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峰
在新的教学形式下,每一个学科都在进行不断地改革,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小学科学课也不例外。新课标理念下,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应转变观念、改变教法,创设恰当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践、探究的环境中学习科学。那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呢?笔者现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熟悉《大纲》,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
教学大纲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和规范,是每一学科的总纲,为教师教学起引导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前一定要深刻领会大纲的精神。如果教师没有准确地领悟大纲要求,就会在教学中偏离重点,从而达不到教学的目标。教师要遵循大纲的编写原则,把握教材的主要特点和结构体系。这样,我们在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做无用之功,进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适应新课改要求
方法是为过程和结果服务的,而全新的教学理念又是为方法的选择服务的。科学课的教学,在方法的选择上有别于其他学科。科学课中对于知识的传授,相当部分是靠实验操作、探究合作来获取的。因此,在方法的选择上就要特别重视合作学习和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和提炼。很多抽象性的知识要形象化、具体化,这就要求我们方法的多元化和灵活化。
三、用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学生
我们科学课虽然不是主课,但是我们科学课里面有好多有趣的现象。它多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通过科学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主动地去解决一些难题。让学生在课堂上把我们的整个课堂当做一个“欢乐城”,在玩中学、学中玩。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爱科学课。如在四年级下册教材中涉及了50多个活动,其中还有10多个拓展活动。学生非常喜欢参加这些活动。如“搜集天气资料”“调查农业机械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养小鸡”“种茄子”“发布天气消息”等等。因为有一些科学课课本上的知识和我们身边的实际生活联系密切,教师要培养学生多观察的好习惯。
四、结合学生实际,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以点燃学生的创新思维。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充足的自主探究时间,组织他们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科学学科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一个好的课堂氛围可以带动整个班级的学习气氛。我们广大教师要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给他们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上多组织一些小游戏,对于一些问题的讲解可以进行分组讨论,讨论法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协作性学习。
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我们现在所学的科学课和其他的课程有很大的区别。科学课和它们相比是比较综合的,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活动性,科学课强调了一些我们身边的生活实例。这门课程和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我们的生活无时无刻都在和科学打交道。比如我们发生的自然现象,还有一些实验产生的结果。因此科学课教学要充分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教育资源,将学生的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拓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
六、让学生积极进行课外研究
小学生性格活泼好动,好奇心重,求知欲强,仅仅依靠教师的课堂教学是满足不了学生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积极开展课外教学。如在教学《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时,我给学生确定了研究问题:绿豆芽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让学生明确实验方法,要求学生课外实验,并在一周后观察两个花盆里的绿豆芽生长情况,做好记录,进行研究。在活动中学生的探究兴趣很浓,明白了植物生长是需要阳光的。这样,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意志、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这门课程要锻炼学生进行课外实验的习惯,让我们在实际生活中通过我们的实验去证明课本知识的正确性。通过我们自己的动手去判断一些课本知识的准确性。这样不仅学习到了知识,还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总之,在科学课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采用媒体教学,鼓励学生课外研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还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现代教育观,正确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用自己的方式去探求问题、发现问题,使学生真有所获,确有所得。
【责编 张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