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蓉 徐军 朱琼
【摘要】随着经济文化交流的加深,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变得日益重要,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国家的大多数学生都是笔试能力很高,口语表达能力较弱。“轻听说、重读写”的教学模式使大学生陷入了“哑巴英语”的困境,严重阻碍了学生口语水平的发展,因此学生口语水平的提高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关键词】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现状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115-01
一、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
1.学生的主观因素
1.1 学生语音不标准,语言基础薄弱
我们都知道,大学生来自国家的各个地方,他们中有的连普通话说的都不是很标准,更别说英语口语了。再加上他们在中小学阶段学的几乎都是“哑巴英语”,语言表达交际能力很弱。语法错误使用,时态、语态、人称混淆不清,掌握的词汇较少以及缺乏必要的朗读、背诵,这些都暴露出当今大学生的语言基础薄弱。这种现象导致了大学生无法用英语进行交流,说出来的英语是“中国人听不懂,外国人听不明白”。
1.2 汉语思维的影响
通常来说,学生听到英语之后会把英语翻译成汉语进行理解,然后用汉语思考该如何表达,最后再翻译成英语说出来,经过这样的过程,说出来的话不可能是地道的英语,是中国式英语。由于汉语思维的影响,学生的口语表达很难达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1.3 忽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语言交流,其本质是不同文化的交流。由于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差异,因此无论是表达形式,还是思维方式都有所不同。要想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就要重视英汉文化的差异。然而往往学生都忽略这一点,致使口语表达交流不畅。
1.4 对口语课的认识存在误区
学校开设口语课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练习口语,全面提高口语水平,但是目前有不少学生对口语课的认识存在误区。由于受到中学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习惯了那种“填鸭式”教学,学生学习口语缺乏主动参与性,学习方式较被动。有的学生希望在口语课上多读,有的希望多听,有的则希望多一些娱乐节目,对于老师的提问,不积极思考,也不讨论。这种误区阻碍了口语教学的顺利进行。
1.5 口语学习缺乏自信心
心理问题是影响口语教学的一大因素。由于以前中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少有机会让学生在英语课上开口说话,再加上有的学生地方口音过重,因此产生一种畏惧心理,担心出错、出丑,缺乏自信心,羞于开口。但是提高口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说,多练习,然而学生在课堂上总是沉默是金,对口语课产生了抗拒性,越怕就越不敢说,越不说就越不会说,这种恶性循环使学生的口语水平很难提高。
2.学校的客观因素
2.1 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英语口语教学的进行。受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总是尽可能向学生多讲知识点,多做练习,采取的是“老师为中心”的模式,忽略了口语表达的训练。缺少了应有的语言环境氛围,课堂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对学习口语失去了一定的兴趣。
2.2 课程安排
目前,各高校的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一般只开设两年,每周的课时也少之又少。在这有限的课时里要进行阅读、听力、语法等内容的教学活动,学生所剩的练习口语的时间就可想而知了。一般老师上课都会把重点放在讲解词汇语法、分析句子结构上,大学英语课实质就是精读课。学生没有机会和时间进行口语练习,提高口语水平也就只能是空谈。
2.3 教师
教师素质的高低对于教学效果的好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师比较缺乏,出现了学生多、教师少的现象。教师少,授课任务重,自然而然进修培训的机会就少,加上大部分教师自己并没有出国的经历,没有感受过西方国家的人文风俗,这就影响了大学英语教师的整体素质。另外,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许多教师对口语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的整体口语水平较低。
2.4 班级学生人数过多
口语练习需要大量的时间,教师给出一个题目,学生要讨论,然后每个人发言,而每节课只有短短的45分钟,对于一个有七、八十人的班级来说,让每一个学生都开口是不可能的。班级人数多,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口语训练,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口语能力的培养。
2.5 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
必要的语言环境对语言发展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制约作用。我国大学生都是在汉语这样单一语种的环境下学习英语的,就算在课堂上学习英语,进行口语训练,但是课下很少有机会再接触英语,因此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课外难以得到复习巩固,这种语言环境严重阻碍了大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
二、结语
口语表达能力是语言学习者一项重要技能,也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难点,尤其是对于大学生来说,英语口语能力显得日益重要。针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教师要认真思考,及时总结,找到行之有效的对策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以达到我们最终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南楠.探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J].学园,2012,6(11).
[2]卢晓蕾.简论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及对策[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6).
[3]赵峰.浅谈大学英语口语教学[J].科技视界,2012,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