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慧娟
摘要:内部控制是铁路运输企业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的有效手段。建立和完善铁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有效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大举措。铁路运输企业应根据运输收入管理工作特点,结合企业自身的需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运输收入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强化运输收入内部监督,规范运输收入工作秩序,从而保证运输收入票据和进款的安全和完整。
关键词:铁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会计信息质量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2-0154-02
一、引言
铁路运输企业要实现科学发展,不仅要保证既有资源效益的有效提升,还要通过加强内部控制提高企业效益。
二、当前我国铁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1.我国的铁路企业受全民所有的影响,权责模糊不清。由于铁路多经企业由于处于主业附属地位,会计科目不够规范,又不被领导重视,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建立适应铁路改革发展要求的会计监督约束机制,加强对铁路企业会计管理、监督,切实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势在必行。多年来,铁路体制改革时走时停,铁路部门政企分开早已不是一个新鲜话题,但是依然没有得到一个明确的结果。铁路企业权责不分导致铁路企业很多管理都模糊不清,会计管理工作也是如此,这对铁路企业展开进一步的工作带来不利。
2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铁路企业涉及到全国各地的运营,但铁路企业的多经企业主要是挂靠主业经营,它的一些直属公司规模不大,相应的职能部门设置也不够全面,因此,很多事情都是领导说了算,“一言堂”现象严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置难度很大。主观原因一是领导不够重视。由于铁路是全民所有,各级领导看不到效果也就不会重视铁路企业会计的工作管理,二是铁路会计工作很难从日常烦琐的被动型财务会计工作中解脱出来,很容易就导致铁路会计管理工作的展开。
3.基层站段对成本控制意识不强。铁路运输企业是一个特殊行业,铁路运输企业的产品是旅客和货物的位移。各站段作为独立核算单位,它的运输收入是与铁路局依据一定的条件取得的清算收入,而运输成本则是按照铁路局下达的目标成本进行控制,不允许超支,遇有特殊情况支出可以申请加权,铁路企业在这种生产经营体制下,完全不自主的经营方式,使其一谈成本控制,主要是强调预算不足,便寄希望于上级调整目标控制成本。在涉及需要上级解决的成本项目,把费用夸大,把预算做大,努力争取加权成本,以得到上级补偿。因而,企业就不能真正从自身成本管理上查找原因、找出差距、制定措施、堵塞管理上存在的漏洞;不是积极采取一定的措施严控成本,而是不得不被动的执行上级对成本管理的要求。
4.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财务人员肩负着单位成本管理与控制的责任,他们对政策的掌握程度,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成本管理的效果。目前,铁路运输企业可控成本空间非常狭小,像一些大项的成本支出,如工资、折旧等,均为不可控成本,所以就要求财务人员对有限的可控成本加强管理。既要保证运输生产的必须,又要保证有权支出目标的完成,这就要求有一支业务精湛、综合能力强的财务队伍。但从现有财务人员管理能力看,相当一部分财务人员,学历、职称虽然提高了,但是实际的业务能力比较低,财务工作仅满足于算账、报账等基础性工作,还没有从思想上意识到要参与企业的成本管理,更是缺乏加强成本管理的经验与方法。
三、铁路运输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对策
1.完善内部控制环境。内部环境主要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完善内部控制环境。首先,应通过各种手段强化企业负责人的内部控制意识。企业高级管理者的内部控制意识、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对于企业控制环境有极大的影响,某种程度上甚至决定了企业的控制环境。其次,应重视对内部控制制度管理人员的选用与培训,在培育专业的人员对内部控制制度体系进行构建的同时,可以选择聘请国内外的专家,结合铁路自身的特点,为铁路企业构建具有铁路特色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从而最终为铁路企业的经营目标服务的。
2.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当前企业间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经营风险不断提高,因此,应结合不同发展阶段和业务拓展情况,从环境及其风险的分析入手将企业的优点、短处与环境中的机会、威胁进行配对分析,并持续收集与风险相关的信息,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及时调整风险应对策略。建立企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便于对企业风险情况加以判断并采取应对措施,不但有助于企业风险的控制,更易于企业风险评估信息的披露以及投资者的理解。
3.积极开展内部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阶层的指令得以实现的政策和程序。铁路企业应当结合风险评估结果,通过手工控制与自动控制、预防性控制与检查性控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控制活动出现在整个企业内的各个阶层与各种职能部门,铁路各单位可以通过内部管理制度汇编、员工手册、组织结构图、业务流程图、岗位描述、权限指引等适当方式,使企业员工了解和掌握内部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情况,促进企业各层级员工明确职责分工,正确行使职权,并加强对权责履行的监督。
4.运输收入管理内部控制的方法。(1)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控制。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控制要求铁路运输企业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根据内部管理和运输收入管理需要,对运输收入业务进行合理分工,明确各岗位的职责与权限,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牵制的内部控制机制。(2)授权批准控制。授权批准控制要求铁路运输企业明确与运输收入业务相关的授权批准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各级管理人员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并承担相应的责任,经办人员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运输收入业务,不得越权办理运输收入业务。(3)全面预算管理控制。全面预算管理要求铁路运输企业明确预算目标,强化对预算编制、执行、分析、考核等环节的管理,及时对影响预算完成情况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增运增收措施,确保预算有效执行。(4)内部报告控制。内部报告控制要求铁路运输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报告制度,全面反映运输收入状况,及时提供与运输收入相关的重要信息,增强内部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5.加强成本基础工作管理是成本管理的重点。在成本核算上,必须严格按照《运输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规范核算。在成本支出上,必须严格按照《铁路运输企业成本费用管理核算规程》的要求,统一标准,规范支出。在费用定额的管理上,针对生产力布局调整,给劳动组织、设备利用、定额体系带来的新变化,通过查、定、用、管四个环节,开展定额查定、现场查标、对标活动,制定科学合理的费用定额,按照费用定额组织生产,按照定额考核消耗。
6.加强成本考核是成本管理的刚性约束。在单位的成本管理中,要明确每一个成本支出科目的具体负责人,由其负责掌握和控制该科目的成本支出情况,实行节奖超罚,直接与个人的经济利益挂钩,调动大家进行管理的积极性。只有落实到个人,成本管理与控制才会保证实施。
7.提升财务人员业务素质是成本管理的保证。铁路改革以来,站段合并,路局直管站段,域外车间增多,财务部门的工作量明显加大,成本管理难度加大,这就要求财务人员自身必须提高业务素质。首先,财务人员要加强学习,更新知识,转变观念,要牢固树立全面成本意识;其次,财务人员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备必要的运输生产知识,既要指导生产,更要融入生产,解决生产中的成本管理问题,克服管理的盲目性、低效性和无效性,在成本费用发生之前,超前谋划,纠正偏差;在成本费用形成之时,跟踪管理,堵塞漏洞;在成本费用发生之后,加强分析,积累资料,总结成本管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