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颖
美术技能是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要求之一。作为美术技能学习的核心内容——造型训练,是培养学生美术专业素质的基础科目,其学习贯穿于幼师美术教学的始终;而平面形体练习则是造型训练的基础,从根本上支持学生后续的绘画表现、手工能力和审美情趣的形成和提高。
一、平面造型基础训练的课程内容及设置
幼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美术课业的练习时间短,内容多,有别于专业美术院校的专业化要求,她们更侧重于知识面的宽度及泛化,在技能技巧上,则通过简化来奠定扎实的基础,形成娴熟的技能和良好的素养。在平面造型基础训练上,相比较传统的造型训练包括点线面,形体结构空间、比例、明暗、质感等一系列专业要求,幼师生的平面造型训练简化到通过单纯的线描表现,从各种各样纷繁复杂的艺术表现形式抽取出来,直接定位在对于动物、植物、人物等卡通平面造型的基础练习中。
在平面造型基础课程设置上,以横向的整体意识、线描表现等技能技巧为支持,纵向秉承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反复训练不断巩固的安排,从简化的单独植物动物开始,培养整体意识,正确的绘画步骤,逐渐过渡到单独的人物,依次递进至组合的动物、组合的人物、配以场景的独幅画、有连续故事情节的连环画的创作。在有层次递进的内容内不断循序渐进地训练基础的技能技巧,使学生的能力也在宽泛地掌握过程中不断走向精进。
二、平面造型基础训练的重点和难点
相较于艺术作品的抒情寄怀、性灵表现的审美意识,幼师的平面造型基础训练更强调实用性,着重于物体平面形态单纯的刻画,包括画面的完整、物象的准确、线条的自然流畅等基本技能技巧的掌握。
(一)整体感的培养
新生入学伊始,教学上都会有一个小小的试画作业安排,学生可以自创、默画或找图片实物参照绘画,目的是衡量学生的入校基本水平。我们发现大部分同学,包括坚持说从没有上过美术课的学生,无论画得好坏,都能够画出物象来,但所画物体往往缩在画纸的一个小角落里,或凌乱四散在画面上。这样的画面,即便细节画得再好,都不能称之为美术作品——因为没有整体感。
整体感是判断好的艺术作品的基本标准,体现在绘画操作过程中实际上是一种全局把握的概括能力。整体感可以说是幼师生平面造型训练的灵魂、重点,同时也是技巧上最难理解消化的概念。整体感的体现,包括培养整体观察的习惯和正确的整体作画的步骤。
培养整体观察的能力,首先要树立整体意识,塞尚的名言“要用圆柱体、球体和圆锥体来处理自然”,这固然是他对西方艺术走向抽象结构的宣言,引入到幼师的教学要求,也可用于指导学生整体观察的方法。当我们面对一个或一组物象时我们要有意识地学着用整体概括的形体来简化物象细节的纷扰,专注于物象本质的表现。面对要作画的对象,学生应得到这样两方面的训练:首先,应习惯于用比例衡量,块面概括,垂直线水平线的辅助对比去观察对象理解对象;其次,要不断训练学生的眼睛。当看见一朵花说很美很漂亮时,应观察到这朵花的漂亮是因为花型的完整均衡,而那朵花的美丽在于它的摇曳不对称。而这种均衡或不对称的感觉,实际上就来源于训练有素的整体意识的把握。
而画面的整体感得以体现需要在绘画过程有意识地利用正确的绘画步骤来把握。合肥幼师的林千老师曾自创口诀来概括这一过程,即“标点定位——划线连形——修订整理”。标点定位中的点首先是指画面的构图点,在不断的深入过程中则转化成一些局部的结构点,标是动态,用这个标字提醒出落笔的轻重、线条的长短,标点的目的是定位,定全局构图的位置,定局部细节的位置,定出整体的画面感;划线连形,线条要求轻松快捷浅淡,将画面的物体概括成一些不封口的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等简洁的几何图形,这样有利于观察比例是否正确,构图是否合理,物像安排是否妥帖;修订整理可以再细化成两个步骤,修订是细节的填入和充实,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利用垂直线、水平线,根据已画好物体部分来判断未画部分的位置,尽力抓住物象最佳的动态和轮廓。整理是最后的调整,在大的框架支撑下对整体进行细节的调试。
(二)形体的准确和表现
准确生动的平面形象的绘制,是幼师生专业素质的基本体现。
1.比例的把握。
在新手的绘画过程中,比例是一个既枯燥又实用的工具,它可以帮助习画者过滤掉造型的细节,注重于整体的概括;它也能让学生很容易就把握住形体,纠正造型的错误,轻松地描绘出物象。我们说某样物体画得像不像,往往取决于对这个物体比例关系把握是否正确,比例使用不当非常容易使画面僵化呆板。教学中,首先在选择练习的描摹对象上,要寻找适合幼师生练习的简化物象。举例来说,常态的素描人物一般是保持7个半头等分,但幼师练习一般会选择接近于1比1的大头小身人物,来强调夸张那份幼稚可爱感。物象本身的简化有利于学生对物体的塑造。其次在绘画过程中,强调学生在比例的运用上要灵活而不拘泥,善于利用“大致”、“接近于”的比例关系来快速轻松定位,通过整体到局部的相互参照对比,逐步调整、确定,利用比例点来分割线段,圈画形体;同时使用辅助线,例如垂直线、水平线、倾斜线,动态线等去寻找造型的比例变化规律。脸部的二分之一左右的眼线位置,上半身和腿部接近于二分之一的比例,身体的中分线,这些看似恰好的比例关系,确实要在长时间的练习过程中才能训练出来。
2.线条的练习。
一直以来西方的造型训练分为两类,即是以块面为主的素描和以线为主的素描。基于幼师生的生源特点、学习时间、目标要求等综合因素的考虑,幼师的平面造型训练摒弃了复杂的明暗素描而采取精炼到以线为主的表现形式,并且幼师的线描要求简化到“线条流畅,形体完整”上。线本身具有非常强的表现力,线条的轻柔刚硬、曲折率直、线与线组合形成的疏密远近,已经体现出强烈而独立的艺术品位。通过相应的学习,一样的物象,同样的线描方式,在不同的学生手上能产生不同的艺术语言,有的线条轻盈飘然,造型舒展放松;有的线条精致细腻,物象体现出一种内敛安静;有的线条率性奔放,画面一派生机盎然。这个线描造型的要求同时也与我国的传统绘画表现形式相吻合,有利于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更快更好地进行基础训练。
学习线描,最重要的是反复练习,“坏画画尽,好画自来”,大量的练习有利于学生培养手感,但单一的练习容易使线条流于油滑,肤浅。在内容上应选择形式多样、与学生生活相贴近、有趣味的简单形体,包括流行的卡通、动漫造型来吸引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由于幼师生美术学习时间的限制,在基础训练的阶段推荐学生采用以临摹为主的手段来学习基本技法。临摹并不是简单地追求像,而是一种学习方法,是在画的过程中体会原作的表现方法和形式,用手来临画,以脑来分析琢磨,通过消化吸收内转为自己的能力。
三、平面造型基础训练的推进
美术各门类本身就是相通的,平面造型亦是一切美术内容之基础。为了推动平面造型基础训练,我们也要在其他课程设置中渗透造型练习。比如在艺术赏析过程中,要使学生意识到整体感不是面面俱到,那将使画面趋于平淡,断臂的维纳斯之所以完美,在于她残缺的手臂使人产生美的联想,并使观众的眼睛集中在她婀娜婉转的身体美上;在工笔绘画的学习里体会线条更丰富的变化,理解线条如何表情与物,体味线条所具备的运动感、节奏感;而泥塑等手工教学,其对造型要求更为严格。
同时要注意到作业与评价对平面造型训练的推进功效。一般作业以短期作业为主,让学生笔不离手,始终保持一种对形体表达的敏感度,使每一次作业都反映出学生现阶段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技能技巧的掌握能力;教师的评价应该保持一种开放性,在评价的过程侧重于启发引导,尊重学生的绘画个性,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
总之,幼师的平面造型基础训练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精进,锤炼学生视觉语言的过程。当学生的积极性被激发,理解力、技能技巧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平面造型基础训练的教与学活动必然将是一次趣味盎然的艺术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