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初中生文言文学习的兴趣

2013-04-29 00:44高伟俊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3年5期
关键词:惠子文言文文本

初中生语文学习有三怕:一怕周树人,二怕写作文,三怕文言文。文言文在初中阶段是中学生的学习难点,原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一直采用串讲的方法去教文言文,造成课堂教学枯燥乏味,使得学生缺乏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呢?我以为可从以下三点方法着手设计:

一.朗读吟诵法

文言文教学,朗读吟诵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还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朱自清说:“文言文和旧诗词等,一部分的生命便在声调里;不朗读吟诵不能完全领略它们的味儿。”古人云“口诵心惟”,诵在口而动在心,即强调朗读与思考、感悟的内在关系。要通过朗读吟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做到以下三个层面:

1、学生初读文本。学生接触任何一篇文言文,教师必须让学生自己先认真朗读文本。要让学生把陌生字词的音读准,并且要标划出难读的长句子,以便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熟读文本,达到成诵的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把握住文章的基本内容。

2、教师范读文本。教师在教学文言文之初,先要提高自己的文言文诵读水平。要揣摩文本,反复练习,使自己范读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让学生在教师的范读乃至背诵中感受到文言文诵读的魅力,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兴趣,从而进行尝试诵读。

3、教师指导技巧。教师在范读之后,再检测学生的朗读情况,对一些难点、重点语句的朗读语气、语调、节奏、重音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指导。

二.巧设问题法

文言文分析与现代文一样要做到“言文结合”,“言”指词语的理解与掌握,“文”是文章的解读和赏析。每一篇文言文在学生掌握了文章的重难点词语的意义、用法外,对文言文文本的深层次解读与赏析也是很重要的教学内容。那么如何提高学生深入探究文言文内容的兴趣,教师巧设问题是关键。

1、抓住文题巧设问题。文章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也是文本思想内容的高度概括。如著名语文教师余映潮在教学设计《小石潭记》时,就围绕文题中的“小”“石”“潭”三个词设计问题,从而带动对该文整体的品读和理解,感受作者在欣赏山水之乐时夹杂的苦闷、忧郁之情。

2、紧扣“文眼”巧设问题。文眼,指文中最能揭示中心主旨、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语或句子。抓住“文眼”可以准确把握课文的内容和思想,以此为主线展开文言文教学活动。如教学《口技》一文时,可以抓住关键词“善”字设问:口技人“善”在哪里?又如教学《醉翁亭记》一文可以围绕“乐”字设计问题。

3、从矛盾处入手巧设问题。“矛盾”是指文章语句之间有让人误解的地方。这个矛盾之处,往往是作者故意设计的。如教学《湖心亭看雪》一文,我抓住文章一处明显有矛盾的句子设问:文章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文却说“舟中两三粒而已”,这是不是作者写错了?为什么要这样写?让学生结合文章具体语句和语境展开讨论。从而理解作者那种“沉浸自然、孤独自赏、忘却凡俗”的内心情绪。

三.设计活动法

在课堂教学文言文的过程中,除了朗读吟诵、巧设问题等基本方法外,还可以根据不同文本内容,从“设计活动”的角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动设计”是语文教学设计的一种重要策略,它通过让学生参与各种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也是文言文教学设计的一种重要方法。

1、设计学生表演活动。表演活动是在学生深入理解文中的人物语言和内心活动后,模拟人物语言和风貌,再现历史现场的活动。比如学习了《惠子相梁》和《庄子和惠子游于濠梁》这两篇文章后,让两名学生表演庄子和惠子的对话,感受庄子犀利幽默的语言风格和淡泊名利的内心世界。

2、设计拓展阅读活动。设计阅读活动是挖掘文本的生长点,立足文本,从课文题材、内容延伸、作品链接等方面拓展学生的阅读信息,开阔学生的视野,指导学生阅读与文本相关的课外文本的活动。比如学了《咏雪》与《陈太丘与友期》后,指导学生阅读《世说新语》一书,了解其他的历史名人的故事。

3、设计课外写作活动。教师针对一些文言文,可以自己设计一些写作练习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笔者在教学《桃花源记》后,在双休日布置了一篇写作训练:以《再访桃花源》为题目写一篇想象类的作文。又如在学《马说》这篇文言文之后,我设计一个话题:如何看待伯乐对人才的影响?

总之,文言文教学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朗诵为教学的核心,以教材为依托,巧设问题,以文本为基础,设计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文言文中接受文化的熏陶,汲取精神营养,逐步构建自己的文化积累。

高伟俊,教师,现居浙江浦江。

猜你喜欢
惠子文言文文本
《红与白》等两篇
美食无国界品味有共鸣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郑合惠子:率真Lady
Pour une puissance culturelle chinoise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