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灵
去年底参加了一次以学校文化为主题的校长论坛,感触颇深。校长们对于学校文化建设的思想、观点,以及他们在实践中创造并形成的鲜活的经验,也促发了我对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些思考。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时,把文化建设作为其重要方面之一。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建设者和传播者,中小学校应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要求,体现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即深刻认识教育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作用的自觉,准确把握教育与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的内在规律的自觉,在积极承担文化传承历史责任的自觉。这也符合在推进教育改革过程中学校现实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
学校文化建设的发展,一直以来就有很好的实践基础。近年来,校园文化环境和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各方面的文化建设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学校文化建设在推动学校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益彰显出焕发学校生机与活力的独特作用。当前,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着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需要把握好它的“魂”“本”“根”“源”。
第一,要牢牢把握学校文化建设之“魂”。“魂”是指人在文化活动中所追求的方向和把握的尺度,其核心是价值和价值观念体系,如理论观念、思想方法、价值导向、趣味境界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建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为引导应成为学校文化建设之魂,即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将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爱”“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贯穿到学校文化建设的环节之中,使之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
第二,要鲜明体现学校文化建设之本。要把育人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检验学校文化建设效果的首要标准。因为文化的本质是“化人”,中国古代就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说法。学校是传播文化、培养人的地方,学校一切工作的着眼点都应落在提高育人质量。
第三,要切实立足学校文化建设之根。学校文化是学校的血脉,是师生的精神家园,而这样一个精神家园的建设需要培育学校精神。学校精神是学校群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淀起来的、在共同的心理和行为中体现出来的理念、价值体系、群体特征,是学校文化最生动、最形象的精神体现,是学校品格的凝练和神韵的描述,是教育目标的诠释和教育内涵的解读,具有强烈的号召力、影响力。
第四,要积极调动学校文化建设之源。学生、教师、学校管理者会形成各自的文化,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学校有了自己的学生文化、教师文化、课堂文化、管理文化,才可能形成整体的学校文化。因此,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教师、学校管理者积极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
总之,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高度重视学校文化建设,努力塑造学校文化建设之“魂”,紧紧抓住学校文化建设之“本”,积极创造丰富多样的学校文化建设载体,大力弘扬奋发向上且具有独特性的学校人文精神,必将带来教育发展的活力更加强劲,教育改革的生机更加蓬勃。
□ 编辑 江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