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月平
问题是数学思维的起点,思维是数学教学的核心.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课堂上首先要注重问题提问的质量,这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和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而现实的课堂教学往往是重问题数量轻质量.课堂教学中,并非所有的问题都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的过程.很多问题只是停留在提问的形式上,再者很多教师重问题的结论轻过程.过于重视对数学概念、定理等知识的总结,而忽视了对这些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和应用过程的揭示和探究;还有很多教师重问题预设而轻视生成等.其实真正的有效的问题教学是从学生的合作学习出发,在讨论过程中发现问题,并通过思考和理解这三个环节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提高.
一、问题提问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还原课堂教学真谛
数学的很多问题源于生活,这不仅要求学生关注生活,同时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最适合学生的数学教学活动,提出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探究问题.
1.问题贴近生活,体验数学价值
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问题的提出寓于生活情境中,这样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觉得这样的问题值得去探究并能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例如,在“相似三角形”教学中,可以设计如下问题:在某一时刻,有人测得一高为1.6米的竹竿的影长为3米,某一高楼的影长为90米,小明同学很快知道楼的高度,你知道他是怎么算的吗?这样的问题设计从学生日常遇到的困惑出发,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极大地激发学习热情,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这符合“数学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的课改精神.通过主动探索、实践与思考等数学活动,使学生感受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步步深入,感知数学
数学思维的发展都是从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的.所以问题的提出要尊重学生的认识规律,从简单问题入手,逐步深入,层层推进,使思维逐步得到提升和发展,最终达到解决问题和释疑明理的目的.如,在总结平方差公式规律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
①(x+1)(x-1)=;
②(n+5m)(n-5m)=;
③(4a+b)(4a-b)=.
通过对这几道题目的计算并比较后你发现了什么共同的规律?你又将怎样验证这个规律的正确性呢?
这样设计“数学化”的认识过程,学生通过形式比较很容易得到平方差公式,从而建立了对公式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乘法公式的验证,说明自己猜想的正确性.这样教师引导学生加以归纳和总结,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
二、精心设计问题,提高问题的针对性
俗话说:“好的问题是促进学习的燃料.”数学教学过程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有目的地思考和创造性地思考,有利于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和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便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1.以教学目标为中心,找准问题的基点
设计问题时,应以教学目标为中心,找准问题的基点,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避免问题设计空洞,没有实际价值或者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无所适从.有质量的问题能立刻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引人入胜,便于学生思考和探索,为结论的形成作出铺垫.例如,学习“不等式的性质”时,为导入新课,可以设计如下问题:同一个电梯里两人身高分别为:a米、b米,且a>b,都升高6米后,你能用不等式关系表示出来吗?如果都下降3米呢?从中你能得到不等式的性质吗?
这样的问题设计让学生建立直观的感受,拓宽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2.善于启发问题,拓展思维广度和深度
数学的核心是思维,思维源于问题.课堂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能激发学生数学兴趣,点燃思维火花,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探索一元二次方程解的个数”的教学中,可以先由一元一次方程入手,让学生观察方程x-4=0的解,逐渐过渡到x2-4=0的解,然后提出“你能猜想此方程的解为多少?有几个解吗?”这样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学生会立刻用一元二次的定义、因式分解的方法求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归纳,让学生感悟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可能有2个.然后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进一步让学生感悟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不一定都符合实际意义.这样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设计促进了学生对方程解的理解,拓展了数学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3.问题设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难易度适中
一个好的问题提问,不仅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更能让学生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初中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很感兴趣,每个学生都想试一试.如果问题设计太难,一旦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后得不到答案往往又易失去解决问题的兴趣,时间长了,学生也会产生厌学情绪;如果设计得太易,又会使学生产生轻视和厌倦心理.
(责任编辑黄桂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