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砚清
2007年5月,《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发布实施,确定从2007年秋季入学的新生起,在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免费师范生入学前与学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承诺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十年以上,免费师范毕业生一般回生源所在省份中小学任教。这一新举措使我国的师范教育出现了历史性转折,结束了自1997年以来我国大学招生并轨后所有师范生教育都收费的历史,恢复了新中国成立后一度实施过的师范生补助教育的政策。这一应时之举,不仅体现了国家对师范教育的高度重视,更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制度安排。
一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意义
1有助于改变我国教师资源不平衡状况,促进教育公平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师资极度不平衡,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师资供大于求,经济落后地区的师资却严重缺乏。在师资质量方面,在经济发达地区的有些中小学教师是研究生,而西部某些贫困地区却几年都没有引进过一名大学生。由于教师待遇、地区发展等因素影响,目前我国师资流动的基本走向为:农村流向城市,西部流向东部,非重点向重点学校集中。同时,西部地区教师队伍还普遍存在着不稳定性。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常宝宁对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流失意向的调查显示:30.8%的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想换职业。师资匮乏、教师素质不高是制约当前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瓶颈因素。如果纯粹由市场机制来调节师资,那么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和全面提升将是一个缓慢的自发过程。当前,国家及时出台《办法》,通过政策的倾斜来调控教师教育的发展,引导优秀师范毕业生到农村教育基层去,有助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根据六所部属师范大学的招生计划,2007年有约1.2万名学子享受免费师范生政策,且大部分名额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2有助于扭转目前师范教育边缘化的趋势
在我国近几年的教育改革中,师范教育有被边缘化的趋势。主要表现为:第一,高师院校纷纷通过更名、合并,成为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数量急剧下降.第二,高师院校中不少学校抽调师范专业教师充实新建学科,削弱了原有的师范教育的特色与优势。很多师范大学中一半以上甚至三分之二的专业已经不是师范专业,这严重影响到师范专业学生的招生数量,动摇了师范院校的办学定位,影响了基础教育的发展。“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对师范教育边缘化是一种补救措施。《办法》提出要把培养优秀中小学教师的工作作为评价师范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对在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工作中作出积极贡献的部属师范大学给予政策倾斜,进一步加大对师范教育的支持力度。目前,六所部属师范院校正在按照要求,重新审视办学方向,调整招生计划,培养更多的优秀中小学教师。可以说,随着《办法》的出台,师范教育又从边缘走向中心。
3有利于促进高师院校的课程改革,优化课程设置
目前,我国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存在一些不足:一是過于强调学科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在学科构成中比重偏低。二是作为培养教师职业能力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充斥着基本概念、原理等抽象词语。教育类课程成了学理研究,影响了师范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三是课程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要提高我国教师培养的质量,课程改革迫在眉睫。《办法》出台后,六所部属高师院校将率先试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加强课程、教材和教学资源的建设,通过改革课程内容、更新教学方法等措施,提高师范生的教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华东师范大学提出将新设17门教育研究与拓展类课程,重新规划建设教育类课程并对教育学和心理学基础课程进行重点改造。并以“主修专业+教师教育课程模块(3+1)”的模式设计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鼓励学生参加辅修、双学位的学习,培养交叉融合、一专多能的新型师资。《办法》的出台将大大推动我国师范院校的课程改革。
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面临的问题
任何政策从制度设计到具体实施,难免会有新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审慎地分析师范生免费教育可能出现的问题,对于该政策的顺利推行将大有裨益。
1政策的制定只有自上而下的过程,缺乏调查与评估
政策议程包括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两种形式,我国的政策常常是党和政府发现问题后,不经过公众议程,而直接将其列为政府日程,这样可能导致政策定位偏高、具体操作性不强、配套政策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免费教育政策既要培养优秀的教育家,又要解决农村地区的教育公平与师资问题,这样的政策目标恐怕难以同时实现。据相关调查显示,公众对免费师范生的责权存在诸多疑问,如能否换专业、如何安置就业、是否有合理可行的退出机制等等。政策规定免费师范生毕业后回生源所在省份从事十年以上的中小学教育,但是政策并没有对违约行为如何处罚做出规定,使其操作性不强,并且农村能为师范生提供的工作生活条件都比较艰苦,收入偏少,很容易打击其工作积极性,导致师资再次流失。
2师范教育免费政策内容治标不治本
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目的:一是为了解决贫困家庭子女上大学难的问题,二是为了提高师范生的生源质量。全免学费的诱惑会吸引一部分家庭贫困并且学习优异的学生选择教师职业,但是并不等于说这些学生喜欢并善长于教师工作,对于那些对教育工作并不感兴趣而迫于经济困难的学生来讲,很难保证他们能够安心从事教育工作,其结果既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违背了政策的初衷,又不利于学生自我的成长与发展。城乡地区生活工作条件的差距也很难保证免费师范生能够在教师岗位从教十年以上,若不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单单在政策上要求个体的行为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
3免费师范生政策可能导致学习动力不足,进而影响师范教育质量
在就业政策方面,其采取的是统一调配与双向选择相结合,也就是说师范生毕业时若通过双向选择未落实工作岗位可由生源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安排工作。这样过多地缓解经济压力与就业压力,很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无论素质高低的免费师范毕业生都去任教,将会降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因此,需要配套措施相继跟进以保证每一位免费师范生能够真正珍惜学习机会,按照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4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缺乏职后关爱与保障
政策要求免费师范生毕业后最少在基层支教三年,而却没有明确指出三年后学生应该如何发展,如何转岗。目前应届毕业师范生尚且难就业,支教三年中又缺乏先进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的培训,使免费师范生与其它教师相比更不具备竞争力,国家若没有相关的优惠政策,在现有的社会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下,免费师范生将难以得到发展空间。这种发展状况不仅严重影响学校招收优秀的师范生,还影响着现有的支教师范生的工作积极性与稳定性。他们一边支教,一边要谋划出路,在这样教师工作下的教学质量可想而知,这也直接违背了提高基层教育质量的政策初衷。因此,国家要想真正地留住他们,仅有协议是不够的,还需要适当的措施满足师范生的发展需求和意愿,在对免费师范生毕业去向进行限定的同时,更应该为其未来的成长和长久的发展进行规划与筹谋,实现其主动、自愿地履约与执行。
三关于保障和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有效实施的几点建议
1结合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政策制定方式,开展政策评估,使教育政策更科学化、民主化
教育政策是对教育价值的权威性分配。它涉及到各个阶层的不同利益主体,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因此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在制定关系民生的政策时,一定要慎重严谨,必须要深入群众,广泛地开展调查研究,听取他们的意见与建议,反复论证调整,灵活运用自下而上的政策制定方式,在发挥现有的自上而下集中决策优势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基层与地方参与决策的积极性,促进我国教育政策更加科学、民主。
在政策制定之后还要开展政策评估,判断政策的可持续性以及是否需要修正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对我国未来的教师教育变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要不断地对政策进行跟踪调整,以更好地达到政策制定的最初目的。例如,能否考虑制定不同的免费金额相应下的基层从教年限,让学生根据自已的经济情况选择不同的免费程度;能否给予地方师范院校更多的政策支持,必竟他们才是提供基层教师的主力军。
2建立配套政策,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
由于《办法》是一个相当宏观的政策文本,很多细节尚未清晰规定,因此,需要有进一步的细化方案与操作性的措施。同时,应该考虑到地区差异,结合不同地区的特点来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以满足不同的需要。具体来说,在招生政策、培养政策和就业政策这三方面都应当细化操作方案。比如,面对“三年支教契约”与二次就业困难,政府可委托高校加强对免费师范生的职后培训与继续教育,鼓励支教生在职攻读教育专业硕士,搭建远程教育平台,使他们获得与应届师范毕业生同等的就业机会与信息技术支持,消除支教学生的后顾之忧。
另外,很多贫困家庭的学生都希望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免费教育只能暂时解决其四年的学习与生活问题,而毕业后面临的低微待遇与工作条件与农家子弟的愿望是相违背的,若不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在市场经济与利益多元化的时代,仅靠一腔热情与政治动员,都不是长久之计,很难长期留住人才,对于政策的目标只能具有治标不治本的效果。
3建立激励与淘汰型的质量保障体系
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的“免学费+包分配”的定向培养模式,使免费师范生在衣食无忧又没有就业压力的情况下,势必会有已拿到“铁饭碗”的感觉,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倘若毕业生教学技能不高,综合素质不合格,而三年契约已在,不是会误人子弟吗。因此,应该建立配套的激励与淘汰机制来保障国家公共财政效率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有效性。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朱旭东教授提出:我们要建立针对免费师范生的激励与淘汰机制,对在学习期间不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各方面表现差的学生要予以淘汰,且偿还培养费用。另外,在师范生就业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免费组织他们进行双向选择,为他们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如果毕业生想得到自己希望的岗位,他在学校期间的学习表现将是很重要的依据。这些措施在保障免费师范生培养质量上,必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体现了国家对教育的关注,体现了国家对农村教育的偏重,不断完善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将优质的教育资源转向农村,才能从整体上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增泉.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意义及政策建议[J].中国教育报,2007-3-3(3).
[2]何光全,等.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基于实证调查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1,(15).
[3]曲铁华,马艳芬.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实施的障碍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