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多元渗透”,是指突破课本常规的文本样式,引进影视、戏剧、小品、音乐等各类艺术形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诱发学生的多样的体验,从而激起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达到课堂教学艺术化的效果。
一.戏剧元素的课堂渗透
戏剧是一种古老的文学形式,她之所以能够历经古今永葆魅力,源于她永远不老的艺术形式,人物语言台词化、课本情节剧本化以及课本故事小品化等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形式的几种有效的手段。
1、人物语言台词化。一是“演”。台词是剧作者用以展示剧情,刻画人物,体现主题的主要手段。可让学生根据人物性格特征,借助联想和想象,把课文中人物语言改编成台词,然后分角色扮演朗诵。学生进入课本创设的情境,揣摩人物的心理,在过足“戏瘾”的同时很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
2、课本情节剧本化。编写课本剧是课堂教学经常采用的一种有效形式,课本情节剧本化,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和言语表达能力;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和对课文内容的记忆;促使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
3、课本情节小品化。借助小品这种形式,可让学生对一些讽刺类课文如《装在套子里的人》进行改编,并进行表演,以充分理解课本角色的性格特征和文本的语言特征。
二.影视元素的课堂渗透
影视剧是一种有声有色动感的综合性艺术。如能把影视元素渗透进课堂,就能把静态的文字动态化,把内在的情感外在化,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并把这种情绪转移到听说读写的语文活动中去。课堂教学影视元素的引入,有两种途径:
1、影视剧的渗透。有不少课文都有与之相关的影视剧,可截取相关片段,穿插在教学过程中播放。影视剧的课堂渗透,意义在于能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媒体技术,增加课堂容量,为教学注入更多的艺术因素,强化课堂的教学效果。在上《荆轲刺秦王》一课时,可播放相关电影片段,让学生欣赏荆轲廷刺秦王的惊险场面,感受荆轲英勇无畏的侠士形象。
2、影视手法的借用。在电影的制作中,蒙太奇手法是常用技术,这种把不同的镜头有机地、艺术地组织、剪辑在一起,使之产生连贯、对比、联想、衬托、悬念等效果的手法,亦可用于写作教学及课本剧的改编上来。如广东高考满分作文《不能忘记过去》就是成功地运用蒙太奇手法的一篇佳作,文章以“六十年前,法国,诺曼底”、“六十年前,苏联,斯大林格勒”、“六十年前,中国,东北”三个历史瞬间镜头展开,并且前后对比,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震撼,达到较好的表现效果。
三.广告元素的课堂渗透
公益广告是以为公众谋利益为目的而设计的广告,具有社会的效益性、主题的现实性和表现的号召性三大特点。在课堂上适当引入广告因素,让学生就课文某些细节编写公益广告词,能够起到很好的情感教育的效果。在教授《中国建筑的特征》这一课时,让学生写“保护文化遗产”的公益广告,学生写出了如“完美真实地将祖先留下的杰作传给子孙后代,是华夏儿女的责任”、“有历史才有现在,唯遗产才知兴衰”、“尊重历史,憧憬未来”等广告词,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学生对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认识,使得学生在爱国的课堂氛围中接受了情操教育。
四.对联元素的课堂渗透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汉语言文学艺术形式,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之一,近年来高考试题中经常涉及到对联试题,被认为是弘扬传统文化,贴近现实生活的最优秀的题目之一。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课文的导入,背景及作者的介绍,主旨思想的理解,课文内容的拓展延伸等,均可融入对联这种形式,具体有以下途径:
1、名联拓展。借用已有的名家名联拓展课文内容。如在教授《滕王阁序》时,在介绍过滕王阁兴衰历程及创作背景之后,给学生展示历代文人登临滕王阁所作对联,通过这些对联的介绍解读,加深学生对滕王阁文化内涵的理解,并激发他们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对下联。教师给出或拟定上联,学生对下联。在教授《蜀相》时,给出成都武侯祠上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让学生结合诸葛亮生平事迹对出下联。
3、自编对联。让学生自己编写对联,运用对联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概括。如学习《沁园·春长沙》时,有学生写出“万山红遍,一派壮丽秋景;风华正茂,几多峥嵘岁月”的好联。
王勇,教师,现居安徽太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