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事求是 問心無愧

2013-04-29 00:44:03
澳门月刊 2013年5期
关键词:醫療社區服務

在澳門被公認爲最大的社團,當屬澳門工會聯合總會。說其大,當然有其理由:首先,是會員數目最多,近六萬名會員;其次,是工聯總會有著悠久的歷史,成立於1950年,至今踏入63個年頭;最後,其服務範圍非常廣,屬下三十多間涵蓋教育、醫療、長者、青年、托兒所、文化康體、職業培訓、社區工作等事業。正因為是澳門目前最大的社團,其與澳門政府,澳門社會,乃至澳門市民有著非同一般的關係:包括與政府合作代管社會服務項目、向商界為工友展開維權活動、代表民間力量監督政府施政立法工作等等。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工聯總會的發展又是否真正跟得上社會不斷提高的要求呢?

這正是本文所要關注和向讀者分享的一個老牌社團發展的最新動向。基於此,本刊記者訪問了澳門工聯總會梁玉華副會長、工聯福利基金會盧勤心副會長、工聯健頤長者服務中心梁偉峰主任及工聯台山社區中心蕭紹雯主任一行。

服務澳門社會宗旨從未改變

若要談澳門工聯總會在澳門所擔當的社會角色,梁玉華副會長最有資歷,何解?梁玉華副會長現為工聯總會負責人之一,曾以工聯總會界別晉身第二、三屆立法會議員為市民服務;今年初又獲連任全國人大代表,參與國家層面政治事務;因其個人對澳門社會的貢獻,先後獲澳門政府授予1998年度專業功績勳章、2012年度仁愛功績勳章;此外,其個人長逹四十年服務澳門醫護界的形象,亦成爲社會服務界、立法議員中一個鮮明的代表人物,而令澳門市民對其印象尤甚深刻。而在工聯總會大家庭中,工聯總會的同事們都親切地稱呼她爲“華姐”。

華姐向記者介紹說,自1992年參與工聯總會服務至今逾二十年。不僅見證工聯總會早期調處無數勞資事件和為市民提供源源不絕的多元化社區服務。更爲重要的是,也見證了工聯總會“發揚愛國愛澳精神,廣泛團結澳門雇員,發展壯大工會組織;爭取和維護雇員合法權益,維護雇員社會文化權利,開辦雇員文教康體及福利各項服務事業”的宗旨從未改變。回歸前,工聯總會為基層工友爭取薪酬福利;回歸後,工聯總會以主人翁的姿態擔當特區建設者監督者。在政治層面上積極推動源頭立法,保障各業職工的權益。一直以來,工聯總會都是堅持實事求是,既不會為反對而反對,更不會一味吹捧政府。關翠杏議員結合市民心聲和訴求,曾在議會上提出,除向居民發放現金分享,更應在社會保障、公共醫療、教育、財政儲備等長遠施政方向加大資源投入,為未來澳門可持續發展未雨綢繆。正是出於工聯總會顧全社會大局和促進澳門可持續發展的社會擔當使然。即使今天被社會上有心人士藉機抺黑,工聯總會作為服務社會60多年、堅持自己宗旨的傳統社團,也是做到了問心無愧。

社會資源:取之社會用之社會

社會上有聲音指傳統社團收取政府巨額資助浪費公帑。對此,華姐認為,工聯總會服務澳門60多年來,一直堅守前輩勤儉節約的辦會宗旨以回饋社會。面對社會訴求日益複雜多樣,市民對一些工作肯定會存有疑慮,面對市民不理解甚至誤解時,當然也要堅持實事求是。只有認識到自身的不足,才能不斷完善自身團隊的建設。

“作為公益性社團,工聯總會從不同的渠道取得社會資源,”工聯福利基金會副會長、資深工作者盧勤心補充說,“回歸前的很長的一段時期,澳葡政府沒有資助華人社團,全依賴社會熱心人士的物資支持及老一輩勤儉辦會的精神支撐。因應當其時社會狀況,工聯總會1993年成立福利基金會,以開展緊急援助爲主,每年向有需要人士發放援助金、突發事故慰問、春節慰問金等。同時因應需求的增加,基金會發動了賣旗籌募資金活動,及向社會熱心人士籌募資金,得到大力支持。回歸後,工聯總會以主人翁的精神和建設者的使命感,向政府部門、澳門基金會、民署、教青局等以購買服務或申請經費資助方式,積極開展包括醫療、教育、老人、幼兒、維權和職業培訓等社會服務及相關活動項目。”可以說,工聯總會為澳門的社會和諧,為市民提供多元化社會服務,大大豐富和提升了市民的生活素質,這些成績是澳門全社會有目共睹的。

盧副會長續說:“一直以來,總會秉持‘勤儉辦會、節約做事精神,珍惜任何社會資源,嚴格執行政府部門指引,及按要求提交社團活動報告和財務報告,特別是澳門基金會最爲嚴格把關,從申請資助,分類報表,財政審核都有明確指引。對此,工聯總會上下職工都是全力配合,嚴謹對待。”

多元化社區服務

得到市民的認同

據悉,工聯總會屬下四所提供多元化社區服務中心,會員總數逾一萬五千人。接受採訪的台山社區中心主任、社工蕭紹雯告訴記者:“回歸後,政府加大購買和資助服務方式,協助社團開展面向全澳居民的服務,工聯總會在得到政府不斷投放資源的條件下,開辦更多涵蓋教育、醫療、長者、青年、托兒、文娛康體、職業培訓、社區工作等多元化社區服務和活動,得到市民的認同和參與。台山社區中心面向老中青幼群體,提供包括:幼兒暫托、長者、青年、婦女、家庭等方面服務,同時,工聯總會還設有婦女委員會、文化委員會、青年中心等各中心和場所,積極開展青年、婦女、文藝等不同範疇工作和活動,每年服務人次逾十萬。”

在很多人的眼中,服務社區的工作必是煩瑣而最平凡的,問及作為社服人員服務社區的理念從何來?她笑言,回歸初期,製造業大批北移,她本人由一名制衣廠跟單文員投入大批失業工人隊伍,及後得到一位社工的啓發,就讀理工學院社工課程,最終成功取得社工文憑,幷在工聯總會覓到一份學以致用的社工工作。因爲自己一段特別的人生經歷,令到自己對服務社區有一份特殊的情感,明白到從事社區工作服務人群,不求回報。相信,在澳門,在我們的身邊,真的是有很多人因最初被人幫助才走上服務社會之路。

作為超過大半個世紀的老社團,離不開一大批不離不棄的建設者的無私奉獻。工聯福利基金會盧勤心副會長正是澳門工聯總會立足澳門半世紀的建設者和見證者。早在1960年代,盧副會長年紀輕輕就投身澳門製造業,親身體驗到工廠老闆對工友的剝削,逐加入工聯總會參加工運活動,先後參與創辦工聯托兒所、福利基金會並參與管理工作至今,可謂工聯總會前輩之一。盧勤心副會長非常肯定地說,上世紀80年代,為應對社會及經濟發展步伐,工聯總會率先做好“一老一嫩”兩大工作,先後創辦勞工子弟學校、托兒所、松柏之家、望廈老人中心、健頤長者服務中心、職業技術中學及夜校部、等等,為成千上萬個職工家庭解決了學童教育、幼兒照顧、長者安老問題。

相信梁玉華爲澳門市民所熟悉的另一面,還是她的醫護背景,曾任鏡湖醫院門診、急診主任,從事護理專業工作四十多年,退休後全力投入統籌管理工聯總會屬下醫護社會服務工作。衆所周知,工聯總會屬下四所工人醫療遍佈各區,向居民提供價廉且質優的多元化基礎醫療服務。華姐說:工聯總會醫療所基於過去基層工友睇病難而成立,提供優質的服務及夜診服務而只收取廉價收費,成爲市民信得過的機構。僅在2012年,全澳就診人次逹到131,398人次,當中受政府資助費用的62,423人次,約佔一半。近年為進一步協助政府舒緩公共醫療壓力,工聯總會排除種種困難,接受政府委託以買位的方式,提供外展醫療隊,上門爲行動不便的病人提供適切的醫療護理服務,僅去年全年共出診7千多人次。此外,氹仔康復中心接受政府以買服務的委託方式,接收由山頂醫院轉介的待康復病人。在運作上,由政府提供技術支援、人才培訓及全面監督,中心不斷向康復醫院要求邁進,由最初的20張病床擴展到目前的48張病床。

訪談間,服務健頤長者服務中心的梁偉峰主任,亦分享了其個人走向服務工聯總會之路的歷程。他透露,自少由於多病體質,為工聯醫療所的熟客仔,至讀完社工課程後加入工聯總會,任職短期的秘書工作,讓自己大開眼界,明白到工聯總會以為工人維權宗旨為職責,及後有機會用所學的社工專業知識轉至長者服務中心工作。對於有意見質疑社團職能同質化、浪費資助公帑,及影響社團的公信力,他以工聯總會社會服務一大重點──長者服務闡釋獨特的見解。他說,隨著本澳人口增加及老年齡化,提供長者服務的機構中心越來越多,當然難免會有部份服務同質化,如明愛、仁慈堂、母親會、街總屬下都有不同形式的服務長者機構和中心,但是這些由政府購買的服務各自的對象不同,並不會出現外界所講的資源浪費。相反,就同一個服務而言,多團體機構同時提供這樣的服務,確實說明社會需求之大,亦會促使各團體提升服務質素,增加長者福祉。

最後,華姐情真意切地總結道:“隨著社會不斷發展,未來社會服務需求會越來越無限,但社會資源是相對有限的,將社會服務實行公私合作,由政府與民間機構合作做,比政府本身做更有效率,這也是世界各國社會管理模式的大方向。作為特區政府的建設者監督者,因應回歸以來得到政府投入更多的社會資源,工聯總會堅持以真實行動,力所能及地用好每一仙公帑,為全澳市民提供更多元、更優質的服務。同時,為配合國家領導人提出了“中國夢”的遠景,我們作為建設祖國、建設澳門的一份子,共同“保持澳門的繁榮發展”的夢,也是我們應當承擔的一個歷史使命,這也是工聯總會每一位成員的共同心聲。

猜你喜欢
醫療社區服務
志愿服务的打开方式
先锋(2022年9期)2022-05-30 10:48:04
彩色笔动起来
本刊读者服务部实用产品推荐
农村百事通(2020年2期)2020-03-31 03:00:58
物业服务
影像社区
大众摄影(2019年3期)2019-03-25 05:36:42
影像社区
大众摄影(2019年2期)2019-03-18 01:43:04
2018上海服务业企业100强
上海企业(2018年9期)2018-12-07 11:47:36
醫療糾紛 依法維權 大陸台商對醫療損害責任的法律須知
台商(2018年12期)2018-03-11 23:46:30
結論:發展私家醫療任重而道遠
澳门月刊(2016年11期)2016-12-14 21:03:56
私家醫療市場應自由發展
澳门月刊(2016年11期)2016-12-14 19: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