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发林
〔关键词〕 高中英语;生成性课堂;
情景;资源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05—0056—01
一、了解学生,奠定有效生成
由于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他们的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学业水平和生活经历是完全不同的,因而也形成了个人独特的心理世界。这种差异性使课堂教学充满了很大的变数,也隐含了更大的生成性。教师要把学生当成重要的生成性课程资源来对待,教学活动都要从学生的现实情况出发,从学生的已知起航。因此,教师在重视教学设计、备教材的同时,更应该备学生,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心理素质、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
二、预设情景,准备有效生成
教学活动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具有预设和生成的双重属性。预设是教学高效的必要条件。高效的教学始于准确知道所期望生成的目标,以及达成这一目标所运用的方法及手段。教学是可以预设的,教学活动本身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强调课堂教学的生成性,而不努力做好课堂教学的预设,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总而言之,预设是生成的前提,生成是对预设的超越和发展,预设和生成是辩证统一的。为了更好地生成,课前的教学设计要从教学目标、内容、过程、方法及评价等方面体现出多样性、选择性、灵活性和开放性,为学生个性的发展预留更大的空间。
三、珍惜资源,促进有效生成
l.鼓励学生质疑。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曾指出:“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道出了问题的价值及意义。因此,问题意识的培养同样是生成性课堂的关键。在上EliasStory一课时,在阅读课文前,笔者展示了Elias和主人公曼德拉的照片,让学生针对照片,问两个最想问的问题,然后是四人小组分享学生问的问题,每组确定两个最想问的问题,然后把问题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学生自己设疑,其注意力肯定要比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更集中,教学进行更有效。
2.善于捕捉偶发事件。生成性教育资源无处不在,但这些资源并不是件件可用。而且很多生成性教育资源是教师在预设时没有想到的,也不可能想到的。因此,教师要有一双慧眼,时刻关注并及时捕捉课堂上师生、生生互动中产生的有探究价值的新信息、新问题,并能在亮点处引领、在迷茫处指引,把师生互动和探索引向纵深,使课堂再产生新的思维碰撞和交锋,从而有所发现、有所拓展、有所创新,促进教学的不断生成和发展。
四、合作学习,促进生成展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合理地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既是学生合作的基础,也是实现学生群体合作的基本手段。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上,教师可根据不同的课型、教学内客、教学环节,来利用不同的小组模式进行教学。
总之,英语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再现的是师生共同参与的生活情境。新课程呼唤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师要从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细心地呵护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真诚地尊重学生的发现,巧妙地启迪学生的思维,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舞台,使课堂教学因动态生成而变得更加优化。如此,教师和学生一起相互启迪、共同研究、相互促进,孕育出无限生机,共同演绎有知识生命的新的英语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