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梨园(外二篇)

2013-04-29 21:50王光华
辽河 2013年5期
关键词:卖烧饼刘三小女

王光华

山海关外大辽地,又有苹果又有梨,鹦鹉山下风光好,活过百年不出奇……

明太祖朱元璋带着大队人马来辽西视察边关,顺便来建昌和尚房子地区,看看他当年避难的地方——鹦鹉山的“孤神洞”。一曲悦耳的童谣触动了他的神经。

出身贫寒的朱元璋,历经坎坷夺得了皇位,他励精图治兴农富国深得民心。但是他也同所有帝王一样,朝思暮想延年益寿,可是天下哪里有仙丹妙药能使他万寿无疆呢?秦王求仙枉费心机,留下笑柄万人传讲。他不想学秦王,想走自己的路又一时没有找到,一曲童谣使他顿时开悟,他决心在这次辽西一行中,做一件必须做的大事。

朱元璋率领部下,穿过一片片梨花盛开的梨园,又登上了映山红盛开的鹦鹉山,找到了‘孤神洞焚香跪拜以后,又爬到鹦鹉山的最高处,往山下一望,一方方梨园纵横高低错落有致,一片片映山红和一片片梨花,在太阳的照耀下相映生辉。美不胜收的景致让人心旷神怡。朱元璋兴致勃勃对众将说:“众爱卿,朕想在此地封一片梨园,你们看如何?”部将们各抒己见,有的说,这里的山水很美,梨子香甜可口,封一片梨园太好了,到了秋天,我们可以陪着皇上来采摘。一边赏景一边吃梨,我们跟皇上借光,享受一下神仙过的日子。有的说,经常吃梨子会清心润肺爽精神,延年益寿没问题。也有的说,经常欣赏这园野风光赏心悦目,也会延年益寿。朱元璋听完部将的意见,立刻封这片梨园为‘太祖梨园,命令徐达马上去村里传令。

鹦鹉山上最大的一片梨园,是鹦鹉村里一个大地主家的,这个地主姓马,他在城里有买卖,在乡间有土地,尤其是这片梨园,树龄长,产量高,每年要给他赚来大笔大笔的钱财。因此他豪横乡间不可一世,什么样的官什么样的匪,他都不怕,徐达命令村里的头头把他传来,他趾高气扬耀武扬威的样子,徐达很生气地高声喝道:“大胆的乡间小民,竟敢如此无礼!”马地主听此口气心里一颤,不好,今日的来者不同往常,好汉不吃眼前亏,想着他扑通一声双腿跪地,忙哀求说:“青天大老爷,小民有罪,有事尽管吩咐。”徐达见状命令说:“你家的那片梨园已经受了皇封,名为‘太祖梨园,从即日起,由你继续经营,每年梨子成熟之季,挑选最大最好的梨子送往京城,供太祖享用。如果太祖有雅兴前来采摘,应保驾护航热烈欢迎。”马地主听罢此言汗如雨下,一边磕头如捣蒜,一边‘是!是!是个不停。

明太祖朱元璋在鹦鹉山封‘太祖梨园的消息传出去,人们议论纷纷,有的说马地主太豪横了,皇上都要惩治他,别看他有钱,每年去京城送梨,车脚路费要花多少,用不上多少年就败家了。有的说鹦鹉山风水宝地,皇上吃了这里出产的梨,一定会万寿无疆。也有的说皇上不忘当年避难的地方——‘孤神洞,封一片梨园,搂草打兔子——捎带脚。人多嘴杂,说什么的都有。这人嘴还真的有灵验,从那以后马地主的家业一天一天地衰败下来了,因为梨园的事情牵涉他很多精力,他无法去经营城里的买卖,好的梨子送往京城又没有收入。过了很长时间,据说朱元璋知道这个事情后,很不高兴,他命令在绥中九门口长城督查的徐达来鹦鹉山调查此事,当时给了马地主很多补偿,同时又划一片梨园为‘少祖梨园又给了很多优惠待遇。

从此,和尚房子地区的民众经营梨园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如今这个地区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梨园。‘太祖梨园有很多上千年的梨树,三个大人都搂不过来,这样的梨树年产四千斤以上。和尚房子一带土地肥沃,产出的梨品质最好,有‘天下第一梨的美誉,品种有安梨、白梨、花盖梨。从五十年代起就出口南洋各国,梨园已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孤神洞

鹦鹉山上有一个‘孤神洞,据说这个洞是因为住过一位孤神而得名。这位孤神跟天神上仙没有联系,跟地仙小神也没有关系。

和尚房子的一个村落里,住着一户姓刘的人家,老两口领着三个儿子过日子。大儿子十六七,二儿子和三儿子,一个比一个小两岁,家里有几亩薄田,栽的梨树,在树下和空地上种的包谷和花生,所产的粮食,只够全家吃半年。为了糊口,农忙时,老头领着大儿子在家里种田和管理梨树,老婆领着老二和老三出门讨饭。农闲时,全家人都出去讨饭。老两口省吃俭用,千方百计让三个孩子吃饱,三个儿子都长得很壮实。

那年头,身强体壮的人特别遭殃,大儿子十八岁那年,被土匪抓去当土匪,全家人盼了三年也不见踪影。后来有人传说,他因为不愿意跟着土匪去干坏事,活活被土匪打死。这亲生骨肉啊!叫天天不响,叫地地不应,老两口哭得死去活来。

二儿子十九岁那年,被官府抓去修万里长城,抓走三年没有音信。老两口为两个儿子忧虑成疾,不到半年双双驾鹤西去了。

在那官匪横行的岁月里,贫苦百姓敢怒不敢言,一个五口之家只剩下刘三一人了。他为了给父母和两个哥哥报仇,整天习武,梨树渴死了,田园荒芜了,因为他有了武艺,村里的恶霸地主很害怕,暗中勾结官府,想把他也抓去当劳工。他无依无靠走投无路,只得扔掉那几亩薄田,那三间破房,离家出走。

刘老三爬上了鹦鹉山,他在太安沟、太窑沟、石柱沟都没有找到洞穴,在坦堑沟找到了一个可以藏身的大洞,他决定住在这里。

这个洞成了刘三的家,白天他躲避开村里的人,去山上采野果野菜和粮谷,晚上他睡在洞里,他吃着野果野菜,天凉了,他点着捡来柴草取暖和烧烤食物,天黑了,村里的人都下山了,他在洞穴旁练武。村里人只知道他离家出走了,一个人也不知道他住在这个洞里。但是村里人传说坦堑沟的大洞里,夜间有火亮,不知道是哪路神仙来了。

村里有一个贫苦的江湖郎中,他经常在鹦鹉山采草药。有一天,他碰见了刘三,刘三立刻双腿跪地,哀求他千万不要说出去,郎中心里很是同情,他扶起刘三,眼泪不由自主的流下来,泣不成声地说:“你我都是同命人,前不久,恶霸地主家的小女得了邪病,我给她开了两副草药,她吃了没有见效,恶霸地主硬说我是骗他钱,勾结村里几个流氓找我的毛病,现在我也是走投无路了。你放心,你的事我不能说出去。”说着两个人又抱头大哭一场。

从那以后,郎中上山采药时,就给刘三送点吃的穿的。回到村里,他装做没事一样。也顺着村里人们说些无中生有的事,什么坦堑沟的大洞里有神仙了,神仙舍药了等谣传。恶霸地主家小女的病越来越重,他听村民说坦堑沟的大洞里有神仙,就命令家奴蒸好馒头,焖好猪头,拿着蜡烛香火,上山去跪拜讨药。你还别说,放屁打着脚后跟——赶上那个点了,恶霸地主的小女自从喝了这山上讨来的药,病真的好了,村里的人一传十,十传百,和尚房子一带经常有人上山讨药。郎中也经常避着人进洞穴里跟刘三喝酒吃肉。他又把泡制好的草药送给刘三,刘三也经常把郎中给的药包成小包放在香案上,来讨药的人拿走这些消炎去火的草药,病情好转后,就使劲地宣传,来讨药的人有时影影绰绰能看见刘三的背影,他们又传亲眼看见洞里有一个神仙了!神仙长得又高又大了……久而久之‘孤神洞这个名字就传开了。

刘三的武艺练成了,一个风雪交加的夜里,他窜进那个恶霸地主的院子里,看见屋内还有灯光,他故意用手往窗上敲打两下,恶霸地主看门外有动静,顺手拎把大砍刀,推开房门张望,刘三一个箭步窜到他的身后,两手掐住恶霸地主的双臂,一抬腿踢掉他手中的大砍刀,刘三手急眼快拎起大砍刀,刀起地主的人头落地,刘三翻墙跑回‘孤神洞。

恶霸地主死了,他的家属把他发送完后,又成群结队来到‘孤神洞前跪拜,求‘孤神洞里的神仙保佑他们家平安。

不知过了多少年,郎中在年高病重时,他让儿子带着他笔迹跟刘三联系,郎中去世的那天,刘三给他披麻戴孝,当恶霸地主的后人发现时,刘三早已神不知鬼不觉地返回了‘孤神洞,恶霸地主的后人指派狗腿们家家户户地翻腾,不见刘三的踪影方才罢休。郎中的后人还传说,刘三在这个洞里活到了一百二三十岁,村里人谁也不知道。

“孤神洞”寻宝

鹦鹉山的坦堑沟有个‘孤神洞,洞里的那个孤神,不知死了多少年,有人说这个‘孤神洞里有宝贝,能得到这宝贝的人又必须是没结过婚的善男信女。

鹦鹉山下和尚房子的一个村落里,有一个卖蜡烛的,三十多岁尚未娶妻。还有一个卖烧饼的,三十多岁也未娶妻。他们两个的生意都很不好,吃了这顿没有下顿。卖蜡烛的没有爹娘,卖烧饼的也没有爹娘。村里有一个叫大明白的人,家里有一个小女,年方十八,偏偏看上了那个卖蜡烛的穷鬼。大明白心想,我的小女长得这么好,年龄也不算过头,不能嫁他。于是他心生一计,去找卖蜡烛的和卖烧饼的,假装好意地对他们说:“听说‘孤神洞里有宝贝,你们两个都是没有妻室,没爹没娘没有牵挂,进去走一趟,准能得到宝贝。”卖蜡烛的人听了有点动心,但是他的胆子很小,不敢自己进去寻宝。卖烧饼的人听了也有点心动,但是他胆子比卖蜡烛的还小,也不敢自己进去寻宝。大明白说:“活人也不能被尿憋死,你们俩一起去一定能得到宝贝。”卖蜡烛的和卖烧饼的听他这么说,不约而同地高兴得跳起来。大明白又郑重地说:“要记住,主意是我出的,寻来宝贝我们三个人三一三十一,不得差事。”

卖蜡烛的和卖烧饼的两人商量好了,决心进洞寻宝,但是他们说大明白这个人太黑了,不能让他坐享其成,究竟给他多少,得到了宝贝再说。卖蜡烛的把他所有的蜡烛集合到一起,用一床薄被包着背起来,卖烧饼的把他所有的烧饼也包裹好背起来。他们按着高人指点选个好时辰进洞了。这洞里一片漆黑,脚下深一脚浅一脚,很不好走。卖蜡烛的说:“我有蜡烛,点着它照亮。”说着他扒开包裹拿出蜡烛点燃。走了多半天,点燃了几只蜡烛,也没有看见宝贝的影子。他们的肚子饿了,卖烧饼的说:“我这里有的是烧饼,我们吃几个再走。”说着他打开包裹取出烧饼,他们吃起来。吃完了烧饼,他们又继续前行寻宝。他们不知白天和黑夜,走累了就休息,走饿了就吃烧饼,走困了就睡觉。他们觉得身上的包裹越来越轻,那宝贝连一点影子也没有,回去吧,宝贝没有得到,又怕蜡烛和烧饼不足死在半路上。往前走有寻到宝贝的可能,得到宝贝就有生的希望。

他们下定决心往前走,不知又走了多少天,他们的蜡烛没有了,他们的烧饼也没有了,他们的身体也熬夸了,你扶着我,我扶着你,走着走着,一起跌倒在地上,爬起来,再跌,跌倒了再爬,眼前一点路也没有了,死神离他们越来越近。突然一声闷雷响,他们互相能看见脸了,再往前看,有点光亮了。他们使尽全身的力气 ,往有光亮的地方爬去,洞里越来越亮,他们爬到洞口了。

洞外边下着小雨,一位老头坐在洞门口避雨,看见两个年轻人从洞里爬出吓了一跳,当他听完他们说完原因以后,从腰间掏出一个包谷饼子,一掰两半分给他们。两个人像饿狼似的,把包谷饼子吃进肚子。老头说这里是山海关的老龙头,离你们和尚房子有几百里,离这不远处是天下第一关,那里人多能讨着吃的。小雨逐渐地停下来,老头背起柴禾走了。几天没有吃着饱饭的他们,决定去讨饭,他们朝着天下第一关的方向走去。

天下第一关内,人来人往,做买卖的很多,店铺一家挨一家,卖吃的,卖穿的,摆地摊的,叫卖的,到处都是。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大世面,但是他们没有心思去看,肠子噜噜直叫,要吃的,要吃的啊!这时候,有一个老太太臂上挎着一个篮子,慢慢腾腾地走着,一个年轻人挑着一个担子,急冲冲的走过来,那担子不偏不倚挂着老太太的篮子,老太太一扭身仰面朝天摔倒在地,那个挑担子的年轻人,头也没回走他的路。他们两个忙跑过去,把老太太扶起来,又帮老太太把篮子里掉出的东西拣回来。老太太很感动,顺手从篮子里拿出两个烧饼给他们说:“你们太好了,帮了我的忙,没有什么报答的,别嫌少。”他们看见这烧饼比见到亲娘还亲,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两个年轻人救助老太太的场面,被烧饼铺的老板看得一清二楚,他看他们吃完烧饼,凑近跟前说:“年轻人,这烧饼好吃不?”“好吃,真好吃,比我烙的烧饼好吃多了。”卖烧饼的抢着说。那老板打量他一会说:“这么巧,你也是烙烧饼的?”“我做的是小买卖,自己烙,自己卖。现在离家这么远,什么也干不成了。”卖烧饼的介绍说。那个老板又说:“你有这个手艺,我这里缺人,能给我做工吗?”卖烧饼的高兴极了,他指着卖蜡烛的恳求地对那个老板说:“好叔叔,你把我俩都收下好吗?”那个老板思量一会说:“可以,不过你俩的工钱不能一样。”他们两个不约而同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

卖烧饼的和卖蜡烛的进‘孤神洞寻宝之事,成了和尚房子一带议论的话题,有的说这两个人太财迷了,那‘孤神洞里一定住着猛兽,说不定他们的小命早就进了猛兽的肚子。有的说大明白家里有一个小女,这小女看好了那个卖蜡烛的,他不甘心女儿嫁给一个卖蜡烛的,造谣说‘孤神洞里有宝贝,卖蜡烛的一个人不敢进洞,又伙同一个卖烧饼的,这两个财迷精上当了。

不知过了多少年,卖蜡烛的和卖烧饼的发财了,他们成了山海关城里的富户,有一年,他们双双带着家眷回和尚房子省亲,当年故意造谣骗他们的大明白早已经不在人世了,那个看好卖蜡烛的小女嫁给了一个贫苦人。

猜你喜欢
卖烧饼刘三小女
刘三
同学刘三
与小女 等
小女贼偷香
小女捉鱼(外二首)
美文园地
小女贼偷香
两个人的寻找
顶上功夫
你会卖烧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