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易到难“肢解”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的难点

2013-04-29 17:17赵娟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3年5期
关键词:季风雨林典型

赵娟

本文以如何教授学生学习世界气候的分部部分为例,提出了“由易到难、抓住典型、化整为零、分组‘肢解”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简化难点,促使其产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对当前的地理教学,乃至其它教学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由易到难肢解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特点初中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常会遇到很多感觉晦涩的东西,结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征,教师应该选用一些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进行最有效的教学。世界气候的分布,在学生们最初学习的时候,感觉是很难的,感觉很遥远而又抽象,怎么也摸不到,学得糊里糊涂。“地球和地图”一章的迎头一棒给他们造成的“饱胀和晦涩感”还没消失,心理上又再次凭空添堵,这为以后的地理学习造成了很大障碍,为此教师应该想尽办法解决这个难题,淡化难点,消除“拦路虎”。

请允许我以自身经历讲一个生活中的故事。小时候家里很穷,离集市又远,因为血脖那地方的肉便宜,所以妈妈偶尔会在买好肉的时候添上一些,回家后还常常先紧这种孬肉吃,把好的卤了等着慢慢吃。而我想想那血脖血淋淋、还有白的红的污秽东西就恶心地要吐,所以就说什么也不愿吃肉了,即使是后来给吃好肉也很不想吃。而好肉呢?因为我不愿意吃,时间久了也常常会坏掉,这样我的父母便常常吃到的是“孬肉”了。父亲一直对这个是耿耿于怀的,他经常骂母亲:好好的肉,你不先吃了它,非得等坏了扔了才甘心,你是会过吗?你这是败坏!但是骂归骂,家里还是母亲做饭炒菜的多,所以我一直不喜欢吃肉。长大后,我可以帮助母亲做家务、炒菜做饭了,当然也买肉,偶尔也会被肉贩子加塞进一些让我不喜欢的孬肉,怎么办呢?我都是先吃好的,孬的呢?等好的吃完了,再把孬的中的好的部分剔除吃了,再不好的部分干脆扔了或者喂狗。

同理,在教学中,每遇到这样类似的难题,我都会指导学生们先学最容易学会的,最后学难的,实在不会的,可以放弃,千万别给“堵了”。像世界气候的分布部分我就是这样处理的:由易到难、抓住典型、化整为零、分组“肢解”。

先学会记忆名称。看气候类型的图例部分,最容易的是最后的“高山气候”,很明显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高山高原上,在地图上主要分布在美洲西部的落基山、安第斯山上,非洲东北的高原上,我国西南的青藏高原上,其中重点掌握的是青藏高原上的高山气候。

其次容易的是寒带气候,也可以叫极地气候,那就是主要分布在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很显然这里终年寒冷,降水稀少。

接下来的是热带气候。其实就4种,都带着“热带××气候”,所以先记忆关键词,分别是“雨林、草原、季风、沙漠”。学生们在记忆好了后,要先相互检查背诵和听写,并在课本做圈划标记,加深记忆。然后将这4种逐个落实在图中的热带范围。很明显,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主要有非洲刚果盆地、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地区),最典型的是亚马孙平原地区。而草原呢?以典型的非洲为例可以看出,就分布在雨林两侧。至于沙漠,在草原的两侧,尤以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地区和阿拉伯搬到地区为典型。季风呢?则分布在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须指图帮助认识这两半岛)。这些介绍完了后,再给学生3分钟左右的时间巩固记忆,并作小组互查、个别提问落实记忆,并且还得在图上指图表述。

最后的是温带气候。其实就5种,先解决都带着“温带××气候”的三个。分别是“大陆性、海洋性、季风”,注意强调一定不能是“季风性”,地理的记忆要求准确。学生们在记忆好了后,要先相互检查背诵和听写,并在课本做圈划标记,加深记忆。然后将这3种逐个落实在图中的温带范围,尤其是典型地区——亚洲、欧洲。很明显,大陆性在温带大陆内部,西部大约纬度40~60度的靠大西洋地区是海洋性,而大陆东岸大约就是我国的北方地区是季风气候。

温带气候还剩两个,一个叫地中海气候,另一个叫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就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而亚热带季风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这两个也和刚才一样做到记忆落實图中。当然也可以顺便把三种季风的分布做个简单对比。

由此,本来很复杂抽象的气候分布难点,在我的点拨下,学生大都可以比较容易地接受了。当然我觉得学生们通过这节课收获更多的不是解决了这一个难题,而是他们学到了一些面对困难时候所要具有的态度和方法,那就是客观面对,找出“敌人”的突破口,由易到难,学会“肢解”难点,再配合关键词记忆、图文结合等方法,攻克“敌人”的堡垒。长此以往,学习进入良性循环,学习兴趣不减反增,学习效果可想而知。附图:

猜你喜欢
季风雨林典型
用最典型的事写最有特点的人
多项式求值题的典型解法
典型胰岛素瘤1例报道
雨林里有一群霸
向雨林出发吧
雨林里有条沸腾河
雨林求生记
绿水青山图——海洋季风的赞歌
户撒刀
万马奔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