,就可以判断出D选项是正确的。
四、关注难题表达要求,规范表达,避免无谓失分
难题的表现不仅仅在思维的广度、深度和跨度上要求高,有时还表现为表达有难度。尤其是题目对表达未提明确要求的试题,平时教学中,我们要提醒学生在表达时要注重规范,避免无谓的失分。
所谓表达规范,就是按照化学学科逻辑和其他学科逻辑所进行的书面表达。例如:化学方程的书写,就要按照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进行,一要以事实为依据,不能随便臆造;二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也就是说:一方面要正确地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写出反应条件,并按要求标注好生成物的状态;另一方面,要注意化学方程式的配平。这就是按照学科逻辑所进行的规范表达。而像要求用坐标图解表达相关信息的试题,其表达就要按照数学学科的逻辑进行。先行定义坐标后,再在坐标中予以表达。如2009年(广东卷)高考试题第20题,该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化学反应速度、化学平衡概念的了解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解,对化学平衡常数简单计算的掌握,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读图及表达的能力。学生能否正确、规范地表达出结果,减少无谓失分,关键是能否在分析题意的基础上,准确地确定图像的起点、拐点、终点和趋势,再进行描点连线。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只要教师在训练学生时,让他们认真选题、审题,练就火眼金睛;认真思维,增强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深刻性和创造性;认真表达,规范表达,一段时间后,他们就可以藐视难题,在各种考试中考出优异成绩。
(责任编辑 罗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