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钟
对于初中生来说,初中正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数学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势在必行,教师应奋力前行,有所建树。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会,现总结如下。
一、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虽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好胜心和自信心非常重要,但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有高有低,学习能力有好有差,教师不能以偏概全,而应重视学生的差异,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需求,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知识、创新数学知识的兴趣。如笔者曾多次举行过数学笑话大赛、图形设计大比拼、讲数学推理故事等活动,为那些成绩虽然落后,但非常喜欢数学的学生提供了展示才能的机会,使他们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自信。
二、复旧迎新,有效引导
如果探求“是什么”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那么,寻求“为什么”则能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教师可先复习与新知识相关的旧知识、旧方法,使学生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准备。如在教学“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时,笔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今有邑方不知,各中开门,出北门二十步有木,出南门十四步,折而西行一千七百七十五步见木,问邑方几何?”用这个问题作为导入,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又增加了学生的人文知识。
三、质疑提问,激励探索
疑是“争论”的起点,只有产生了疑问,经过独立思考,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才会有“敢于争论”的勇气。教师应大力提倡、鼓励学生的质疑,使学生由敢说、爱说,甚至过渡到质疑教师的权威。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合理设计疑难问题,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如在教学“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笔者先请学生完成“求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的计算,然后再引导学生探究新知识,消除他们的畏难心理。
四、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教师只有把自己当成学生的学习伙伴和朋友,鼓励、信任和尊重学生,才会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消除师生之间的心理隔膜。如教师可以设计集体讨论、查漏补缺、分组合作等形式,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对于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独立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实践,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有用性,使数学知识“生活化”。
五、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在素质教育和创新思想观念下形成的一种教学方式,它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细心发现自己身边的数学,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善于从学生的错误观点和失败行为中找到教学机会,使学生敢于创新,这样才能真实地体现研究性学习的作用。
六、设计练习,拓展提升
布置作业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但长期以来,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分层作业,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创新精神的培养。笔者认为,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巩固基础知识的题目;对于那些成绩中等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开放性的作业。这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提升,也为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革新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不懈地向着改革目标前进,就能使初中数学课堂绽放出五彩斑斓的创新之花。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县沙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