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 “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探索

2013-04-29 01:08曲玲玲匡敏姜敬红
大观周刊 2013年5期
关键词:实践创新

曲玲玲 匡敏 姜敬红

摘要:社会工作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一直是社会工作者教育及奋斗的任务之一。本文从社会工作专业学生面临的人才结构和培育问题入手,以契合社会工作教育“自我增权”为出发点,提出了“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力图通过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创新,彰显高校教学内容的学术性、研究性和创新性,将学习变成对话与探讨,构建“以学生思维教育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开展“以多方面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设计,形成“从演绎中学习”的教学特色,以满足现代社会就业机制对学生素质的要求,为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贡献力量。

关键词:社会工作专业 角色模拟参与型 实践 创新

社会工作专业自诞生以来,一直是一门以应用为主的学科。社会工作教育无可避免地承担着培养应用型社会工作人才的任务,致力于培养学生助人自助的技巧和能力。隨着《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的颁布以及国家相关部门对社会工作的重视,当下,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局限性,更多地是在理论上对于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进行引导,对于学生的实践及创新能力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就业机制对学生素质的要求。在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的呼声下,以使学生在角色模拟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参与讨论中积极主动地参与为核心思想,将学生放在教育教学首要位置的“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一、构建“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的原则

1.增效减压

“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不同于以往教师台前讲,学生台下听的传统现状,而是想透过传统教学模式衍生出一种既能被学生接受,同时又可以为教师开展理论讲座提供有效范式的先进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教学效果,而且能满足未来就业市场对学生能力的期望,同时对于学生及教师都是“双赢”地带着兴趣和无限憧憬去上课,使课堂不再枯燥。具有科学性、灵活性、互动性,减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压力,提高课堂教育效果。

2.舍本逐末

“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在于,教师不仅是教师的单边行为,而是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即时配合,相互启发、诱导、演绎。教师的指导不再作为整个过程的权威带着不可驳斥性,而是成为一种学生行为和思想的媒介,起到带动学生积极介入课堂教学过程的作用,通过感受“人在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来,变被动为主动,颠覆传统。

3.传统新解

“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借鉴了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和苏格拉底难得一致的传统,那就是学习应该被变成“探讨与对话”,多年来传统的教育方法和技能要求让这一诉求一直处于悬浮状态,而此教学模式因为其学科的特殊性和未来需求的紧迫性,将“探讨与对话”以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在社会工作的教学模式中得以演变和发展。

二、构建“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的设计

1.“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的内容

“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这个方法类似于早期参与式教学法中的“角色扮演法”。但是,在社会工作当中比较特别的是,由于社会工作的特殊性,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既要掌握社会工作者所要掌握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同时也要体会做为案主或者面临社会及生活问题的一类人们的心理特征和个性特征,这就要求不再只是简单地参与,而是要从传统的解决方式中创新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另外,传统的“角色扮演”大多只是当场表演,而我们的“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不需要学生现场表演,而是将学生分组,经过准备后,要求他们以视频短片的形式自编自导自演相关案例视频或者是开展小组的整个活动过程。角色扮演可以根据不同的社会问题由学生自己设计各种情景和扮演角色,老师作为一个局外人不干预整个过程的设计,表演结束由全体同学进行讨论。角色扮演可以帮助同学很直观并真实地掌握某一特定社会范围内不同个体或群体之间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承担的不同角色,了解个体或群体之间具有的矛盾冲突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寻找可行的解决办法。这样使学生在准备时充分思考,在演绎时自由发挥,在回顾时可以通过这些影像资料查找社会工作者在操作时的得失及其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从而使学生消除语言上的畏怯心理与实际运用上的障碍。

具体来说,“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是指通过用先进的视频手段记录下学生对于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在不同的案例及小组活动中的表现,让学生在自编自导的准备下先演绎后讨论然后再在整个视频回顾过程中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理解教学内容,掌握社会工作技能,进而在短时间内培养参与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实践能力的一种认知方法。 核心是前期用心演绎和后期动情分析,是通过模拟真实生活条件下个体或群体的不同行为以达到了解信息、发现问题等目的的实用工具。可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等社会工作实务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广泛运用。

2.构建“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的方法

社会工作有三大基本工作方法,分别是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及社区社会工作。“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做为一种新型模式,也有自己独特的操作方法。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将学生分组,并为学生提供基本案例素材,例如,个案工作中可由教师提供一些有代表性案例,小组工作中可以由教师指定一些需要服务的特殊人群,比如“失独家庭”等,然后由学生自行设计需要模拟的角色,有人是案主,有人是小组成员,有人是社会工作者,继而通过整个小组讨论、决定并安排角色和设置整个演绎流程及完成拍摄及制作。通过“角色模拟”演绎的过程来深刻体会社会工作者及相关人员的心理体验和处理态度等。

其次,表演结束并完成视频后,在课堂上放映并进行全班讨论,评价表演结果,分析怎样用不同的方式处理问题。这种方法既能改变学生因教师的“满堂灌”而产生的疲劳感,又能让学生在不同的角色扮演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同时,也做为身临其境的一种体验更好地理解案主和有问题人员的真实想法及自己在演绎中的不足,同时,一同体会做为社会工作者所体现出来的技能和需要拥有的方式方法。

最后,由指导教师在讨论中起到引领者的作用,并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一边运用头脑风暴法,一边结合视频中暴露的问题,有力有序有据地将知识点穿插在每次讨论之中,使学生在类似游戏的轻松氛围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运用这种方法,因为不是现场表演,对于非专业演员的学生来说,既新鲜,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消除语言上的畏怯心理与实际运用上的障碍,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带动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学习,最终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三、“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的主要特色和创新点

1.主要特色

(1)颠覆性“使能”讲解

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都是由教师先讲理论,然后由学生再去进行情景模拟。而“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在执行过程中,特别是在开展小组的过程中,颠覆原有顺序,是先演绎拍摄,然后再讨论、讲解。此时,教师更多地像是个“使能者”,以激发学生潜力为根本目标,使学生能够产生心灵体验和共鸣为最终目的,从而使学生的认知是在脑海里而不仅只存在考试中,能够在今后的社会工作开展过程中深刻体会,良好发挥。

(2)创造性“专业”演绎

教学模式方法中尽管以往也存在着情景模拟教学,但是,大多数都只是现场进行演绎,简单模拟。而“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是通过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做为剧本写作、情境拍摄及视频制作的非专业人员们,不仅要用社会工作领域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应该有一定的生活体验或者文献资料的积累,只有这样演绎出来的案例、案主才有血有肉;同时还要进行后期视频制作,考验的其实是做为社会工作者所应该具有的耐心、信心及万能性。可能表演不是最专业的,拍出的视频或者微电影不是符合要求的,但绝对是充满创造性和挑战力的。

2.创新点

(1)“三观”结合,深入浅出

“深”,是指教学过程中探索问题的程度深,这是因为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学科的重要性,涉及到的內容如果不经过学习和培训,将会无法理解。而单纯的讲解只能依靠教师一个人的力量,不能集思广益,考虑问题方面也会有所欠缺,因此运用“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便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讨论过程中,既有教师的观点,也有经过思考的演绎者的观点,还有做为旁观者的观点,“三观”结合,深入浅出、

(2)“二方”互动,活学活用

“活”,是指课堂活跃,即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另外还包括学生学得灵活,更善于发散所学知识内容,甚至运用及学习多方面技巧的能力。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带动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学习,最终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充分贯彻参与式教学原则;彰显高校教学内容的学术性、研究性和创新性;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协作与交流,有利于学生专业方面的成长。

四、“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的实践体会

1.构建“以学生思维教育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2000年,为培养学生进行有效思维和学习,英国将思维教育纳入大学本科教学。思维教育的核心就是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学会如何获取知识,更要掌握如何有效地运用知识。

“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即遵循了这样一个原则,全程注重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倡导多元化发散性思维,教师把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引发问题讨论做为首要意识,而不是一味地灌输陈述性、事实性的知识,也不过分强调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注重学生独立意识和原创精神的熏陶,引导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参与教学全过程的观念达到普遍共识。由“关注知识灌输”转为“关注学生思想”,由“单向给出知识”转向“引发双向思考”,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知识构建的引导者。

2.开展“以多方面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设计

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增长知识,更是希望培养学生实践及创新的能力,特别是表达能力和协作精神的培养。“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通过从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出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激情,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还原真理的发现过程,模拟科学的发明过程,鼓励质疑批评和发表独立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充实自己,逐步形成有独立见解的个性品质。

3.形成“从演绎中学习”为特色的教学方法

“从演绎中学习”实际上来源于美国教育学家杜威的“从做中学,从生存中学会生存”的理论。这种教学方法在很多西方国家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我们现在引入这个观念到 “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中来,通过团体设计、自我管理、自主学习、团队协作的“从演绎中学习”模式,增强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减少了对教师的依赖。与传统的“从听中学”的被动方式相比,“从演绎中学习”更具积极性、自觉性和自主性,它不轻信、不盲从,是更适合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式。

“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从总体来讲是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和发散性思维训练,鼓励个性发展和独立见解,特别是视频及微电影的运用结合讨论并行,使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都进一步加强,这恰恰符合了当今社会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进一步要求。甚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了语言表达、情感处理甚至弹性化团队协作,强调“从演绎中学习”而不仅只是简单的“从听中学”,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培养无疑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力争进一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更好地为我国的社会工作事业输送合格人才。

注释:项目课题:本文系乐山师范学院2011年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项目成果(项目编号:JG11-YB07)。

参考文献:

[1]樊金娥.社会工作学科专业发展的理性透视—香港考察有感[J].长春工业 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3).

[2]周金其,李水英.“参与式”教学的理论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岳雪莲.《社会政策》课程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2(12).

[4]唐梅.参与式教学在MSW《高级社会工作实务》课程中的运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2(19).

[5]陈晓敏.参与式教学: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应然选择[J].现代教育科学,2011(07).

猜你喜欢
实践创新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