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港遗址,位于福建省漳州市海澄镇豆巷村,原为龙溪县八、九都地界,明嘉靖四十五年(1567)设置海澄县治所在地。“月港”外通海潮、内接山涧、其形如偃月,故名月港。明景泰四年(1453)月港海内外贸易开始兴起,并逐渐发展成为我国东南沿海对外交通贸易中心。至今七个码头遗址场犹存。
龙海市月港遗址是漳州“海丝”遗迹的重要组成部分,月港一名“月泉港”,15世纪末期至17世纪中期,随着我国东西沿海对外贸易的发展,月港一度成了“海舶鳞集,商贾咸聚”的外贸商港,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有“闽人通番,皆自漳州月港出洋”之说。月港与汉、唐时期的福州甘棠港,宋、元时期的泉州后渚港和清代的厦门港,并称为福建的“四大商港”。据《海澄县志》记载:“月港自昔号巨镇,店肆蜂房栉蓖,商贾云集,洋艘停泊,商人勤贸,航海贸易诸蕃”,当时已是“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朝夕皆海供,酬酢皆夷产”,可谓“闽南一大都会”。从明景泰到天启年间(1450~1627年),月港从一个民间自由贸易港口发展成为我国东南沿海外贸中心,其兴起到繁荣昌盛近200年。它与东南亚、印度支那半岛以及朝鲜、日本、琉球等47个国家和地区有直接贸易往来,并以吕宋(菲律宾)为中转,与欧美各国相互贸易,在我国外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