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君衡
农村高中的学生大多数英语基础差,底子薄,对英语学习提不起兴趣,而且知识面相对狭窄,对世界各国的文化背景了解不是很多。因此他们在英语学习中较为被动,积极性不高。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一些相应的中外对比,可以帮助学生降低学习的难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一、中外餐桌礼仪的对比
例如在学习Senior English for China Book 1A Unit 6 Reading “Table Manners at a Dinner Party”的时候,让学生进行以下的对比。
以上是文章中介绍的table manners in western dinner party,也提到关于中国宴会餐桌礼仪的点点滴滴。这是一篇说明文,如果让学生通篇阅读,学生会觉得很乏味,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我们知道,中国是礼仪之邦,在广大农村,保留并延续着以前的很多风俗习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我提出要求,让学生将自己平时在农村喝喜酒时看到的情况与课文中提到的内容进行一一对比,在小组内与组员互相交流,然后各组组长在班上呈现对比的结果。在餐具的摆放上,学生能说出除了有餐巾纸,还有茶杯、酒杯、汤碗、饭碗、匙羹、筷子。在客人入席就座的时候,年长者或德高望重的人坐“上座”,其他人就可以随便选位置坐好等待开席。跟西方的宴席一样,农村的酒席也有开胃菜,而且在上正式的汤之前,根据酒席性质的不同,还会有不同的食物:如果是老年人的生日庆典,会有寿头;如果是婚宴,会有红枣、花生、瓜子、糖果等;如果是孩子的满月酒,还会有姜汤和红鸡蛋,姜汤里姜的形状也有讲究,如果是切成丝状的,说明主人家喜得贵子,如果姜是片状的,说明主人家添了千金。乘上餐桌的汤用大碗装着,客人爱喝多少自便。主菜有十多种,比西方的丰富多样。在席间,亲戚朋友边吃边谈笑风生,相互劝酒劝菜,有的为了增添喜庆气氛还划拳喝酒助兴,甚至不醉不归。在西方餐桌上,以吃完碟子上的食物为有礼貌,但在本地的农村,如果客人酒足饭饱之后还剩很多菜的话,似乎更能说明主人的热情好客与大方。
在进行中外对比学习的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尽可能地使用刚学的英语知识进行表达,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我及时提供帮助。如果学生确实用英语表达不出来,我就让他们用汉语说出来,然后我再翻译。由于学生表现欲较强,而且谈及的都是自己亲身经历或者耳闻目睹的,所以他们一个个都争先恐后地发言。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巩固了所学知识。通过中外餐桌礼仪的对比,凸显出中外礼仪的差异,加深了学生对西方餐桌礼仪的认识,让学生在中外对比的学习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二、中外节日的对比
“节日”是永恒的话题,因为它来自人们的生活,来自人们的实际经历,为人们所喜爱。各国人民的节日各有不同,人们在节日中的表现、活动、习俗也有所不同。在学习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 Book 3 Unit 1 Reading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时,我让学生进行以下的对比。
1. Festivals of the Dead
中国清明节属于课文中Festivals of the Dead 一类型。在农村,清明节扫墓是各家各户必不可少的活动,学生对这个节日非常熟悉。所以用它跟课文介绍的同类节日作对比时,学生们都踊跃发言,能说出清明节的由来,扫墓时烧香、点鞭炮、点蜡烛、烧纸钱等一系列的活动,一改以前被动学习的局面。
2. Spring Festivals
学习第四类节日“Spring Festivals”时,课文介绍了以下四个节日: the Spring Festival (Chinese new year); carnivals; Easter;Cherry Blossom Festival(Japanese).除了让学生从时间上进行对比之外,还可以对比在自己家乡人们在春节中的表现、活动、习俗等。我们知道春节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过春节能给我们带来轻松与欢乐。学生大都爱过春节,他们乐意将过春节时的喜悦跟大家分享,所以在课堂上他们各抒己见,踊跃发言,学习热情高涨,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通过中外节日的对比,学生不仅增进了对中国节日的了解,而且对外国的一些节日也有所了解和感悟,激发了他们进一步了解中外节日的兴趣。
另外,在教学Senior English for China Book 2A Unit 3 Reading “Modern Architecture”时,我让学生进行中外建筑的对比;教学同一册课本Unit 4 Reading “English Poetry”时,进行同时期中外诗人与作品的对比。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中外对比,使英语教学更贴近实际,更贴近生活,更贴近学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进而加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责任编辑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