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云
2013年1月,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在一年一度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上隆重推出了“李毓佩数学童话总动员”第一季(10册)。该丛书由著名科普作家李毓佩教授创作完成。数学家张景中院士曾评价说,这些作品的出版一方面为广大小读者提供了高质量的精神食粮,另一方面也为我国数学科普创作研究提供了具有原创性和系统性的优秀作品样例。在此,我也想将这套书出版前后的情况记录下来,也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图书编辑工作中能够有所借鉴,能少走一些弯路。
初识作家
2011年4月,因为一个项目的关系,我通过朋友联系到李毓佩老师。因之前我主要做的是侧重于儿童文学方面的图书,对科普类的图书知之甚少。这次因为项目的关系找上门去,也可谓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正因为所知不多,所以这次与李老师见面反而少了些顾虑。李老师约我们在他家附近的一家快餐店见面。初见时,便很是佩服这位70多岁高龄的老教授,他身材高大,一头银发,为人和蔼,很有气度,言谈中非常关注写给孩子的书。而他对科普创作的严谨认真态度,使我们在今后的编辑工作中也深受感动。这次见面印象很深,也正是因为这次见面才开启了我们与李老师全面合作的序幕。
因为这次见面,时间很仓促,我并没有仔细看过李老师的作品。回来后,我便搜集相关的资料,也买来了他的全套图书。查过资料,我才知道原来我见到的李老师可不光是有名而已,而是一位少儿数学科普界的大师级人物,曾被授予“建国以来成绩突出的科普作家”称号。他的作品也揽获了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等众多奖项。他进行数学科普创作30多年,被誉为数学科普界“三驾马车”之一,也是最能为孩子编写故事的作者。看过他的书后,也明白了为什么孩子喜欢看他的数学科普书。因为他用孩子喜欢的历险、侦探故事的形式教给孩子数学知识,可以说还原了数学生动活泼的本来面目,让孩子觉得学数学原来是件好玩的事。即使是不爱数学的孩子阅读时,也会跟着书里的主人公一起探索,不自觉地跟着书中的主人公使用数学方法解决难题,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自己的数学思维,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见面时的好感,和仔细研读后的感悟,让我觉得这是个不可多得的选题。我们也非常想能够与李老师进一步合作,当我们把想法汇报给我们出版社的张秋林社长,张社长非常重视,当即决定,希望能与李老师全面合作,并亲自从南昌飞来北京,与李老师商谈。经过多次的沟通,最终我们达成了全版权经营的战略合作协议,并计划未来五年在图书、漫画、游戏等领域开发相关产品,我们也希望李毓佩老师这么多优秀的科普作品能够在多领域结出丰硕的成果。
书稿编辑成难题
合同签订后,我们成立了专门的编辑小组来研究李老师的作品。2011年6月,我们开始逐步梳理李老师的书稿,以便准确市场定位,理清编辑思路。最终根据书中涉及的数学知识点,我们将小学中高年级年龄段的孩子确定为主要读者群。当然这套丛书的覆盖面很广,不懂书中知识点的孩子,也可以通过故事去了解这些知识,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根据书稿本身的品质以及这个年龄段的阅读特点,我们认为,原有作品结构过于松散,可以让李老师将其原有的作品重新改写,分出几个系列来,并逐步添加新的篇章,让体系更加完整清晰。这也非常有利于这套图书的后期营销推广以及后续周边产品的开发。系列的区隔我们决定以书中的主要人物为线索。因为对于系列丛书来说,得要有立得住的人物,而李老师创作的故事中有非常多极具代表性的数学人物。根据书稿的情况以及整体市场定位,我们最终确定出版24册书,总系列名为“李毓佩数学童话总动员”,共分为五个系列——“爱数王子与鬼算国王系列”“数学奇兵系列”“数学动物园系列”“爱克斯探长系列”“数王国系列”,分系列分梯次出版,并以“李毓佩数学童话总动员,让你爱上数学”为口号,构建了一个庞大的数学王国。我们首批推出的便是李老师的最新力作“爱数王子与鬼算国王”系列的前两册,以及“数学奇兵系列”8册。
编辑过程一波三折
大体方案确定,开始了改稿和编辑工作。李老师对我们的方案非常认可,给予了非常大的支持。有了基本的市场定位和大体方案,后面怎么做就有大体的编辑思路了,也更有底了。但是具体书稿该怎么来编排,其实里面还有很多细节问题需要我们解决。而这些细节问题处理的好坏也决定了书稿最终呈现方式的成败。我们在其中也走了很多弯路,但每一步也都是为了尽量呈现给小读者最好的阅读体验和观感。
首先,我们确定了基本的开本,32开,因为这是很适合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开本,而本书作为数学科普,本身是有次教辅功能的,能够利于孩子学习数学,32开的大小与教材的开本也大小相宜。在用纸上,我们考虑,作为一套具有畅销潜质的长销书,不宜用特规纸,以免后期加印不好调纸。我们最终选用了889mm×1194mm规格的纸,并且用了高210mm×宽145mm的图书成品尺寸,希望书不要太窄,而这已经是这个规格的纸张能够开到的最大的成品尺寸,且不能做出血的图,否则还做不到这么宽的成品尺寸。这都是一开始就要想好的事情。只是,我们在做单色还是四色上走了很大一条弯路。一开始的定位是,7万字左右一本的书稿,印张控制在6个左右,配上插图,加上知识点,图文并茂,孩子阅读起来也会比较轻松,定价在14-15元,内文组图为黑白的,也方便控制成本。后来,经过市场调查,以及对孩子阅读喜好的研究,我们还是决定做成四色的。这个调整实际上耽误了图稿到位时间,之前的组图需要重新上色,有部分图还需要插画师重新调整。但是最终看到成品,觉得之前的决定和投入还是正确的。内文换成四色之后,原来的估价就必然调整,我们考虑到书稿的主要阅读群体,定价最终定为16元/册,当然出版社的利润必然薄很多,但是想着能够惠及更多的孩子,也就值得了。图为四色图,内文四色印刷,之前想用70g轻型纸的想法,也需要打上一个问号。这种纸张印四色的图会太透,影响文字的阅读感。最终定纸,我们也经过了多次测试,图稿一到位便打样测试,多种克重的轻型纸、胶版纸、纯质纸等等,最终才确定80g的某种轻型纸。这种纸张比较细腻,图片出来的感觉不是很透,纸色与我们的图也搭配得比较好,而价位也是我们能够接受的。最终印刷出来的书,呈现出来的感觉也达到了我们的预期目标。
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内文的编排问题。版式中,行间距、字间距、周边空、页眉如何设定,我们已经有很丰富的编辑经验,但是对于这套书来说,只是版式做好远远不够,需要突出的是这套书稿的特性,那就是少儿数学科普读物。李老师在创作的过程中,已经很好地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而且故事又很好读很好玩。我们需要做的是如何突出数学的特性。编辑的附文处理,以及能否给书稿增值,这才是真正考验编辑的地方。几番讨论之后,我们加入了“数学解密卡”的元素,这种形式是现在孩子已经熟悉且很乐于玩的游戏。在这套数学童话中,我们在每本书中设置了十个关卡,十道重要关卡的数学解题步骤和答案都被加密了,需要读者自己开动脑筋来解决问题,这样读者才能帮助书里的小主人公脱离险境。最后,还可以把最终每本书的成绩填写在书末的积分卡里,换取自己的数学奇兵等级。这样,会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对他们的课堂数学学习也起到了有益的辅助和补充作用,同时还增加了图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最终,我们的文前,有李毓佩老师对读者的《见面的话》、每本的登场人物介绍、数学解密卡的说明,文后有数学奇兵积分卡和数学故事部分。书稿的层次很丰富,也体现了这套书的独特性。
内文全部定稿之后,我们在封面上也几番周折,做了无数个方案,否定修改,修改再否定,否定再重做……这也都是源于每个编辑都知道封面的重要性,所以一遍遍地调整。内文再好,如果封面没有让人想拿来看看的冲动,那也是不成功的。我们充分听取了发行部的同事以及经销商们的意见最终定案,将这套书往次教辅方向做了最后一次调整,封面以白底为主,通过书脊上的色块来区分各系列,也希望能够带给大家耳目一新的感觉。
封面最终确定,书稿也终于下印厂了。整整一年半的时间,我们前期的编辑工作才算告一段落。但是,书下厂了并意味着编辑工作就结束了,后续的营销推广更加任重道远。我们在这套书出版前已经在我社的产品规划报道中多次提到了与李毓佩老师的战略协作以及产品的大致规划,可以说是营销推广的预热阶段。书一出版即在1月图书订货会上正式亮相,与经销商互动,推介,并做了相关的媒体报道。目前我们在陆续发书评,并随书配送海报,做好卖场的维护和相关宣传。我们还计划在4月份做一场大型活动,第二季(10册)也将在7月出版,持续营销还在继续。
反反复复细细碎碎这么多,其实都是为了最终出来的书是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读者的。而这些细微而繁琐的折腾,其实也是每个编辑在做书过程中必走的路。不过,每次看到成品的书印刷出来,编辑的心里都是非常雀跃和骄傲的。虽然后面的路还很长,但我希望,作者的用心和编辑的用心,能够让这套品相俱佳的作品在繁杂的书海里得到它应有的位置。
(作者单位系二十一世纪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