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员改革心态调查报告

2013-04-29 00:44芦垚叶雨岑钱贺进邱麟淳
党员文摘 2013年5期
关键词:公车舆论官员

芦垚 叶雨岑 钱贺进 邱麟淳

官员“微改革”,舆论不买账

今年全国“两会”,国务院机构改革倍受关注。按照一些人的期待,国务院机构调整的幅度越大越像改革,“积极稳妥、循序渐进、成熟先行”的机构改革原则未必能让他们兴奋起来。中国今后的改革越来越难引起舆论的轰动,多数情况下,实际推出的改革会让舆论感觉“不过瘾”。

2月10日,静默许久的网络名人、云南红河州委宣传部部长伍皓再次成为焦点,他公布了自己的公车牌号:“禁止公车私用从我做起,求大家监督我。”

而网上舆论对伍皓的“高姿态”并不买账,批评质疑声绕过“公开车牌”,直逼“中央文件规定副省部级以下不能配备专车”。伍皓撰文回应媒体,“本想破个冰,开全国公示公车之先河,想不到却把自己掉冰窟窿里”。

在公车改革中,最为普遍的形式之一是以货币化补贴替代公车,而这种改革又招来质疑。例如,2009年7月被叫停的辽阳市弓长岭区车改,因其区委书记和区长每年获车补8万元,引起舆论热议。尽管当地官方举证证明改革后的支出比过去省钱,但仍抵不过沸腾的舆论。

在批评者看来,并非舆论挑剔,而是因为这种改革有将公车福利直接变现的味道,通过改革,本来就受质疑的公车使用,反倒利用货币补贴这一政策合法化了。

对此,《工人日报》曾发表文章说,公车改革如何评价其成效?如果压缩开支两成三成或四成,算不算成效?我们是看这个成效,还是看公务人员拿到多少车补?最好“一分钱也不补,一辆公车也不留”,但这样的期待并不现实,任何一项改革都不可能在真空中推进,我们只能在利益相关群体的博弈中选择最现实的方案。

2012年7月20日,《工人日报》发表题为《改革新政甫一出台被质疑 “一步到位”心态很天真》的评论。文章说,时下,一项改革新政甫一出台,不被质疑、不被挑刺,几乎是奢望。“作秀”“治标不治本”“隔靴骚痒”等质疑,屡屡让改革者身陷百口莫辩的境地,且这种习惯性质疑大有蔓延之势。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政治学与公共管理教研室主任王占阳说:“因为需要靠改革解决的问题较多,有些是老问题,有些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所以社会的整体心态非常着急。由此带来的影响是,改革被放在很大的压力之下,对于改革的期待焦急中常带有某种激进和简单化的色彩。”

作为地方官员的伍皓对改革的舆论环境也有深切感受:“不像过去,只要改革,舆论就支持。现在推出任何改革,哪怕只是一项很小很小的改革,反对的、质疑的、看笑话的、挑刺的,什么都会有。”伍皓的这种窘迫感受代表了实际操盘的官员们存在的一种心态,而这与公众的急切心态形成不完全对位状。

改革动力何在

危机感哪去了

改革是该基于现实积极稳妥扎实推进,还是一蹴而就?这几乎是有关中国改革的“原命题”之一。同时,质疑也在从另一个角度切入:政府和官员的“自我改革”存在局限,会不会造成中国改革难以推进的僵局?

《中国青年报》的评论说,不少领域的改革都缺乏外部压力,多是“自己改自己”,很大程度上依靠政府和官员的改良自觉与道德自觉。如伍皓这样的“自我改革者”,并不真正习惯被批评被质疑,“一遭遇质疑,便会撒娇甚至立刻赌气似地回到不改革的状态”。

如果说“自我改革者”的道德自觉还不足以打破深化改革僵局,那么改革的动力究竟来自何方?2011年,北京大学教授张维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改革需要危机感,而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果后,我们的危机感没有了。“大家没有了危机感,更多地开始追求内部的平衡。大家更关心的是利益分配的问题。”他说。

改革的一个难点在于官员自身,而改革又必须由官员执行——这成为一个悖论。

谈及改革动力,许多人往往会回溯中国启动改革的时代背景,那时整个社会面临的深重危机成为改革的推动力。王占阳说:“上世纪80年代的改革是官民共识,是普遍的。现在的情况是,在涉及自身部门和地方利益乃至个人利益的部分,一些部门一些地方的官员对改革的态度就不是那么积极主动了。”

倘若“不改革”成为选项

张维迎还谈到懈怠改革的另一种心态:“原来大家说我们不能害怕改革犯错误,允许改革犯错误,但不允许不改革。现在慢慢变成可以不改革,但是不能犯错误。”

长期的政治稳定,也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不过,随着近年来群体性事件的增多和维稳成本的增长,学界开始对“维稳至上”思维提出一些质疑。

清华大学凯风发展研究院社会进步研究所、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发展课题组曾发布《2011年度社会进步系列研究报告》认为,最近十年,出现了“借维稳拒改革”的苗头。“本来应该思考怎么改革,却还在想该不该改革,甚至对改革的必要性都产生了怀疑。有的人甚至琢磨用什么理由来规避本部门的改革。这可能丧失改革的良好机遇,造成改革过度滞后。时代潮流向前发展,民众诉求向前发展,落后于时代,结果是危险的。”中央党校教授王长江说。

2012年2月,《人民日报》曾通过评论说“不要不改革的危机”,似是对这种心态的回应。

官员到底想不想改革?

当许多人把官员群体看作既得利益者之时,官员们怎么看改革?

想不想改革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肖唐镖,近年来连续对官员的政治态度进行调查,内容涉及政治改革。

在答卷者中,85%以上的官员认为“应该加速政治体制改革”,只有大约5%的人认为“目前不宜进行改革”。肖唐镖的问卷对象,是中部几个省份省委党校领导干部培训班的学员,包括市厅级领导干部班、县处级领导干部班、中青年领导干部班、公务员班、高校处级政工班和乡镇党委书记班,也就是从正科级到司局级的党政干部。

肖唐镖的结论是:民主作为一种理想、目标,在平均教育程度接近大学本科水准的地方官员中已被广泛接受。

从调查问卷看,官员对于改革的认识和期望,与社会舆论并没有太大出入。比如,在问卷中有这样的内容:哪些是改革稳定发展中最为重大的问题?

预设的18个选项中,干部们的选择依次是:居民收入差距问题、贫困问题、腐败问题、地区发展差距问题、社会风气问题和失业问题。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官员们希望改革。显然,官员和其他社会阶层在宏观问题上不乏“共鸣”。而在利益格局愈加复杂的今天,他们对于具体改革问题也会有自己的考虑。

想要什么样的改革

虽然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希望通过参加公务员考试获得“铁饭碗”,但是调查说,也有部分官员对自己的待遇心有不平:有42%以上的人认为自己的社会贡献超过收入。“一些干部有怨气”,在其他多项调查中也有显现。

这些怨气的来源主要有三种:干部选拔机制问题、上级领导水平低以及收入问题。 在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孙永芬的调查中,45%以上的官员认为干部选拔制度是目前政治体制改革的首要问题。

在近年来的调查中,官员对推进政治改革的要求仍有上涨。而另一方面,“如果要他们在实现民主政治与经济发展之间作抉择时,多数人选择的依然是‘经济发展比较重要。”肖唐镖告诉记者。面对问卷,官员表现出了与整个社会舆论相似的态度。然而,回到现实,挑战与压力使一些人可能作出另外的选择。

比如对于换届问题,湖南省常德市委对市县乡三级干部曾进行了“换届干部心态调研”。虽然绝大多数干部对这项选拔制度改革表示认同、乐观并愿意接受考验,但详细问卷还是显示出某种程度的消极态度。

比如,对于党委成员落选的认识,认为“大大损伤积极性”的占84.3%,“不能接受”的占12.1%。通过谈话,又发现一些人其实有“只能进不能出”“只能上不能下”“只能官不能民”的语言和心理。并且,有85.3%的希望落选后保留级别,有12.6%的希望组织安排易地为官,有2.1%的考虑退出干部队伍。

肖唐镖认为,通过问卷调查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到官员们的政治态度,但并不能据此简单推论他们在改革问题上的行动可能。

如何推进改革

肖唐镖发现,作为一个特征,官员希望改革走渐进理性的道路。比如在调查选项中有这样一个问题:有些人认为,为了改善我国基层民主状况,人们应该有更多的发言权。另一些人认为保持稳定是头等大事,不利于稳定的话应该少说或不说。您自己倾向于哪种说法?

53.4%的答卷者持前一种看法,39.8%的答卷者持后一种看法。

肖唐镖在中东西部多省党校都做过“中国走什么样的改革路径”的问卷调研。结果是,33.5%的答卷者选择“自上而下”,54.4%的答卷者选择“上下结合”,60%选择渐进方式,选择激进性变革的有2.1%。

“渐进式的改革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大多数民众的选择。这与官员们的选择是一致的。历史的经验教训及苏东剧变都影响他们的选择。”中央党校教授谢志强告诉记者。

改革对官员的利益显然有所触动。“但我觉得这不影响他们改革的动力。”肖唐镖告诉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干部中有一批有抱负、做改革者、想做事的人,并且不在少数。”

其实,中国靠改革推动发展的空间还很大,改革的动力也很大,并且党内存在强大的理性力量,就是要注意必须遏制极少数权势者为私利而牺牲党的事业。

(李云貴、高良槐荐自《瞭望东方周刊》2013年第9期)

猜你喜欢
公车舆论官员
中央机关有多少辆公车?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公车上书”不是“戊戌变法”开始的序幕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官员在线
官员在线
官员在线
第二批公车拍卖总成交902万元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