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兰大学服务学习课程开发案例研究

2013-04-29 14:24:28杨春梅王艳霞
高教探索 2013年5期
关键词:服务学习马里兰大学美国

杨春梅 王艳霞

收稿日期:2013-05-08

作者简介:杨春梅,北京理工大學教育研究院副教授,博士;王艳霞,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教师,硕士。(北京/100081)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0YJC880140)研究成果。

摘 要:服务学习是当前美国高校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把课程学习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教育和学习方式。马里兰大学服务学习课程开发的“准备—行动—反思—评价”模式是服务学习课程开发的典范,学习这种模式的具体操作,可以为我们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高校;服务学习;课程;马里兰大学;美国

美国作为世界高等教育强国,其高等教育课程改革走在世界前列。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高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在课程中设置“服务学习”课程。目前,服务学习课程已经成为美国高校一种比较普遍的教育形式,几乎所有高校都设置了服务学习课程。我国学者关于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的相关研究已经逐步展开,但关于美国高校服务学习课程开发的案例研究并不多见。研究和探讨美国高校服务学习课程开发模式,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理解高校服务学习的内在机制,也为解决我国高校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严重问题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一、什么是服务学习

目前,服务学习并没有统一公认的定义,例如美国学者Kendall曾经指出,有关服务学习的定义从文献上可以找到147个。Bringle和Hatcher认为:“服务学习是一种以课程内容为基础的体验教育方式,它要求学生通过参与有组织的服务活动,满足社区需求,同时要求学生在服务过程中通过反思,更进一步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拓宽学科知识并提高公民责任感。”[1]美国高等教育协会给出的服务学习定义是:“服务学习是学生通过有目的的、有组织的服务进行学习和获得发展的一种方法。这种服务满足社区的需要,由高等教育机构和社区协调安排;有助于培养学生公民责任感;服务与学术课程整合并强化学术课程;服务需要安排专门的时间让学生反思服务经验。”[2]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服务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将社会服务与课程学习整合的体验学习方法,这种方法关注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结,关注学生和社区的参与,关注学生、高校和社区的互惠,关注反思在服务学习中的重要性。服务学习的目的不仅试图通过为社会提供服务来促进学生知识的学习,还希望以此能够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奉献和合作精神。

服务学习既不同于志愿者服务和社区服务,也不同于田野调查和专业实习,服务学习实现了服务者和被服务者的利益双赢,并强调服务与学习并重。根据服务学习的受益对象和服务与学习的侧重程度,可以对服务学习与志愿者服务、社区服务、田野调查和专业实习进行如图1所示的区分[3]。

图1 服务学习与志愿者服务、社区服务、田野调查和专业实习的差异

从图1可以看出,社区服务和志愿者服务的核心是服务,强调服务至上和社区利益摆在首位,其主要目标与其说是与课程学习有关,不如说是为了满足社区需求。田野调查和专业实习的核心是学生的课程学习,使学生受益最大化。就服务学习而言,其关注的核心是服务与学习并重、服务者与被服务者的利益互惠。

二、服务学习课程的开发:以马里兰大学为例 马里兰大学作为美国最早开设服务学习课程的研究型大学之一,具有成型的服务学习课程开发模式。在1999年,马里兰大学通勤事务和社区服务部(Commuter Affairs and Community Service)组织相关人员开发了“服务学习教师手册”,由当时主管学术事务的副校长Geoffroy签署,旨在为马里兰大学教师提供服务学习简介和服务学习课程开发可资借鉴的模式。

马里兰大学服务学习课程开发模式可以概括为PARE(Preparation, Action, Reflection and Evaluation)模式,即准备—行动—反思—评价的课程开发模式。这种模式充分体现了Kolb的“体验学习圈”(Experience learning Cycle)理论的四个学习阶段,即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和行动应用。Kolb把体验学习看作是由具体体验经反思观察、抽象概括与行动应用并再回到具体体验所组成的完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首先通过亲身参与产生了感觉或感受;接着通过对刚才的亲身经历或者通过交流和讨论所得到的感觉或感受进行分析、思考和评价,明确自己刚才学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然后,学习者把反思和观察到的结果进一步抽象,形成一般性的结论或理论,或者是对刚才所发现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因果解释;最后,学习者还要在新的情境中检验结论或理论假设的正确性、合理性。如果检验得到了证实,学习暂告结束,即学生只要把刚才发现的结论迁移到其它情境中进行应用就可以了。如果检验没有得到证实,将会导向新一轮的具体体验,一个新的学习循环又开始了。因此,体验学习的过程又被形象地称为“体验学习圈”[4]。

下面,我们通过对马里兰大学“服务学习教师手册”的文本分析,揭示服务学习课程开发的PARE模式的具体操作[5]。

(一)准备

对于学生来说,在开展服务学习活动之前做好充分准备是至关重要的,学生的准备程度会影响到学生和社区的服务成果。准备阶段预测的问题可以为服务活动设定范围,有利于学生开展服务活动。总的来说,服务学习的准备主要包括以下五项内容。

第一,总体概述:课程学习目标;期望的服务量(时数或其它标准);什么样的服务类型适合于该课程学习目标;教师要求学生以什么样的形式证明自己完成服务活动;如果布置学生撰写日志,什么时候收集和评分。

第二,后勤管理:交通工具;合适的着装;风险管理;如果在所服务的社区中出现问题,与谁交涉;期待社区参与机构提供什么类型的培训和指导。

第三,服务学习的概念:什么是服务学习;教师为什么决定使用服务学习;选择与课程相关的服务类型;怎样开展反思活动;学生可能实现的服务目标;学习目标和服务目标之间怎样联系。

第四,与服务有关的广泛的问题:学生服务的对象;社区主要工作;经济、政策、历史背景和社会问题对服务对象的影响。

第五,学生预期和设想:询问学生想从服务中获得什么;学生对社区的印象、设想以及所关注的问题;讨论在中学开展服务学习是起正面效应还是负面效应并给出理由;询问学生先前是否有服务学习的经历,服务过哪些不同背景的对象。

在准备阶段,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学生和教师与社区签定服务学习合同,合同的内容要求学生与教师和服务机构共同制定学习和服务的目标,合同中尤其强调“学习”在服务学习课程中的重要性,学生将按照合同履行学习任务。

(二)行动

这里的行动是指服务活动本身。根据服务场所、任务以及与服务对象接触的程度,服务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直接服务,即学生直接对社区或个人提供服务。例如给儿童授课,为疗养院老人举办聚会活动,对收容所里的无家可归者进行健康普查,在救济处提供膳食等。

第二种类型是非直接服务,即以幕后辅助的形式為社区或机构提供服务,而不是直接向社区的个体提供服务。例如,为儿童医院里的父母制作礼物,为食品批发站进行食品分类,装扮收容所,为非营利性机构发邮件等。

第三种类型是间接服务,即服务不在真实社区内发生。例如,募集资金,为疗养院患者做爱心包裹,为宣传组织征集或撰写意见书等。

在行动阶段,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课程目标选用以上不同类型的服务活动。

(三)反思

反思是服务学习的中心环节,贯穿于服务学习的全过程,是服务学习课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反思的重要意义在于,反思是学习发生的前提,服务经历和反思共同构成学生的学习。一方面,反思可以帮助学生尝试将服务经验和课程内容相结合,以更深入地理解课程内容,并运用课堂知识提高服务效率,在实践中检验理论,最终形成自身理论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反思可以帮助学生批判性地思考服务经验,在更大的范围内理解服务经验需求的复杂性,不断反省自己的态度、信念、期望和行为,更进一步地完善服务活动。更进一步说,如果服务学习课程不去开展结构性的反思活动,那么一个可能的结果是,学生尽管拥有许多服务经历,但是他们的学习潜能并未得到有效开发,因而反倒失去了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

所以,为了促进有效学习,教师还要精心设计服务学习的反思活动。总的来说,服务学习的反思活动包含以下几个类型。

1.撰写日志

日志是服务学习课程最常用的有效反思类型之一。在教师的充分指导下,日志为学生提供了将服务经验中所学知识和课程内容整合的机会。日志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三部分日志,它包括描述、分析和应用三个部分。首先,学生对服务学习进行简单描述,然后分析课程内容是怎样与服务经验相联系的,最后对怎样将经验和课程知识应用到个人日常生活和职业生涯中进行评论。第二种形式是关键词日志。在课程开始时,教师从课程材料中提取一些术语和关键词让学生记录在日志中,教师对日志的评价依据是学生是否掌握和学会使用这些术语和关键词。第三种形式是页面双侧记录日志。学生在日志的左侧页面上记录自己对服务经验的个人想法和反应,然后在日志的右侧页面写下课堂讨论或在阅读中发现的一些主要问题,然后用箭头标明个人经验与课程内容的关系。

2.其它书面形式的反思

除了撰写日志,书面形式的有效反思还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定向写作。定向写作要求学生在课程内容框架下思考服务经验。教师从教材或读物中确定某一部分,提出问题让学生用一两页纸进行回答。一般在新学期初始阶段可以选用此种类型。

(2)电子邮件讨论。建立一个邮件列表管理器,以便学生能够通过邮件的形式参与讨论自己的服务学习经验。学生每周撰写总结报告,并列举服务场所内发生的重大事件。教师提出思考题和定向写作的主题。打印出来的电子邮件讨论的日志可以作为服务学习的资料。

(3)案例分析。在学生选择行动路线时,案例分析可以为他们提供分析环境和获得实践的机会。学生将在服务场所中面临的困境作为案例记录下来,记录的内容包括背景描述、参与主体、产生困境的原因,然后在课堂上通读案例并就案例发表个人看法。

(4)索引卡。学生在每堂课结束时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将在今天课上所学知识信息与服务项目或经验相结合?”学生需要将答案写在索引卡上,教师对每个索引卡进行评分,每次给予1-3个分值,这些分值累加起来将作为学生平时成绩或课程期末成绩的一部分。

(5)考试问答题。考试问答题是指在课程考卷上至少有一道与服务项目相关的问答题,要求学生围绕试题材料联系服务经验对其进行论述。一般来说,此类型试题在一个100分值的考卷中至少占15分。

3.其它反思形式

对于服务学习课程来说,既可以使用书面形式的反思类型,也可以使用视觉和听觉形式的反思类型。这可以满足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的需要。

(1)“怎样、那又怎样、现在该怎样”的反思。即在课堂上,学生讨论有关最近服务经验的三个问题并给予作答:怎样?那又怎样?现在该怎样?提问的方式可以多样化,例如,我做过什么工作以及看过和听过什么?那又怎样?这意味着什么?现在我该怎么做?现在我该怎么思考?或者说,我看到了什么是有利于巩固课程核心概念的?我看到了什么是与课程核心概念相矛盾的?如果服务经验能够巩固和强化课程概念,那意味着什么?如果服务经验与课程内容相矛盾,我应该如何协调解决这一矛盾?对于课程概念和服务经验所提出的不同观点,现在我的看法是什么?

(2)涂鸦板。即在教室里贴满新闻纸,把它们当做涂鸦板,要求学生就新闻纸上的所有问题、引文和数据作出回答并进行讨论。

(3)概括与总结。让学生阅读由三个不同作者撰写的同一主题文章,要求每个学生自主选择其中一篇文章(或教师指定其中一篇),然后用一到两个句子总结作者的观点,之后学生将书面总结与同伴进行交流,最后学生讨论这些不同的观点是如何说明(或不能说明)学生在服务场所的经历的。

(四)评价

评价是不断完善服务学习课程的关键。有效的评价策略可以更好地了解服务学习课程的效果,并为改进服务学习课程提供依据。评价一般从三个方面进行:对服务机构的评价;对服务学习课程本身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对服务机构的评价,主要从服务机构是否有效地促进学生服务学习的开展、对学生是否提出切合实际的期望、工作条件以及环境是否安全等方面进行鉴定。对于服务学习课程本身的评价,主要是从服务学习课程目标实现的程度进行评判。下面重点讨论对学生的评价。

评价涉及到学习成果问题。与传统课程比较,服务学习成果更具有不确定性和易变性。如果说传统评价方式主要关注知识习得,那么,服务学习则更为关注学生在知识和经验整合方面的收获。尽管如此,从文本的角度看,传统课堂评价与服务学习评价还是具有一些共同之处。在一定意义上,服务学习中的“服务”也是一种文本,只不过传统课程的文本是预设的,而服务学习的文本则是生成性的。服务学习文本与传统课程文本具有很多共同之处,例如二者都要求教师决定文本的适用性,为学生分析文本提供结构,评价学生从文本中所学习的成果。就传统课程评价而言,教师对学生个体表现的评分不是看学生阅读文本有多好,而是考察学生如何展示从文本中获得的学习成果,如在不同情境中运用从文本中获得的知识的程度,以及列举和批判文本中的观点的能力,而这同样适用于服务学习。总而言之,在服务学习课程中,对学生个体表现的评价仍然是建立在学习上而非服务活动本身。教师主要根据学生在服务的基础上所获得的学习成果对学生做出评价,如学生怎样理解和应用“服务”文本,怎样将服务经验与其它文本加以整合?而且,服务学习关注从多角度评价服务学习经验,例如,学生的学习目标实现的程度如何?服务目标实现的程度如何?每个学生在这一项目中获得多大的成就?这一项目给整个集体带来多大的成就?这一项目对机构的影响是什么?这一项目给社区居民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三、结束语

服务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将社会服务与课程学习整合的体验学习方法,这种方法关注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结,关注学生和社区的参与,关注学生、高校和社区的互惠,关注反思在服务学习中的重要性。马里兰大学的准备—行动—反思—评价的课程开发模式,对我国高校课程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为解决我国高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当前,我国高校课程体系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理论性课程体系相对完善而实践教学活动相对匮乏,重视德育和通识教育但实践不力,社会实践或社区服务活动内容与课程内容相关性差、走过场、可持续性差等,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着我国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其实,无论是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德育还是社会实践,其共同的目标都是指向人的全面发展。应该说,服务学习课程因其关注理论与实践的联结,注重课程实践化和实践课程化的统一,这在极大程度上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开发服务学习课程时,我们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是: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主动参与?如何深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如何促进学以致用、学有所用和以用促学?如何促进学生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如何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参考文献:

[1][2]The University of Utah.Service learning in the Curriculum:A Faculty Guide 2002-2003.http://www.servicelearning.org/library/resource/5490,2011-09-21.

[3]Andrew Furco.Service-Learning: A Balanced Approach to Experiential Education.In Expanding Boundaries: Service and Learning.Washington DC: Corporation for National Service,1996.1(1):3.

[4]石雷山,王燦明.大卫·库伯的体验学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0):49.

[5]T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 Faculty Handbook for Service-Learning.www.snc.edu/.../UMD_service_ learning_ faculty_handbook.2011-09-24.(责任编辑 陈志萍)

猜你喜欢
服务学习马里兰大学美国
学术资本主义视域下的大学创新创业转型
高教探索(2020年3期)2020-04-07 03:46:47
IN THE MINDS OF THE MIGRANT WORKERS
IN THE MINDS OF MIGRANT WORKERS
汉语世界(2017年1期)2017-03-07 18:01:05
地方高校社区志愿服务一体化实践路径创新问题研究
美国商业银行衍生品业务的特点分析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55:39
基于项目化管理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探析
现代交际(2016年12期)2016-07-09 02:54:52
从美国服务学习看我国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实训设计与改革
美国高校服务学习模式述评
高教探索(2015年2期)2015-03-20 03:54:55
美国大学的品牌管理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