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公共实训基地 开展教产结合校企合作的实践和探索

2013-04-29 03:23:22聂传东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3年5期
关键词:平桥区职教职业院校

聂传东

为深入推进校企合作,改革办学和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河南省政府组织职业教育考察团赴欧洲考察,借鉴“双元制”等国外成功经验,结合我省实际,出台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河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提出了“三改一抓一构建”的工作思路,要求“改革封闭式办学模式、大力推进校企合作”,解决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职业院校与企业脱节的问题,着力在校企合作的途径和机制上取得突破。信阳市平桥区积极贯彻省政府决定,大力推进校企合作,走出了一条依托公共实训基地开展教产结合、校企合作的新路子。

一、平桥区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背景

信阳市平桥区位于淮河上游,是农业大区、经济欠发达地区,总人口78万,农村人口占80%,农村富余劳动力20余万。全区共有职业院校5所(高职1所、中职4所)、学历教育在校生11600人、各类职业培训机构8所,职业教育办学质量位于全市前列,改革创新不断取得突破,但职业学校缺乏实训实习设备、“双师型”教师力量不足、人才培养与企业结合不够紧密、人才技能水平不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训机构的培训条件较差、师资力量薄弱、培训层次较低、缺乏吸引力。在办学观念上,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培养实用技能人才、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不强,缺乏校企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理念。一方面当地人就业难、纷纷外出打工,另一方面当地党委、政府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面临招工难的困境,亟须解决“谁来培养技能人才、谁能培养技能人才和怎样培养技能人才”的问题。

平桥区以全省职教攻坚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契机,采取了整合职教资源、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师资培训、实施全员免费等一系列攻坚措施,成立了全省第一家县区级职教集团——信阳市平桥区职教集团。平桥区最大的职教攻坚行动就是投入资金建成了信阳市平桥公共实训基地,并依托公共实训基地认真落实《河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深入开展教产结合和校企合作,创新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解决了就业难、招工难这一重大民生和经济问题,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二、平桥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基本情况

1.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概况

信阳市平桥公共实训基地位于信阳市郊的震雷山风景区,规划占地面积1156亩、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总投资8亿元,建成后可同时满足2万人学习、实训和就业。工程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是占地100亩、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投资0.6亿元的CCC信阳培训中心(由世界500强企业CCC 国际统一承包公司投资),已于2008年3月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占地400亩、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投资近3亿元,现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三期工程占地700亩、投资近5亿元,现正在建设。实训基地已建成综合实训楼1幢、带有培训教室的大型实训实习车间10个、教学楼3幢、学术交流中心1幢、学生公寓楼4幢、办公楼1幢、大型食堂3个、公寓楼4幢。实训车间内的各专业实训设施先进齐全,生活服务设施配套完善,可同时满足8000人课堂学习、实训、实习、就业。

2.入驻实训基地的职业院校和企业

已经入驻公共实训基地并正常开展教学、实训、生产的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和企业有信阳职业技术学院航空技术与服务学院(专科)、信阳市第六职业高级中学、信阳电子学校、信阳航空服务学校、平桥区技工学校、CCC信阳培训中心、信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学校、信阳工程机械培训学校、携程旅行网信阳呼叫中心、超越服饰河南公司、台湾南纬集团公司、舜禹光学公司、河南电信信阳呼叫产业中心、锐锋模具公司等,可开展服装生产与设计、计算机、航空服务、客户信息服务、模具、电子商务、汽车驾驶与维修、数控机床、机电一体化、手机维修、电焊、挖掘机等16项专业培训,常住学生、培训学员、工人等7200人,已成为豫鄂皖地区一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三、公共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模式

1.公共实训基地的功能定位

公共实训基地的功能主要有两个:一是开展职业技能实训。主要是对青年农民、退伍士兵、下岗失业人员等重点就业群体开展免费中短期技能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技能素质、就业能力和就业层次。二是开展校企合作。以公共实训基地为平台开展职教招商、吸引企业落户,方便职业院校在校生学习和实习,以实现教产紧密结合、校企深度合作。

2.“中国第一局”应运而生

教育部门管职业院校,不管技能培训和招工;人社部门管招工和就业,却不管人才培养;企业只管招工、不参与人才培养;各部门结合不紧密,有限的职教资源和培训资金被分散,学校培养和企业所需“两张皮”,出现就业难、招工难、招生难。平桥区大胆创新体制机制,把教育部门的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职能和人社部门的培训、就业服务、职业介绍、劳务等职能整合起来,成立了被媒体称为“中国第一局”的平桥区职业教育和就业服务局。同时整合统筹教育、人社、扶贫、农业、民政、工会、残联等部门的培训经费,按照“性质不变、渠道不乱、统一管理、集约培训、提高效能”的原则,将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阳光工程”、“雨露计划”、“下岗再就业培训”、平桥区独创的“全员免费培训”(即发放1000元代金券)和农村实用技术、退伍军人等各类培训集中在公共实训基地,既方便了学员学习和生活,又提高了培训质量。

3.政府主导的联席会议和职教集团的理事会议制度

为保证实训基地可持续有效发展,平桥区成立了区长任组长、相关行政部门和行业协会成员参与的实训基地管理领导小组,建立了小组成员参加的基地管理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开会研究解决基地建设和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由职业教育和就业服务局牵头负责联席会议精神的落实和日常管理。平桥区职教集团吸收所有入驻基地的职业院校(培训机构)、企业等为集团成员,职教集团实行政府指导、行业参与下的理事会负责制,平桥区职业教育和就业服务局为理事长单位,各成员之间按平等互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密切合作的原则共同发展,真正实现了教产密切融合、校企深度合作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新局面。

四、依托公共实训基地开展校企合作的实践成效

1.校企合作的经济利益基础

信阳市平桥公共实训基地的征地、基建和生活服务设施与部分实训设备等主体投资者是政府,实训基地是一个公益性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入驻企业可直接安装生产设备、招工生产,省去了征地、建厂房、拉电线、修路、建职工公寓及生活服务设施等方面的大笔费用,且用工有保障。企业可享用实训基地内职业院校(培训机构)的培训资源,政府对新招工人按每人1000元(免费培训“代金券”)的标准作为上岗技能培训费补助企业。校企双方都减少了大量的成本支出、增加了收益,校企合作得以持续、紧密、深入开展。

2.组织健全,资源共享,教产融合

平桥区成立了校企合作领导小组,实训基地内的职业院校和企业都成立了校企合作办公室,配有专职负责人员,职业院校与专业对口企业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明确了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CCC 信阳培训中心在实训基地投资安装了3000万元的实训设施,主要开展管道安装、电(气)焊接、图纸设计等专业的涉外劳务输出培训,面向全国招生,外籍教师任教,学员经培训合格后全部派往非洲、中东地区就业。超越服饰公司投资8000万元、台湾南纬集团投资6000万元在实训基地建立了8条服装生产流水线。携程旅行网信阳呼叫中心投资6000万元建立了1000个座席、可供3000人就业的客户信息服务呼叫大厅。舜禹光学公司投资8000万元建立了光学和手机配件生产车间。实训基地内校企双方资源共享、人财物双向流动。职业院校可使用企业的生产设备和真实职业情境开展实训教学和顶岗实习,可请企业的专家、技师作为实训和实习指导教师,可以派教师到企业实践、双方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企业可使用职业院校的理论培训员工,可向学校发用人订单;车间就是教室、校园就是工厂,学生的学习内容与企业的先进生产工艺保持同步,教育和产业融为一体。

3.专业共建,人才共育,企业全程参与教学各要素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专业课程的设置、培养目标和途径的确定、考核录用、“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教材开发、教学过程的实施和技能竞赛等全部由校企双方共同商讨完成。在教学理念上坚持“以技能为本位、以实训为主线、以企业需求为目标”,将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有机结合起来,打破理论课和实训课的界线,充分利用大型车间内的培训教室边讲理论、边让学生动手操练。超越服饰公司、台湾南纬集团一边进行服装生产一边利用生产线为职业院校开展实训教学,为平桥产业集聚区内的服装总公司培养大批熟练技术工人。携程网信阳呼叫中心与信阳航空服务学校是校企合作伙伴,校企双方共建计算机、航空服务等专业,携程网参与教学各环节,利用大量的先进设备为这两个专业的学生开展实训教学和实习,学生毕业后考核合格后录用,学生不出实训基地大门就完成了理论学习、技能实训、顶岗实习和正式就业的全部过程。

4.校园和企业文化相互渗透、认同

学生以员工的身份到企业生产一线参加实训和顶岗实习,在实际生产岗位上接受企业管理和技师、师傅的教导,切身感受到严格的生产纪律、分工协作的团队精神和精密的技术要求,逐步适应、认同企业的管理和精神文化,平稳度过就业适应期。同样,职业院校严谨的校风、学风和先进的文化对接受培训的企业员工也会产生很强的渗透力,进而影响企业文化和科研创新精神。

5.开创“中国式双元制模式”

信阳市平桥公共实训基地既是“职教园区”,也是“产业园区”,既是校园,也是工厂,这种“职教园区+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被媒体称为“中国式双元制模式”。在政府主导下搭建的公共实训基地这个平台上,实现了教产密切融合、校企深度合作,解决了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脱节、校企合作不紧密的问题。目前,CCC信阳培训中心已培训合格电焊工、钢管工、安装工等4600 余人,全部到CCC国际统一承包公司驻沙特、阿联酋等国的项目工地就业,年收入可达15万~20 万元。超越服饰公司、舜禹光学公司、携程网分别实训学员900人、800人、1000人,受训学员一部分直接在基地内就业、大部分就近到平桥产业集聚区就业。四年来,平桥区政府发放免费培训代金券1.9万张,1.8万人凭培训券在实训基地参加技能培训并获得结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1.7万人成功就业。平桥区依托公共实训基地大力开展校企合作、积极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扩大城乡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已培养各类实用技能型人才5万人,他们凭学到的技能年均增收约3600元。

五、开展校企合作的经验和需解决的问题

第一,解决好利益问题是开展校企合作的基础和前提。企业只有获得更多收益,校企合作才能顺利进行和持续发展。第二,政府主导是校企合作的关键。校企合作必须在政府主导下进行,政府要把校企合作作为民生工程,不惜投入巨资,让企业、职业院校和全民获得更多收益。第三,教产结合、专业共建、人才共育是校企合作的根本。第四,入驻实训基地的企业少,可开展实训的专业不能满足需求;职业院校专业设置需整合,以办出上规模的重点专业,便于协商校企合作具体事宜。第五,购置的实训设备淘汰很快,需用招商引资的办法保证实训设备与当前先进生产工艺保持同步。 (责编 徐振云)

猜你喜欢
平桥区职教职业院校
平桥区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3:12
第七届“手抄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下一代英才(2019年6期)2019-09-16 02:44:14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0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51
平桥区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干旱气象灾害风险区划:以信阳市平桥区为例
职教要做好迎接“慕课”挑战的准备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