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映
南宁市于2012年8月,开始全面推行高中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南宁市高中物理课改不但真正做到全员研究性培训,而且把教学研究作为推动课改、深化课改的基本手段.新学期开始全市有计划地进行了一系列公开课、研究课,使高中物理教学开创了一个崭新局面。本人通过培训、听课及课堂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新课标理念下教师角色的定位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主宰着课堂,“一言堂”是最突显出的表现。教师唯恐学生听不懂、学不会,所以,教师满堂灌,要求学生安静地听。课堂似乎成了教师一个人的舞台,偶尔提问,也只是课堂的点缀。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它的优点,但随着教育的现代化、国际化,传统教学的劣势也突显出来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被排除在教学主体之外,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抑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把学生禁锢在教师的思维范畴之内,学生没有了自己的思想。人思维的根基一旦被约束,或者有了固定的模式,那么人的思维就会变得狭隘,学习兴趣、探究意识以及创新能力也会随之降低,就如一只小鸟,你把它圈在笼中,天天好吃好喝养着它,时间久了,它就不会再想外面精彩的世界了。
基于新课标理念的要求,我们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新型教学模式,而小组合作式教学模式,以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因而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课程改革的最高境界是教师观念的提升。教师作为课改的执行者,决定着这场教育变革的成败。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教师要适时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尝试各种新的教学模式。
二、新课标理念下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普通高中物理新课标告诉我们: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学习能力,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了一部分知识,教师再组织进行相关的讲解、总结,这时教师应注意发挥学生的智慧,将学生自学的知识进行优化和提升。新课标通过加强过程性、体验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
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生要掌握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评价的重心更多地指向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学生愉快地学习。
自主探究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但并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我们在强调自主探究学习的同时,同样还要强调其他的学习方式的运用,不要走极端,多种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相互补充,共同促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例如,在“人造卫星与宇宙速度”教学中,可以提出问题:能否让抛出的物体不落地?这时学生十分活跃,议论纷纷。有的说,将物体上抛,初速度越大,上升的高度越高,当初速度大到一定程度时,物体飞到外太空,就不再回来了;有的说,由平抛规律可知,物体从越高的地方抛,同时初速度越大,落地的水平距离越远,当初速度大到一定程度时,物体就落不回地面了;这时有学生反驳到:落地的跨度长了,可地表并不是一个水平面了;也有的学生说,由匀速圆周运动可知,当重力正好提供它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时,物体可绕地球在圆形轨道上运动,就不回地面了。通过思考和讨论,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激发学生进行思考,这样就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对于几种常见的磁场的磁感线分布,只是根据真实的磁场虚拟出来的,不宜采用探究式学习,宜用接受式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个人程序性知识积累到一定时就会内化为方法性知识,而方法性知识的理解和领悟,又有利于程序知识的学习。由此可见,两种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相互补充,共同促进。
三、新课标理念下,课堂教学中师生合作学习的思考
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这种课堂模式在新课改形势下得到广泛推广,成为一种潮流。但任何一种形式都不是完美的,在教学实践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1.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能力差异、兴趣爱好,了解不够,造成分组不当,无法进行交流合作。这就要求教师在分组之前充分了解学生,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合理分组。
最初我在对学生分组时,唯恐成绩弱的学生带不动,又害怕影响成绩好的学生,暗地里尽量把好的集中在几个组,同时由于对学生的兴趣和性格了解不够,造成分组讨论难以进行。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了解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各种能力,再分组时,不但注重了每个组成员的学习成绩,还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动手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种素质,这样,组内探讨,组间质疑,代表发言都进行得比较顺利,不再像以前那样磕磕绊绊,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2.教学设计中,对学生探究的问题研究不够,出现问题设置欠妥的现象,造成学生无法完成自主探究,或者草草收场的局面,收不到合作学习的预期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认真研究教材,根据学生情况合理设置问题。教师设置讨论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且讨论的问题不宜过多。
例如,在《磁感线》的教学过程中,最初在分组学习时,设置如下几个问题。
(1)磁体有几个极?电荷有几种?
(2)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什么?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什么?
(3)磁场的基本性质是什么?电场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4)磁体的周围有磁场,可以通过磁感线来描述,电荷的周围有电场,电场可以用电场线来描述,电场线有什么特点呢?
前几个问题相对简单,学生经过看书讨论,能够理解,回答提问时,非常顺利。而“磁感线”由于太过抽象,学生难以理解,不能准确描述磁感线及特征,并且严重影响课堂进度。再上这节课时,对于“磁感线”,我先进行实验模拟,再通过与“电场线”描绘过程进行类比,引导学生去认识,再让学生讨论、交流,课堂效果有了很大提高。
3.合作学习的形式往往不是贯穿于整节课的始终,它常常和其他教学形式相结合,只有根据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时机开展合作学习,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才能取得良好的实效。
总之,在新课标的实施过程中,从教师在课堂中的定位、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到课堂学习模式的改变,都是重要的研究课题,教师应该以谨慎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对待教育,对待学生。不管哪种新的变革,新的模式,都应该做到去粗取精,理智思考、合理利用,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责任编辑 易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