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如何让员工信任你》(2013年3月号)
管理者和员工之间建立信任,是一个基于重复行为的循环过程。当管理者的行为值得信赖时,员工就会更加信任他们,进而鼓舞自己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工作,并展现出组织公民行为。反过来,员工更加热情地投入,又会增进管理者对他们的信任。就这样,组织内形成了一个信任的良性循环。这个循环的开端,在于管理者通过自身行为向员工灌输信任。管理者的六种重要行为—— 一贯性和可预见性、正直诚信、公开沟通、分派工作和授权、关爱员工、忠诚,有助于在员工心里撒下信任的种子。
赵付春:文中所列举的影响上下级信任,并促进员工公民行为的六条因素,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贯性和可预见性、公开沟通、分派工作和授权,涉及的是企业制度层面;正直诚信、关爱员工、忠诚,则是从管理者的个人特质角度来探讨信任。循着这一思路,我们还可以列出其他影响信任的因素,例如,从制度上看,组织公平是很重要的;从管理者个人来看,最好还要有一定的亲和力,关键时候能给予员工资源上的支持,甚至在员工个人有困难时也能给予帮助;更进一步看,基于领导情境理论,要创造出上下级的信任,还要使组织情境与领导者个人特质之间达成匹配,这或者可以作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以下再对原文做两点评论和延伸:一是当前研究大多认为,信任对于组织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可以营造良好的内部氛围,调动员工积极性,进而促进生产率。这一关系链中,存在三个环节:从信任到内部良好氛围,从良好氛围到员工积极性,从员工积极性到生产率提升,必须确保它们之间的牢固性。所有营造信任的努力,也应当围绕加固这几组关系来展开,并最终实现生产率的提升。
二是文化因素对信任的建立有何影响?美国的研究在中国适用吗?我的初步分析结论是,可能需要进行调整。中国与美国文化的差异在于中国是交互主义(非集体主义),美国是个人主义;中国人权力距离比较大,而美国比较小,等等。在中国文化中,很多企业领导都崇尚军队作风,强调自上而下的执行力和效率;而美国企业则强调平等,对不公平的容忍度较小,契约意识比较强。在中国环境中,尤其是在大多数家族企业,所谓的信任其实是一种圈子文化。在一个极具个人魅力的领导统领下,建立一个信任度非常高的圈子,圈外之人难有信任可言。所以在同一个组织中,存在两类关系:一类是基于亲情或类似亲情的信任;另一类是基于制度的市场交易式关系(甚至很难称为信任)。因此,要在中国企业内建立起普遍的信任,需要改变企业内部原有的文化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