芗剧(歌仔戏)

2013-04-29 00:44:03
闽南风 2013年5期
关键词:歌仔戏同根剧种

漳州芗剧,原名歌仔戏,亦名子弟戏。源于漳州,成型于台湾宜兰.是福建省五大剧种之一,至今约有100年的历史。流行于漳州、厦门和泉州等地市,以及台湾,东南亚各国华侨、华人聚居地。

芗剧与歌仔戏的因缘颇具传奇色彩。二者有语缘、乐缘、情缘关系,因同持闽南乡音而相知,因同拥歌仔曲调而共鸣,因同现民俗信仰而情投,这是有着血缘关系的同根而生、同源合流的瑰丽艺术与手足剧种。因而,在戏曲评介或新闻报道经常出现“芗剧——歌仔戏”与“歌仔戏——芗剧”二者合一的称谓。这是同一剧种在两岸的不同表述。

漳州芗剐与台湾歌仔戏同根同源,一脉相承,一个剧种两个名称,是全国360多个剧种中唯一由大陆和台湾的艺人共同创造的剧种。

芗剧(歌仔戏)初以一男一女的对唱为主,后发展为有生、旦、丑三行并兼备科、曲、白的成熟戏剧。其生行有小生、老生、文生、武生,旦行有苦旦、正旦,丑行有三花、彩旦等角色。众角色皆用真嗓演唱,其中以苦旦最具特色。芗剧(歌仔戏)的内容以演唱民间故事为主,剧目有《陈三五娘》、《刘秀复国》、《八仙过海》、《济公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多强调忠孝节义,一般没有固定剧本,至今仍沿袭以“戏先生”讲戏并分配角色的方式演出。歌仔戏曲多白少,格律自由,在一百多种传统曲凋中,既有悠扬高亢的“七字调”、 “大调 ”和“背思调”,又有民谣诉说式的“台湾杂念调”,更有忧郁哀伤的各种哭调。此外,它还吸收了台湾当地的民歌小调和部分戏曲音乐作为补充。芗剧(歌仔戏)的主要伴奏乐器有椰胡、大广弦、京胡、唢呐、单皮鼓、锣、铙钹等。按照表演形式和剧场形态的不同,可分为落地扫歌仔阵、野台歌仔戏、内台歌仔戏等。随着广播电影电视等大众传媒的兴起。广播歌仔戏、歌仔戏电影及电视歌仔戏等也相继涌现出来。

芗剧(歌仔戏)自诞生后。两岸戏班及艺人演出交流不断:作为海峡两岸人民共同创造共同拥有的宝贵艺术形式,芗剧(歌仔戏)已经成为维系两岸人民锖神文化的一条重要纽带。保护和发展芗剧(歌仔戏)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戏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歌仔戏同根剧种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戏曲研究(2021年4期)2021-06-05 07:10:00
《中国戏曲剧种剧种全集》(西藏卷)首出成果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同根同心 和美共生
少先队活动(2018年8期)2018-12-29 12:16:06
闽南地区歌仔戏剧团运营机制研究
戏曲研究(2018年2期)2018-02-16 07:43:06
曾宝珠歌仔戏个人专场上演
海峡姐妹(2017年7期)2017-07-31 19:08:09
乱谭小剧种
中华戏曲(2017年2期)2017-02-16 06:54:22
《中国小剧种的抢救与研究》序
中华戏曲(2017年2期)2017-02-16 06:54:22
七步诗
新媒体与闽南地区歌仔戏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