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K的灾害报道研究

2013-04-29 19:14刘晓菲
新闻世界 2013年6期
关键词:灾难主播灾害

刘晓菲

【摘 要】日本是一个地震灾害频发的国家,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9级大地震并引发了海啸。在这场灾难中,日本媒体体现了其新闻专业主义,尤其是日本唯一的公共放送组织——NHK在地震期间提供了值得信赖的高水平报道,为地震中信息传播及灾难应对起到了积极作用。该文以NHK对3·11大地震的报道为例,分析NHK灾害报道的特点及形成原因,以期对我国媒体的灾害报道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NHK 灾害报道 日本媒体 地震

一、NHK概况

日本放送协会(日语:日本放送協会,官方英语译名:Jap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又称日本广播协会,是日本最具影响力的公共媒体机构之一,简称“NHK”。NHK是日本第一家根据《放送法》(《日本放送协会定款》第2条)而成立的大众传播机构。在从业人员数量、预算规模上为日本最大的媒体机构。

二、NHK的灾害报道特征

1、快速

2011年3月11日2点46分左右,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9级大地震并引发了海啸。大地震发生时,NHK正在转播国会参议院决算委员会的会议。突然警报响起,随后主播进行地震预警播报。两次紧急预警播报后,主播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关于地震的播报。下面这个表格为日本各媒体发出地震速报的时间:

由左下表可看出,各媒体都在地震发生后五分钟之内作出了及时反应。尤其是NHK,在地震发生后马上进行地震速报,是最早作出反应的媒体。

2、理性

为避免国民的不安情绪扩大,日本媒体向来重视在报道重大灾难时,尽量克制、理性的报道,也就是所谓的“安心报道”。NHK的报道同样遵从这一原则。3月11日的地震速报中,NHK的主播在进行地震预警播报时,头戴安全帽却一直保持着平和的语气及镇静的神态,全然不见他们的紧张或是其他感性表现。在现场报道的画面中,虽能明显感到记者们也十分紧张,但仍尽力保持冷静的语气进行报道。无论主播还是记者,都以这种方式让民众感受到坚强,一定程度上安抚了公众情绪。NHK的新闻报道中并没有煽情式内容,只是反复播报有关生活信息及居民避难等信息及提示。这种报道风格平静化,信息公开透明化的做法,使公众能够减小恐惧心理,也不会出现太大的情绪化波动,有利于稳定人心。

3、实用

地震期间播报消息大多是为民众提供最有用的情报。例如,天气预报、震级震源情报、避难所内水、食物的储备情况、受灾地的紧急通讯方式等信息。正如一位NHK新闻节目制作人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说的“NHK是公共媒体,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向收视者提供他们最需要的信息。比如哪些人还没有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哪些地区需要注意余震的出现,核电站周围放射性物质的具体数值是多少。”NHK秉承的是“一切为公众服务的宗旨”另外,NHK的广播使用日语、英语、汉语、韩语、葡萄牙语五种语言对地震相关信息进行播报,以方便在日的外国人能更好的了解地震信息。

三、NHK灾害报道特征的形成原因

1、平日训练

日本是多地震国家,据统计,全球每年有10%的地震发生在日本及其周边地区,这使得饱受自然灾害之苦的日本人非常重视防灾工作。NHK之所以能够在突发的地震灾害中从容镇静的报道,离不开平日的训练。为了能更好的应对突发灾难报道,NHK经常进行防灾演习。每晚都会进行地震报道模拟演习。主播、记者、摄影师、甚至上层管理者,都会轮流参与演习。NHK电视台的播音员工作手册中就包括地震灾害报道的要点,甚至备好了灾害发生第一时间的播音员稿件。播音员及记者们需要学习很多有关地震救灾的知识,有的新闻工作者甚至取得了“防灾士”的专业等级资格证。由于平时对防灾训练的重视,才使NHK在地震出现时作出及时冷静的反应,保证了灾害来临之际能够做出更为专业的报道。

2、设备

日本的气象台在全国各地设置24小时地震波检测装置,一旦出现情况,会马上向电视台及广播站发送信号。NHK的相关机构一旦收到来自气象厅的气象警报等通知,就必须马上播报所收到的通知事项。这就是所谓的地震速报。另外NHK在全国400多处设置有机器人摄影机,可记录下地震时的场景,并在震后数小时就可以用于新闻报道中,为争取新闻时效性发挥重大作用。NHK在全日本部署有11个电视直升机基地,一旦某地发生地震、海啸等灾害,离事发地最近的电视机直升基地就可立即派出电视直升机到达现场,开始对灾害现场进行新闻报道直播。从2006年底开始,NHK又在其所有的新闻报道直升机中装备了高清电视直播系统,能够提供更为清晰的直播画面,为新闻直播提供了更有力的硬件支持。

NHK对技术方面十分重视,在1930年6月1日,就成立了放送技术研究所,致力于广播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做出了大量具有实用价值的研究项目和成果。NHK是世界上少有的有自己的技术研发中心的媒体组织,在强大技术的支持下,日本的直播技术在世界上都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即使在突发情况下,也能保证短时间做好直播准备,在现场就能为受众提供清晰的电视画面,流畅的传送信息。

3、制度

NHK作为公共放送机构,与国家直接运营的国营媒体,和以广告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民营媒体有所区别。根据广播法的规定,NHK无法通过播送广告获得收入,而从电视观众处征收收听收视费用于经营,这是NHK的特征。也就是说,NHK只对观众、听众负责,不被政治家、财团等直接控制。因此,NHK可以保持遵从“政治上公平”“多角度多方位的报道对立观点”等放送法规定,做到客观公正的报道。

也正因为NHK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受众的收视费,而不是广告,所以并不需要过多的在意收视率,这就使NHK可以提高节目质量,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正如NHK的宣传口号“不管何时何地,NHK就在身边”,以受众为核心,坚持一切为了用户的原则才使NHK在地震报道中优先考虑的是报道灾民急需的实用信息。也正是因为具有高度责任感,才使NHK在危机时刻以其客观理性的专业报道成为超越一切的公共平台,维系了国民的精神和秩序。

四、对中国媒体的借鉴意义

1、注重技术开发

为保证新闻报道的及时准确,完善的技术、先进的设备等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应重视与气象部门、地震部门、政府之间的合作,建立应对灾害的快速反应机制,以便媒体能够第一时间获得信息。加大投资力度,引进先进技术及设备,服务于我国的传媒业。但是,单纯的引进是不够的,应加大对科研的投资力度,独立自主的进行新技术的开发,为我国的传媒事业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

2、重视应对突发事件的训练演习

灾难不可避免,但能够防范。日本人之所以能够从容镇定的面对地震,主要得益于他们长期以来养成的防震习惯。日本这一做法,值得许多国家和地区借鉴。而NHK的防灾训练,同样值得各国媒体借鉴。比如应加强对主播、记者等新闻工作者的应对突发事件的培训,进行灾难报道演习。以便灾难来临时,各部门能够有机结合,高效工作,及时进行新闻节目的制作播出,从容应对有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

3、强化受众意识

首先,应了解受众需求,将受众需求放在第一位。在这样的灾难报道中,要优先考虑为灾民提供实用性信息,而不是一味的报道各种慰问活动,英雄人物事迹等,这些都不能直接为灾民提供服务的信息。将受灾者的需求置于首位,提供实用的信息是媒体的义务。及时提供实用的服务性信息,有利于救援工作的顺利展开。

其次,应顾及受众情绪,避免二次伤害。主播在进行灾难报道时,尽量克制情绪,保持冷静,以免将自己的紧张、悲伤等负面情绪传染给受众。灾难面前,民众情绪比较敏感,这时更不易煽动、扩大这种不安的情绪。主播自身的冷静表现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安抚人心,也能够向受众传递希望。另外在新闻报道时应避免过于残忍的画面,如受灾者的悲惨境地,遇难者的死状,以免引起受众的不良情绪。

4、强化新闻专业主义理念

丹尼斯·麦奎尔在《大众传播理论》一书称,由于媒体“描述的比事实更加危险”,“由于缺乏专业性以及缺乏对事件内在不确定性的报道,新闻界没有给与公众合适的指导”,“媒体应该是来自各方面信息及观点汇集的地方,但其中编辑的责任没有被考虑到”使得“媒体自身好像就是不确定和危险的来源之一,而公众不得不将其看做是危险之一,甚至逃避媒体”。也就是说,媒体报道的不客观、不准确、不公正,都会有损媒体的公信力,使受众不再信任媒体。而包含有真实、客观、公正内涵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可以有效的避免这一信任危机。尤其是在灾害报道中,提供真实、客观、公正以及具有社会责任的信息,不仅能够塑造媒体的公信力,还能够有效的缓解社会危机。

我国的媒体在灾害报道方面稍显不成熟,就是因为新闻专业理念贯彻的不够彻底。因此才会出现“灾难不是新闻,抗灾救灾才是新闻”这种灾害新闻的报道模式。必须转变这种观念,注意关注灾难本身。不隐瞒灾难真相,尊重并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做到信息高度透明化,报道真实迅速。才能在重大突发性灾害报道方面突破局限,达到更高的层次。

参考文献

①刘林利:《日本大众媒体中的中国形象》[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②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③白岩松:《岩松看日本》[M].华艺出版社,2007

④姜弘,《NHK这样报道大地震》[N],《南方周末》,2011-3-24

⑤和静钧,《从地震报道看日本传媒的操守》[N].《新京报》,2011-3-14

⑥刘锦钢,《重大突发事件中媒体的报道策略》[J].《现代视听》,2009(9)

⑦刘祎,《日本NHK灾难报道理念研究——以日本3·11大地震报道为例》[J].《传媒观察》,2011(5)

⑧《日本广播协会(NHK)科学技术研究及其研究成果》[J],《广播与电视技术》,1996(3)

⑨涂小华,《日本媒体地震报道及其启示——以日本阪神大震灾、新泻大地震为例》[J].《国际新闻界》,2010(7)

⑩孙庚,《日本灾害信息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国际新闻界》,2010(1)

(作者: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新闻学2012级硕士)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灾难主播灾害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雷击灾难
我省汛期常见气象灾害及防御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第一次做小主播
灾难报道常见问题及反思
我是小主播
我是小主播
我是小主播
灾难不是“假想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