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丽琼
【关键词】思想政治 注意力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5B-0090-01
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或活动的指向和集中。按心理学规律,从课堂开始到结束,学生的注意力变化情况为“分散—集中—分散”。教师要想方设法在几分钟内使学生从课间松弛状态进入课堂学习状态,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并设法使其保持这种良好的学习状态。那么,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如何保持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呢?
一、提示教学目标
注意力具有指向性。所谓指向,指人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将自己的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朝向一定事物,而离开其余事物,它具有选择性和排他性。不少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情境创设、悬念设置等手段导入新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但要保证学生整节课都能够聚精会神,这还远远不够。教师还需要用一根无形的绳——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将学生的注意力“拴住”。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和结合学生实际,明确提出本课的具体目标和要求,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教学人教版高二教材第六课《集体主义价值观》时,教师可以一开始就提示学生:“关于集体主义的有关知识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和考点。例如:什么是集体主义价值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是否矛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坚持集体主义?”这样,学生就能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其注意力就会指向这些学习重难点,并在40分钟内贯彻到底。学生的注意力指向学习的重难点,才能使学生更持久地集中注意力。
二、丰富教学内容
传播学认为,只有传播内容能满足受众的需要特别是迫切需要时,受众的注意才能持久。贫乏单调、一成不变的东西会迅速降低注意,而丰富多彩又有变化的对象和活动容易引起持久的注意。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来使学生保持稳定、持久的注意力。
1.将教学内容与时政热点相结合。思想政治课堂离不开社会生活,时事材料与教材理论之间是统一的,教师充分运用社会现实热点材料,不仅能达到使学生理解基本理论的目的,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应该关注当前国内外的社会热点问题,从电视、报纸、杂志、网络上收集有效信息,将其引入课堂,以吸引和保持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2.深入挖掘教材。思想政治课程虽然理论性强,但教材中的每一个理论知识点都有相对应的材料、事例、名言等,教材甚至安排了探究活动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因此,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充分利用课本上的有关材料开展教学,还可以将地理、历史、生物等其他学科的知识融入思想政治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有趣。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积极的思维活动是保持注意力稳定性的最重要条件之一。新课程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应该在课堂上采取双向交流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和引导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在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由“被动地听”转变为“主动地学”,把学习活动看成是一种既紧张又愉快、活泼的求知增能的活动,注意力自然不易分散。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教材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辩论法、图像法等。
例如,讲解人教版高二教材第七课第三节《在奋斗中实现理想》时,教师可以播放“达人秀冠军——断臂青年刘伟”的成功事例,创设教学情境,组织学生探究:“假如你在他的处境下,是否从此一蹶不振?你会怎么做?这给我们以什么启示?”又如,教学“社会主义民主和资本主义民主的优越性”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或以组织辩论赛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开展课堂教学的形式是多样的,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既得到了快乐,也学到知识。
四、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传播学认为,和谐的传播关系,即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协调、融洽,能使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缩小。因此,教师应注意协调人际关系,在课堂上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学生课堂表现的亮点,让学生维持一种表扬后的兴奋状态,促使其以主动、活泼的学习姿态参与教学活动。同时,教师还应该关心、爱护、尊重学生,与学生保持心灵的沟通,与学生产生感情的共鸣,以期收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学效应。
思想政治课程理论性强,在教学中教师采用单一的教学形式或照本宣科,容易引起学生的疲劳,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笔者认为,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相关知识,通过提示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使课堂教学取得高质量的效果。
(责编 雷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