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雪莉 李淑珍
北京市西城区红莲小学86%的在校生来自28个省市自治区。一所普通校如何有效利用资源形成教育特色,如何挖掘差异背后得天独厚的文化育人资源,体现教育的尊重、公平,为孩子精神成长架起一座桥梁,从而形成学校的课程特色,是我们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一直思考的问题。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具有共性和普遍意义,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则是针对学校和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对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的完善和弥补。我校正是在“平等、融合、均衡、发展”的办学理念指导下,视学生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开发并实施了多元地域文化校本课程。我们以“广纳五湖学子,乐育四海英才”的胸怀,努力为学生建构平等、公平、包容性发展的教育环境,培养“有见识、有学识、有胆识、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的健康儿童”,“以人为本,尊重差异”,从而实现学校“包容性发展”。同时,在三级课程背景下,师生共同参与课程开发,挖掘适合开展的地域文化资源,从而形成并建构学校校本课程体系。
在构建课程体系实施过程中,我们充分体现学生学习活动的自主性、探索性、创新性;学习方式的活动性、实践性、综合性;教学过程的情境性、合作性、建构性;教授方式的灵活性、针对性、创造性。按行政区域,我们从课程资源、教育需要、学生需求及实施的可行性等角度出发,挖掘教育内容:语言文字中的方言,造型艺术中的建筑、民间美术,表演艺术中的民歌、戏曲、舞蹈,人文风俗中的名胜古迹、饮食、民间游戏等。最终,课程由最初的9门增至18门,课程开发的教师人数比最初增加了50%。
实践证明,学校多元地域文化课程在文化育人、教师专业发展、走特色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当地域文化作为教学内容进入课程,需要师生共同搜集更多的地域文化资源和信息时,教学过程就成了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了师生对话、沟通、合作并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课程使多元地域文化成为生动的教育资源,成为学生热爱家乡、自强自信的催化剂,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课程,让学生自主选择;方案,让学生自主设计;过程,让学生自主参与;效果,让学生自主评价。在红莲小学,孩子们在每个新学期都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两门地域文化课程, 学习地域文化已经成为孩子们的乐趣。
课程建设使校园文化地域特色浓郁。学校主教学楼大厅的中国地图上布满了小校微。楼道内地域文化墙上,全国各地景色再现,凸显地域特色的校园育人环境。在“地域文化墙”上,每位学生都可以找到自己家乡的位置。学生们在多元地域文化的学习与实践中,拓宽视野,积极吸纳,了解祖国各地的文化,每个人都找到了归属感,建立了自信。
校本研究促使学校形成课程特色。首先,课程模式多元化。主题教育式:学校结合开学典礼、班队会、文化节等进行主题教育活动。综合探究式:学校以综合实践探究学习形式开展课程活动。家长参与式:学校开展的地域文化教育既受到学生的欢迎,同时也受到家长的支持。每当学校举办重大活动,家长积极参与。其次,教育活动节日化。依托“地域文化节”,展示教育成果,为学生提供施展才华、发展个性、团结协作的空间和舞台。学校校本课程教育成果展示采用地域文化节的形式,从开始的单纯展示,发展成集展示、汇报、再学习等多种功能的综合实践课程。第三,课程评价过程化。课程采取主体与多元评价、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学生评价主要通过发放“护照”、 “通关”、评选 “地域文化星级小导游”、“心系家乡好少年”等。对教师的评价主要由学生问卷及课堂教学组成。
学校整体推进三级课程,建构多元地域文化校本课程体系。地域文化与学校课程的融合与同步发展,为师生成长架起了一座桥梁,同时提升了学校的综合竞争力,丰富了学校的办学内涵与学校文化,形成了学校课程特色。
□ 编辑 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