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飞
冲突由来已久
缅甸自1948年取得国家独立以来,一直存在多股少数民族地方武装(简称民地武)问题。他们虽然诉求不同,力量大小不同,但都割据在缅甸边境地区,长期与中央政府对抗,是历届政府的棘手问题。成立于1961年2月5日的克钦独立军是其中较强大的力量之一。
从吴努政府到奈温政府,对待“民地武”问题,缅甸中央政府的基本政策是打击消灭。但政府军一直消灭不了这些“民地武”,同样,“民地武”对中央政府也始终构不成重大威胁。他们的生存空间一直被压缩在边境地区的山岭中。
1988年,前军政府执政,开始改变对待“民地武”的基本政策,放弃武力消灭,改为和谈解决问题,坚持奉行民族和解政策。应该说,前军政府在这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多数“民地武”与中央政府达成停火协议,并在自己的控制地区实行临时自治。缅甸出现了大约20年的相对和平局面。
力量较弱的“民地武”接受中央政府的主张,而力量较强的“民地武”坚持自己立场,讨价还价以图争取更多利益,在改编问题上与中央政府分歧严重。因此,前军政府未能在向民选政府移交权力之前完成对“民地武”的改编任务。
双方最新一轮武装冲突始于2011年6月,导火线是克钦独立军要求政府军从缅北边境地区的太平江电站附近新占领区撤退,政府军则要求克钦独立军从其原有据点撤走,以保证太平江电站安全运行。双方互不让步,结果爆发冲突,导致太平江电站停止运行至今。
战火影响民生
在过去18个月里,据有关方面数据,双方冲突交火2000多次,造成人员财产重大损失,大约有10万多克钦族人流离失所,其中有边民不时越境进入中国境内,临时逃避战火。
克钦邦的战事不仅影响缅甸民族和解进程,而且影响克钦邦的发展和克钦族民众的生计,不仅影响外国公司在当地的投资,而且影响边境地区的和平安宁和贸易往来。
缅甸政府单方面叫停密松水电站项目,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克钦邦战事不断。被炸断的干道桥梁至今不能修复,密松工地上的上千台大型设备和车辆因安全和桥梁问题不能撤回中国境内。已建好的其培电源电站不能发电,只因输电线路不能安全铺设。
2012年5月19日凌晨,反政府组织炸毁缅甸北部边境地区从瑞丽江电站向内陆输电的高压线路,使缅甸本来缺电严重的状况雪上加霜。缅甸官方指责是克钦独立军所为。
不会全面开战
从军事角度看,政府军力量大大强于克钦独立军,如果采取全面攻势,后者难以抗衡,但政府军要消灭其全部力量也不大可能。如果事态继续恶化,不仅克钦邦不安全,缅甸其他地区也会不得安宁。更严重的后果是,克钦族与缅甸政府乃至缅族之间的矛盾和仇恨会大大加深。
缅甸私营媒体(《使者周报》报道说,有缅甸专家认为,政府军动用军机对付少数民族武装有点过头了,会被国际社会误解,影响民族和解进程。2013年1月4日,缅甸24个政党联合表明立场,呼吁停止内战。
此间观察家认为,缅甸各方都十分清楚,60年的内战已经证明,靠武力解决不了少数民族武装问题,更解决不了民族问题。因此,政府军与克钦独立军之间不可能升级为全面战争,和谈是唯一出路和正确选择。
(大浪淘沙摘自《羊城晚报》2013年1月16日)