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文呈现】
诞生于网络恶搞狂欢而一夜成名的龚琳娜,正在以一种近乎疯狂的表演展现于公众面前,如果说《忐忑》掀起全民模仿之风尚且可以给众人带来欢笑,那么接下来的《法海你不懂爱》虽然依旧有笑声,但笑声中已经充满了嘲笑,而湖南卫视小年夜联欢晚会上的《金箍棒》则彻底让大多数观众失去了正常欣赏的耐心,用忍无可忍形容实不为过。雷人的造型,雷人的表情,雷人的歌词,雷人的表演——龚琳娜自扮孙悟空,德国老公自扮洋唐僧,牛魔王+铁扇公主敲大鼓,观音菩萨打扬琴,猪八戒拉手风琴,沙和尚拉大提琴,哪吒吹笙,嫦娥拉二胡……生生把中国人的小年夜,过成了外国人的万圣节。
以专业角度衡量,龚琳娜无疑拥有着较为深厚的音乐以及唱功底蕴,当初《忐忑》视频流传之时,被冠以“听一万遍也学不会的一首歌”以及被封为“神曲”,大抵已经证明了这些。翻阅了龚琳娜此前接受媒体采访的一些表述,用她自己的话应对一下今天她的《金箍棒》,你一定会发现一些什么。
1. 龚琳娜:“我们的音乐,曲胜于词”——是的,《忐忑》根本就没词,《法海你不懂爱》有词但全是苍白搞笑的词,至于《金箍棒》的“金箍棒吧个棒吧个棒吧个,额额吧个棒吧个棒吧个棒吧个棒里个棒里个棒,棒个儿地个棒个儿道,棒个儿地个呆”,这样的歌词是可以把全世界词作者全部气死的词。
2. 龚琳娜:“现在很多人都已经远离这些中国经典文化了,我们希望用新的包装手段去传承中国文化;《忐忑》之后,很多小朋友开始对传统戏曲唱法感兴趣。”
3. 龚琳娜:“我觉得,音乐是需要给听众空间的,如果我的音乐能够激发大家的生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那我就心满意足了。”
或许龚琳娜所言“曲胜于词”是一个事实,但有多少人在意了她的曲?
其雷人的造型以及表演已经将其推崇的“曲”彻底淹没,原本就曲高和寡,再剑走偏锋,您真的想突出你那至高无上的“曲”吗?她对《忐忑》成功的言外之意是:这样的艺术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并且让孩子们产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但事实呢?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金箍棒》击碎了中国人童年对孙悟空一切美好的想象和回忆,这究竟是有益的传承,还是肆意的摧毁?至于孩子,不否认当初很多孩子以取悦大人为目的学了几句《忐忑》,因为那时龚琳娜的样子还像一位“歌者”,而《金箍棒》真的还能让电视机前的小朋友对西游记这样的传统文化感兴趣吗?没吓得找爹妈、睡不着觉已经是万幸了。至于她所认为的音乐中表现出来的生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看似过于伟大,但认真想想:《金箍棒》激发了观众、听众什么样的生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了?倒是真的考验着观众、听众的“忍耐力”“承受力”和“自我约束力”。
龚琳娜曾自述:当年龚琳娜和其老公在德国尝试类似演出的时候,台上乐团4个人,台下观众只有9个人。按说在出了大批世界著名音乐家的德国,德国人的音乐素养应该很高了,但龚琳娜的实验音乐依然没有被更多大众所接受,难道绝大多数中国人不接受有什么不合理吗? 在德国,9个观众参观了龚琳娜的音乐实验,现场更像一个小的实验室,
那是做任何实验
都
应该的场合,但在中国,堂堂的省级卫视的舞台居然成了龚琳娜的超大实验室,不仅如此,电视机前亿万观众被动中成了龚琳娜的“实验品”,一如做实验的“小白鼠”,这难道不值得人们反思吗?
(董路)
【一句话点评】
龚琳娜从事的是艺术,这毫无疑问,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也应该允许艺术表现方式的存在,龚琳娜的艺术可以存在,问题的关键是,应该怎样存在?应该存在于什么样的场合?理应有一定之规,有一定的底线,有一定的甄别和选择。
【素材运用】
积极对待新鲜文化的态度,包容、肯定、欣赏其行为等出发点:肯定龚琳娜和她的德国老公所追求的是一种打破传统音乐表现方式的新形态,他们可以被视作探索者。他们在新型音乐的创作和梦想的实验道路上踽踽前行——这本身就是值得鼓励和尊敬的行为。社会当中,这样的梦想家并不多,而最后留下来的也许就是改变了我们生命意识形态的丰富财宝。
批判、否定其行为等出发点:否定她的做法,龚琳娜的实验不应该以牺牲大多数受众的感官为代价存在于并继续存在于类似电视这样的公共平台,她的初衷或许是良好的,但其不分时间地点场合,不顾大众的基本欣赏标准,一意孤行地一味“创新”之下,实际效果没有展现出艺术理应展现的最基础的美感, 甚至破坏了艺术留在人们心里原本的美好。这便真的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
反思此种艺术的出路:对于这样一种“前途未卜”的艺术表现形式,我们更应该理性地去分析、思考它的出路,寻求能够让它怎样更好的、更适合生长的土壤。“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不要让这棵艺术的小苗过早夭折了,这其中既有观众的责任也有表演者的责任。
反思、批判当下物欲横流的市场理念,唤醒媒体平台的责任与担当意识:将龚琳娜奉为座上宾的电视平台也应该反思,不否认激烈的电视竞争中,龚琳娜是一件搏眼球、搏收视的“利器”,但电视是大众平台,至少在中国属于特殊的媒体平台,其具备着传播功能,同时也具备着教育功能以及社会功能,艺术需要传播,但什么样的艺术可以在电视上传播,理应有一定之规,有一定的底线,有一定的甄别和选择。如果不顾及观众的心理感受或是只是为了迎合部分观众的心理感受,只追逐眼球、收视,是否对观众缺少了足够的责任和担当?
(作者:朱文庆,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