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学生文本细读 实现课堂有效教学

2013-04-29 00:44:03闵利琴沈丹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3年5期
关键词:问号周总理队员

闵利琴 沈丹

文本细读,本是20世纪英美新批评派理论家克林斯·布鲁克斯提出来的,它是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术语。“细读”对于文章的品阅是有积极作用的,面对教学文本,只有细读,才能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品味感受语言,才能摆脱浮躁的语文课堂,使课堂充满语言的芳香。语文的“细读”,既要引领学生读懂文本,读懂他人的观点,更要读出自己的见解、体会。

一、细读,读出鲜明的情感

细读,是对语文文本的细细品味。文本的字里行间是深深的情感,是鲜明的观点,是生活的再现。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品味语言的芳香,唯有“细读”。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中有这样一句:“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这个句子在文章情感的渲染上是个升华点。怎样引导学生感受侵略者恶劣的行径,激发学生痛心、愤怒的情绪?教师抓住“连烧三天”一词,引导学生细读。

师:一天是多少小时?

生:24小时。

师:一小时多少分钟?

生:60分钟。

师:连烧三天,那就是三天三夜啊,那是多少分钟?

生:4320分钟。

师:烧掉一幅历史名画只用几秒钟,烧掉一个建筑只要几分钟。(录像显示燃烧的画面)看着这熊熊烈火,想象一下,火烧一分钟会烧掉些什么呢?

(生答:会烧掉很多奇珍异宝。会烧掉很多精美的建筑……)

师:那么把4320分钟连起来,同时燃烧啊,这真是——(学生情绪无比愤慨,痛心疾首)

教学中,教师没有简单地让学生读读句子,分析一下,让学生概念性地知道“连烧三天”是比较长的时间,而是创设情境让学生细读这个词语,品味其中饱含的深意。学生真正走进了文本,情感分明,体验真切,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

二、细读,读醒沉睡的语言

细读,是对语文文本沉睡的呼唤。语文文本是寓意深刻的故事,是饱含深情的语言,有时它是一种情绪,有时它是一种滋味,有时它是一种沉睡的感性。细读,就是要利用有限的文本资源,在字里行间细细品读,在一个个符号标点之间思考感受,把文本读活,把文字变成情感和思想。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检阅》一课中有这样一个段落:“劝他不去?要不把他放在队尾?再不就把他藏在队伍中间?可是跟他怎么说呢?谁去跟他说呢?”如何让这段语言醒来?很多教师在教学时,抓住队员们的心理进行揣摩教学,重视“藏”字的品读,但真的这一个字就能引领学生感受队员的内心,读懂他们的那份左右为难?这显然是不够的。这时“细读”文本就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师:同学们,请你再看看文章,从这些句子中你有没有发现什么特别之处?你感受到什么?

生:哦,我发现这些句子都是问号。有五个问号。

师:请你读读句子,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从句子中我读出了队员们真的很为难,很难下决定。我从这五个问号中感受到了队员们内心的挣扎,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师:是啊,一个问号就是一个难题,一个问号就是一处疑虑,就是队员们心里的一个结啊。你能用朗读表达出来吗?(学生练习朗读,忧虑的语气把课文的学习推向了高潮)

教学中,教师紧紧抓住问号这个语言要素,引导学生走入文本,走进队员们的内心。细读,既引领学生在反复品读文章中咀嚼文字间的情感,也是在引导学生发现文本中隐性的资源,抓住这沉睡的语言,把它唤醒,让语文真正为生命而读。

三、细读,读得精神的永恒

细读,是对语文文本的情境再现。语文文本有时是理性的字词符号,有时却是感性的诗篇,字里行间流露出人间真情。细读文本,就是在语言文本中感受语言的生动。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一夜的工作》中有这样一句话:“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这个句子对于引导学生认识周总理、感受周总理的高尚品格至关重要。请看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细读文本。

师:这句话,假如请你用一个词来概括,你会选择其中的哪一个词?你怎么会想到这个词的?

生:“极其简单”。

师:联系“宫殿”这个词,你会想到这个房子过去的主人可能是谁?(学生饶有兴趣地做了多种猜测)

师:这个房子里曾经住过比皇帝还厉害的一个亲王。大家想想看,这个亲王的房子里会有些什么东西呢?

生:绫罗绸缎,金银珠宝,古玩器皿……

师:但是,你们看看,当这座房子成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的办公地点时,我们又看到了什么?(生读句子)

师:周总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他的肩上挑着多么沉重的担子,你们说这样的一位总理,他的办公室里该放些什么呢?

(学生畅言:放些豪华的书架,放些古玩器皿……)

师:我们再看看,你看到这些了吗?

生:没有,我们只看到——(读句子)……

此教学过程也是极其简单,但是简单中却有着细读的不简单。教师没有刻意的分析,而是紧紧围绕“极其简单”一词引导学生充分品读,这实际上是让学生通过推敲语言来感受文本,在细读中进一步走近周总理,提升情感认识。此时,文本与学生、语言与精神是和谐共生的。

猜你喜欢
问号周总理队员
问号君
以“一刻钟”导航队员“一辈子”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队员
少先队活动(2020年6期)2020-07-27 01:34:58
问号和叹号
致敬:风雪中的人大扶贫工作队员
人大建设(2018年3期)2018-11-17 22:01:21
1958年我在应城见到周总理
文史春秋(2016年2期)2016-12-01 05:41:57
问号处的数
读写算(中)(2015年10期)2015-11-07 07:24:24
水下考古队员的一天
大众考古(2015年6期)2015-06-26 08:27:24
难缠的“小问号”
小主人报(2015年19期)2015-02-28 20:44:44
周总理的标准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