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雄与他的教学主张

2013-04-29 00:44:03成尚荣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知识分子学科历史

成尚荣

一、王雄:知识分子、交界上的对话者、理性的实践家

认识王雄好多年了,不断地接触,不断地认识,不断地发现,结论是:王雄有着自己人生意义的建构和人生境界的追求。这种意义和境界追求,可以“戏说”他的名字:王雄——王道雄气。其内涵十分深刻,充满着道德意义,彰显着特有的文化气象。

不是刻意抬高王雄。也许受名字的暗示,王雄把教师这一职业,当作是对自己生命的锤炼,把自己的历史教学和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当作一个“王国”,当作一个世界。在这一“王国”里,他以道德的方式自由驰骋,以文化治他的教育之天下。不能不说,王雄真的有着王道雄气,因为他的言行表达了他的理想追求,丰富着幸福的教育生涯。

王雄是教师,但他首先是一个有着社会良知的知识分子。

在讨论“知识分子”定义的时候,有人对庸人与知识分子作了个比较。“庸人:一个欠缺人文文化的人;一个只对物质和日常事物感兴趣的人。”知识分子则与此完全相反,他们是“现代社会中最进步的力量,在可预见的未来里,人类无论解放成什么样子,他们都将居于核心”,因为,他们拥有社会良知,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他们“为思想而活”,“关注真理、正义和时代趣味这些全球性问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当下一些知识分子在逐步贬值,在“弱智化”,理由是他们的社会良知在淡化,在“退场”。王雄是个有知识的人,更为重要的是他坚守着知识分子的特征,尤其是社会责任感。王雄追求教育的公平与均衡发展,追求真正的素质教育,追求学生公民素养的提升,努力重建学校公共生活。王雄真诚地开展公益活动,成为公益志愿者,为100多所学校的儿童送去幸福课程,走遍全国16个城市34个地区,义务培训中小学教师2000余人。王雄点亮的是一盏爱的心灯,对我们的启发是,教师首先应当是真正的知识分子。

王雄是历史教师,但他又是站在交界处的对话者。

王雄有自己的学科专业——历史教育。历史学科有着自己的边界,守卫自己的学科边界才可能成为优秀的历史教师。王雄正是这样,站在边界内学习、钻研,丰厚自己的学科素养与底蕴。他十分关注、研究中学历史的学科培养,以及如何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作为高三历史教师,已送走12届毕业生。他坚守的历史教育理念是:创设符合历史情境的教育,在过往的历史烟云里,让学生寻找自己的感受,产生移情和神入,理解已经消失的世界。但是,王雄在坚守历史学科边界的同时,又在不断地拓展和突破学科边界,把关注的视野投向其他学科,把研究的触角伸向其他学科领域:教育心理学、教育政策学、信息网络教育、青春期教育、E时代学习理论、现代学校制度、文化研究等等,并自觉地与这些学科、领域对话、互动、生成。他所涉及的学科领域之广,是其他中学教师所不及的,应当说,王雄是个“交界上的对话者”。事实证明,基于学科,又突破学科边界,关注不同学科的文化交融,可以使心智更丰富,视野更开阔。这样,回过来再看看自己所任教的学科,才会有更深的体验和更新的发现。王雄之所以把中学历史教得如此精彩,和他跨界的交流、对话是分不开的。做个交界上的对话者,是王雄对我们的第二个重要启发。

王雄是个中学历史教师,但他是个理性的实践家。

中小学教师有着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善于操作、实践,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还善于感性地表达,这种特点很宝贵。但又有着明显的不足甚至是缺陷:理论学习不够,理性思考水平不高。如何从实践走向理论,主动向理论靠近,进一步把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实现实践与理论的互动与双向建构,是摆在广大中小学教师面前的挑战。王雄恰恰在这方面比较突出,有着鲜明的理性特点。早在上大学时期,他就经历了自己所认定的“走向理性世界”时期;大学毕业后,他进入北京师范大学跟从心理学家林崇德学习发展心理学,进行“学科能力发展”研究。可贵的是,王雄把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结合起来,写就《中学历史教育心理学》专著,可以说,他开拓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和学科。同时,王雄致力于用理论指导教学改革,闪烁理性色彩与智慧之光。我以为,实践与理论结合,做理性的实践家,是王雄给我们的又一个重要启示。

二、王雄的教学改革:教育主张与参与式教学模式

王雄在跨界的同时从来没有离开过历史教学。他的历史教学有着独特的个性色彩,这是因为在实践与研究中,他发挥自己的理论优势,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育主张;又把教育主张演绎为教育行为,建构了“参与式教学模式”。

1.王雄有自己鲜明的教育主张。

教育主张是个性化的教育核心理念,之所以称之为“主张”,是因为它是独特的,与其他人所不同的;是稳定的,不是偶而为之的;体现了学科的特点,是专业的。有没有教育主张,是教师成熟的标志,也是名师成功的密码。王雄的“雄气”正体现在他有勇气坚定地探求自己对中学历史教育的独特理解,以此切入、突破,追求教学的个性和特色,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当然,他有着自己的实力:学养的厚实,思想的敏锐,视野的开阔,研究的能力与水平。勇气与实力的结合,诞生教育主张是必然的。这么多年来,王雄探索的成果之一,就是提出了“参与式教学”模式,这成了他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也成了他改革的目标和愿景,这样,他的教学有了灵魂。从王雄的身上可以看出,中学教师更应大气和理性,其大气和理性应聚焦在他的教育主张上。在这方面,王雄走在了前面。

2.参与式教学有着崇高的立意。

从表象上看,参与式教学的关键问题是“介入”。王雄对“介入”作了深度的解读:参与、介入首先是一种价值观,即在民主政治的生活中,唤醒公民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和民主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责任感和合作精神。这一切都指向公民素养的提高,他认为,“参与式教学是公民教育的必然方式”,因此,他将立意定位在“培养公民素养的参与式教学”上,是准确的、深刻的。其实,这一教学主张具体地明晰了学生与教师的身份抑或角色:学生——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学生探索的促进者。唯此,以学生学会学习为核心,这一教学定义才可能真正得到落实。

3.参与式教学建构了新的教学模式。

主张、立意不是口号,而应落实在教学过程中,王雄的可贵之处在于,通过实践、研究逐步建构起了参与式教学模式,而且这一模式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提升。王雄将这一模式具体化为教学结构。理论与实践都告诉我们,从某种角度说,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学结构,反过来说,没有清晰、具体的教学结构作支撑,教学模式永远只是一句空话。王雄已对这一新结构作了清晰的呈现,并且有很到位的解释,我无需重复,不过,这一结构中,有些环节和表述特别重要。其一是“互动游戏”。他说,“做游戏是参与式教学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其目的在于打破人与人之间不能坦诚沟通的坚冰,……形成伙伴关系”,结成学习共同体。其二是核心讨论。核心讨论既是对关键性问题的深入讨论,又是教师引领下的深化、突破、提升,走向教学的深度。其三是感触点的把握。他说:“早已逝去的人与事与我们几乎没有任何联系,即使史料再多,细节再多,与学生的生命也无关联。”而感触点,却能引起学生的兴奋、痛苦、悲哀,那些图片、场景等“是我们通向尘封的历史世界的大门”。阐述得精彩,模式活起来,因为它关联着人。

4.学生研究成为建构的重要基础和支撑。

王雄在课例分析中,为什么有这么具体的前置性的介绍:目标与内容的确定,包括学生情况的分析,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行为等五方面进行分析,我以为,这是基础,是前提。美国教学论专家达克沃斯的话来说,教学即学生研究。意思很明确,学生研究不仅为教学服务,而且教学过程正是学生研究的过程。王雄的可敬之处还在于,他是一个学生研究的专家。在这种状态下,他会像学生那样可爱。因而,参与式教学模式是为了学生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创造的。

王雄,正在创造一种新的历史教学模式,我们继续期待着。

【参考文献】

(英)弗兰克·富里迪著.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M].戴从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9.

(作者系国家督学、江苏省教科所原所长)

猜你喜欢
知识分子学科历史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超学科”来啦
新历史
全体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现代出版(2014年6期)2014-03-20 13:37:26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