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立辉
由求是杂志社总编室、《红旗文稿》杂志社、中共宁波市委宣传部联合举办的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理论研讨会,前不久在宁波召开。来自北京、上海、浙江等地的80多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党的十八大的主题主线、战略部署以及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研讨。
与会者认为,党的十八大的鲜明主题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的重大问题,给出了坚定而响亮的回答。经过党的十六大以来十年的实践探索,科学发展观以其坚实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和群众基础,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党的十八大报告理论创新的最大亮点和最突出贡献,其指导作用不仅仅体现在发展问题上,更要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做出了新阐释、新发展,确立五位一体总布局,使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新水平。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字之变却内涵深刻,既涵盖了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强盛中国,也包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幸福中国,这是我们党对全国各族人民的郑重承诺,使国富民强的美好愿景变得可以预期、可以感知。关于“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新提法、新思想、新部署,适应了党的执政环境变化的需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具有重大意义。
与会者提出,“八个必须”基本要求是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鲜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改革攻坚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的积极回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东西。“八个必须”作为一个整体,管方向、管全局、管长远,同时也可分为三个层次来理解。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推进改革开放为第一个层次,三者结合在一起就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根本方向。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是第二个层次,是我们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最为突出、最为根本、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虽然三个问题的解决程度、实现程度受到发展阶段限制和主客观条件制约,但必须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坚持和平发展是外部保障,坚持党的领导是内部根本保障,两者共同构成了基本要求的第三个层次。
与会者指出,党的十八大关于改革的论述,旗帜鲜明地宣示我们需要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改革,而绝不是要“另起炉灶”、“推倒重来”。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临着改革共识不足、倒逼机制不够和既得利益固化的紧迫现实问题。未来十年改革发展的任务非常艰巨,需要以十八大精神凝聚全党、全社会、全民族深化改革以及“改什么”、“怎么改”的共识和力量,不失时机地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阻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调整利益格局,触动一些根深蒂固的既得利益。在推动改革进程中,应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坚持总体谋划、统筹兼顾,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使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方面改革有机衔接、协调推进。
有代表提出,民主有其发展的逻辑,不可能脱离经济社会发展而孤立地进行,每个国家的民主进程都有其特殊的顺序和环境,简单照搬或强力移植只会适得其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植根于中国的经济社会和历史文化土壤,成功开辟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仅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且始终保持着改革、发展、稳定协调统一的良好势头。这条道路与一些西方国家局限于“民主—专制”、“西方—非西方”的两极对立思维模式不同,它采取科学的发展方式,沿着协调性的发展轨道,丰富了民主的实现形式和路径。借助于发展价值的多元性、发展进程的包容性、发展理念的科学性,中国拒绝了国际上盛行的那些思想偏见和政治短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在国际比较中展示出强劲的政治竞争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有代表指出,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布局,是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重大深化,表明中国全方位地进入生态文明时代,高高举起了绿色发展的旗帜,从格局和路径上克服了“短板效应”。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创造了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奇迹,也付出了生态环境破坏的沉痛代价,雾霾肆虐、河流干涸污染、土地沙漠化、草场退化,都表明现实中国距离美丽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特别是近年来,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频发,给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带来危害,直接酿成社会群体性事件,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群体性事件的重要诱发因素,对社会和谐稳定构成直接威胁。因此,必须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摒弃GDP崇拜,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以生态文明建设导引、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单兵突进,共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与会者指出,党的十八大为中国人民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双翻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图景,体现了我们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为民情怀,也展现了我们党对民族、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担当精神。代表们认为,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正是中国现代历史和当代历史的兴替史,其主旋律,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使一个陆沉的国家和一盘散沙的民族,日益崛起成为国强民富的伟大国家和伟大民族。国家统一强大,民族团结和睦,经济发达兴旺,政治清明稳定,文化繁荣进步,人民安居乐业,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志士仁人们共同怀抱的民族伟大复兴的雄心壮志和强国之梦。90多年的历史证明,中国只是因为诞生了共产党,孙中山等志士仁人的理想才一步一步成为了现实;90多年的历史证明,社会主义成为中国发展进步的一条历史主线,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而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够成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坚强领导核心;90多年的历史同样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最需要铭记的历史经验,就是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要我们在道路问题上不动摇、不彷徨,自信自为、奋力开拓,就一定能够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把我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一定能够真正实现近代以来志士仁人们孜孜以求的民族伟大复兴的雄心壮志和强国之梦。
与会者认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广大理论工作者要从理论上对党的十八大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和重大决策部署进行准确理解、深入研究、完整阐释和广泛宣传,推出一批有分量、有价值的理论成果,为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作出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李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