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对语文高效课堂的作用

2013-04-29 00:44彭晓红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笔者课文老师

彭晓红

“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这是老师们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到底难在何处?老师们认为学生不爱听课,动不动就睡觉,破坏课堂纪律,真拿他们没有办法。“老师上课太闷了”,这是学生的声音。学生常说,老师说话太唠叨,老师讲的东西没意思。老师和学生之间似乎存在着不可调和的鸿沟。这不能不让我们对问题的产生和解决进行思考。

一、课堂低效源于兴趣的缺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有兴趣的事物,我们会废寝忘食、不知疲倦,付出我们所有的力量。如果加上良好的教育,甚至可以在某个领域取得特别辉煌的成就。然而,我们在教育教学当中重视过学生的兴趣吗?想起那些幼小的孩子,他们有着好奇的双眼,他们仿佛希望在一瞬间懂得世间的万物。可是当他们成为青少年的时候,他们的好奇心,他们的求知欲又到哪里去呢?他们最初的学习动力到哪里去了呢?笔者遗憾地发现,很多时候都是被老师们无心却又无情地抹杀了。

当学生对一个学科失去兴趣,且自制力又不强的情况下,他们自然会“走神”。时间长了,他们在该学科知识上的漏洞便日益增大,学习兴趣更加淡薄,有的学生甚至产生抵触心理,思想开小差、打瞌睡的现象就会更频繁地出现。以至有一天,老师对学生的某些行为看不过眼,要进行干预的时候,师生的关系由隐性的不满提到了显性的冲突上来。应该反思,我们的课堂是不是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了?我们让学生学得开心吗?学生在课堂上体会到了惊喜和发现的喜悦吗?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了吗?我们的辛勤劳动是否压制了学生的精神自由?

笔者认为,精神自由不论对于成年人还是青少年,都是非常必要的。我们的生活条件可以很艰苦,但是精神却不可以长期受到禁锢。所以,在日常的教学行为中,是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维持学生的兴趣,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论题。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习兴趣,这是个传统的老话题。在许多的教育学、心理学的教科书或理论著作中都多有提及。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有一篇短论,名为《兴趣的秘密何在》。其中提出了几个观点:第一、“兴趣的第一个源泉、第一颗火星,就在于教师对上课时要讲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实所抱的态度”;第二、“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力感。”……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第三、“如果一个学生广泛地阅读,那么在课堂上所讲解的任何一个新概念、新现象,就会纳入他从各种书籍里汲取到的知识体系里去。”这篇短论中,我们可以简单地概括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几大关键方法。

首先,老师要有灵活多变的激趣技巧。《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这篇课文故事性不强,不容易激起学生阅读的愉悦体验。以往在教学中,笔者采取的方式是让学生阅读全文,概括出全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然后品析一些重点句。

这次教学,笔者发现这篇课文其实可以教得更加灵活些。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应该鼓励学生自己去读。在文中有一幅插图,插图描述了整个活动的场景。此文的大段文字主要是屠格涅夫、左拉等几个主要人物的描写。我们为何不把文字与图画联系起来呢。于是笔者大胆地构思,让学生在图中给几个人物编上号,然后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来判断图中的人物到底是谁。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起来了。他们细心地在文章中寻找蛛丝马迹。我让学生抢答,发表自己的猜想。然后展示这些人物的真实照片来确定他们答案的准确性。

由此可见,老师对教学内容的剪裁有着非常自由的主宰性。多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次,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体会自主性学习的快乐。由于明白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对激发兴趣的重要意义,笔者在课堂中总会设计一个小环节,让学生开心学习。

在教学《音乐巨人贝多芬》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文中有一个很好的练笔机会。课文对贝多芬的出场的描述很有条理。先写他的大致轮廓,再写他的衣着,最后详细刻画他脸部的五官。

笔者要求学生模仿这些段落,写班里的一位同学。我请了班里三位各具特色的同学到台上来做自我介绍。然后让全班同学认真地观察他们的轮廓、衣着和脸部几个方面。在短时间的观察过后,再让学生马上执笔写下他们的小练笔。结果学生写出来的小文段迸发出智慧的灵光。这难道不比平时的作文课上让他们搜肠刮肚费力写出的味同嚼蜡的文章要好得多吗?学生看得很开心,写得很开心,在听别人写的文段时也听得很开心。一节一节的语文课就在欢声笑语中度过。这其实就是生活情趣。

另外,让学生广泛地阅读某学科的相关课外书籍。多给学生介绍好的课外书,如果能开班级读书会就更有意义。每周我们都坚持带学生到学校图书馆去看书。让学生在书海中翱翔,这其实也是激发学生喜欢学习的重要方法。

三、培养兴趣,创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兴趣对人的认识和活动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对于创建高效的课堂,笔者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提出四个“路”:引路、指路、走路、开路。前面的两个“路”是老师的任务,后面的两个“路”是学生的任务。

在引路的阶段,学生懵懂无知,需要老师投入感情给他们引出一条正确的学习道路。用老师对教材的深刻领会,对相关知识的灵活贯通先从情感上吸引学生,让学生觉得书本的知识很有学的必要。所以在课堂导入的阶段要精心地设计,在学习初始把学生的心拢住。

在指路的阶段,我们要着力维持学生的兴趣。老师的教学内容必须少而精。能够对学生的能力起到促进作用的内容要多讲,变着方式讲,让学生在多次多样的接触中理解知识。老师要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才能够丢掉老师这条“拐杖”,独立地学习和研究。

在引路和指路的阶段,老师的任务已经完成一大半,然后就开始让学生自己走,进入学生走路的阶段。这个时候,学生对知识不是一无所知,而是半懂不懂的,这个时候,他们需要的是尝试。老师可以从旁指点,但不能代替他们去走。

最后,开路的阶段,就是要让学生把课堂里学到的知识拓展到课外。用课外丰富多彩的资源来丰富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并最终形成学生自己本身的技能。学生有能力开拓属于自己的领地。这正是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对知识拥有“权力感”,成为知识的主宰。

总之,我们必须清楚兴趣与教学效果的重要联系,并努力促成学生兴趣的产生与维持。这样,创建高效语文课堂,也就不只是一种奢望。

作者单位: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实验中学(519000)

猜你喜欢
笔者课文老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背课文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两个插件,让Chrome变身iPhone
Google Reader订阅按需读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